摘要:二渡赤水:1935年1月29日一渡赤水后,因川军重兵布防于叙永等地,无法北渡长江的中央红军进至云南扎西(威信)地区。后趁国民党军以重兵逼近扎西地区时,中央红军快速东进黔北,控制太平渡、二郎滩渡口。1935年2月18日—20日东渡赤水河。而后相继攻占桐梓、娄山关
二渡赤水:1935年1月29日一渡赤水后,因川军重兵布防于叙永等地,无法北渡长江的中央红军进至云南扎西(威信)地区。后趁国民党军以重兵逼近扎西地区时,中央红军快速东进黔北,控制太平渡、二郎滩渡口。1935年2月18日—20日东渡赤水河。而后相继攻占桐梓、娄山关和再占遵义。
娄山关战役:1935年2月25日,红军三军团十三团与黔军笫六团在贵州娄山关关北发生的一场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战役发生在二渡赤水之后,共歼灭黔军600余人,红军伤亡100余人。
贵州遵义市汇川区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再战遵义:1935 年2 月 28 日,红军二占遵义城。
邓萍:(1908年-1935年2月27日),长征中牺牲的唯一军团级将领。
1935年2月27日,在第二次攻打遵义城的战斗中,邓萍与三军团第十一团政委张爱萍等亲临前沿阵地侦察地形,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7岁。
打鼓新场(金沙县):位于贵州毕节金沙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黔北四大名镇”之首的美誉。
苟坝会议:(1935年3月10日—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贵州遵义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召开。
参会有20多人,大家一致决定进攻打鼓新场。只有毛泽东坚决不同意。深夜毛泽东独自一人打着马灯,去周恩来住处,要其晚一点下发进攻打鼓新场的作战命令,后又和周一起去说服朱德。最终撤销进攻打鼓新场计划,避免了红军全军覆没的危险。
会议成立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团,完成了遵义会议改变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贵州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苟坝会议旧址
鲁班场战役:1935年3月15日,中央红军进行了距赤水河畔30里的鲁班场进攻战。因敌3个师挤在一起、攻击未能奏效,而援敌已进至遵义播州区枫香坝地区。红军主动撤出战斗,向仁怀以北茅台地区机动。
鲁班场战役虽未达到歼灭敌周浑元部的预期目标,但给周敌以沉重打击,致其龟缩在鲁班场3天不敢轻举妄动,使中央红军赢得了时间,再次西渡赤水河,为调动敌军赢得了主动权。
贵州仁怀市鲁班镇鲁班场战斗指挥所
三渡赤水:1935年3月15日中央红军在鲁班场与国民党周浑元部激战未果。趁国民党军队集结于黔西北,3月16日中央红军为寻求新的战机,在茅台镇及其附近西渡(三渡)赤水河,转入川南古蔺、叙永方向。
来源:小余影视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