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们用大白话聊聊血液灌流时为什么会凝血、怎么正确操作,以及抗凝剂怎么选才安全。
咱们用大白话聊聊血液灌流时为什么会凝血、怎么正确操作,以及抗凝剂怎么选才安全。
一、为什么血液灌流容易“堵住”?
简单说就是:血流得慢、材料容易粘血、患者本身血太“稠”!
1. 血流速度不够
如果血泵速度太慢(比如低于180ml/分钟),血液在灌流器里停留时间太长,血小板就容易粘在吸附柱上,就像水管水流太小容易积垃圾。
怎么办? 调高血泵速度(至少180ml/分钟),治疗中别随便调低速度。
2. 吸附材料“坑坑洼洼”
灌流器的材料表面有很多小孔(类似蜂窝煤),虽然能吸附毒素,但也容易挂住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时间一长就结块。
怎么办? 静态肝素化要摇匀使得颗粒均匀肝素化,预冲时用肝素盐水泡透材料,预冲时充分排气和充分预冲。
3. 患者本身凝血功能差
比如肝病、脓毒症、高脂血症、吃抗凝药的人,要么血太“稀”容易漏,要么血太“稠”容易堵。
重点看指标!查看既往血小板、凝血四项(APTT、PT等),有问题的要提前调整抗凝方案。
二、正确预冲灌流器的“傻瓜步骤”
原理:把灌流器先肝素化“泡透”,预冲时赶走气泡。
1. 第一步:静态肝素化
可使用肝素钠打进灌流器,充分摇匀,静止足够时间。
注意!务必摇匀,浸泡时间大于20分钟。
2. 第二步:生理盐水冲管
接好管路后,先用500ml生理盐水快速冲洗(像冲咖啡先温杯),把灌流器里的碎屑冲掉。
注意!边冲边轻轻拍打灌流器,把气泡赶出来。
3. 第三步:肝素盐水循管
最后用1只肝素钠+500ml盐水,再循环10分钟。肝素钠会像“保护膜”一样贴在材料表面,进一步减少凝血。
注意!循管完成后务必用生理盐水冲掉肝素盐水。
三、抗凝剂怎么选?记住这3种情况!
核心原则:既要防凝血,又不能让患者出血!
四、治疗中4个保命细节
1. 盯住压力表!
动脉压(抽血端)别低于-150mmHg,静脉压(回血端)别高于250mmHg,否则马上检查是不是凝血了。
2. 看颜色、摸温度
灌流器透明段如果出现“条纹状黑影”,或者管路变凉,可能是早期凝血,赶紧用盐水冲管!
3. 肝素不是越多越好!
如果患者治疗中牙龈出血、针眼渗血,可能是肝素过量,立即查APTT,必要时用鱼精蛋白中和。
4. 特殊人群要小心
尿毒症患者:本身就贫血、血小板功能差,抗凝剂量减少1/3。
儿童:按体重算肝素量(0.5mg/kg),每小时监测APTT。
说人话总结
防凝血关键:血流量要够,预冲要彻底,抗凝剂量因人而异。
发现凝血怎么办:马上用100ml盐水快速冲洗,如果压力不降立即停治疗!
最危险的情况:患者本身有出血(比如胃溃疡),还盲目用肝素,可能造成大出血!
接地气的操作就是:手别抖、眼别懒、指标盯紧、随时调整!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