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概念持续火爆,特斯拉加大投入,10家产业链企业受热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7 17:27 1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机器人概念正席卷全球资本市场,成为无可争议的投资热点。其中,特斯拉的强势入局与大力投入,犹如一剂强心针,为整个行业注入了磅礴动力,使得相关产业链企业备受资本青睐。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机器人概念正席卷全球资本市场,成为无可争议的投资热点。其中,特斯拉的强势入局与大力投入,犹如一剂强心针,为整个行业注入了磅礴动力,使得相关产业链企业备受资本青睐。

特斯拉:机器人领域的重磅玩家

特斯拉,这家以电动汽车闻名于世的科技巨头,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正逐渐展现出强大的野心与实力。近期,特斯拉官网的“FORM 4”文件显示,其灵魂人物马斯克于9月12日一天内豪掷重金,买入257万股特斯拉股票,买入价格在每股371.9美元至396.359美元之间。美国投行Wedbush全球科技研究主管丹尼尔·艾夫斯称,这是马斯克对特斯拉人工智能计划的一次“巨大信任票”。此前,特斯拉董事会向马斯克提出一份潜在价值约1万亿美元的股权激励方案,其中明确要求在10年内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马斯克本人也曾表示,希望在五年内将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年产量提升至100万台。如此宏大的目标与切实的投入,足见特斯拉在机器人领域深耕的决心。

根据马斯克在All - In峰会提及的机器人最新进展,Optimus V3作为新一代设计,将具备人类的手动灵活性,每个机械臂共有26个执行器,并且拥有能够导航和理解现实的人工智能思维。开源证券指出,Optimus灵巧手的工程量约占人形机器人整机开发的一半,是历次迭代的核心重点方向。一旦灵巧手优化完成,意味着核心硬件已趋近收敛,将推动机器人走向规模化量产。

资本热捧下的10家产业链企业

1. 汇川技术:作为伺服系统与关节模组核心供应商,产品覆盖特斯拉、宇树等头部机器人厂商的驱动控制系统。2024年伺服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5%,毛利率达48%,净利润增速连续三年超25%。其在国内工业自动化市占率第一,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获5家头部企业定点。自研磁编码器技术打破日本垄断,新一代驱控一体方案能耗降低40%,适配多场景人形机器人需求。

2. 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国产替代的龙头企业,也是特斯拉Optimus二代核心供应商。2024年精密减速器业务营收占比超70%,净利润同比预增120%。国内谐波减速器市占率超60%,是全球前三大供应商之一。液体润滑技术将产品寿命延长至1万小时,成本较日系品牌低30%,且已通过特斯拉极限工况测试。

3. 长盈精密:专注为人形机器人提供精密结构件,覆盖机身框架与轻量化组件。2024年净利润预增786.79%,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快速提升至25%。作为特斯拉、小米机器人结构件一级供应商,在金属精密加工领域技术领先,纳米压铸技术实现复杂结构件一次成型,成本较传统工艺降低50%。

4. 中大力德:在RV减速器与行星减速器领域双线布局,产品适配工业机器人关节需求。2024年减速器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8%,净利润率提升至18%。国产RV减速器市占率第三,已向优必选批量供货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自主研发的摆线齿轮精度达日本纳博水平,获德国TÜV安全认证。

5. 三花智控:机器人热管理系统的龙头企业,业务覆盖电机冷却与整机温控模块。2024年热管理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5%,毛利率稳定在32%。全球新能源车热管理市占率超30%,在机器人领域与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等企业达成合作。其微通道冷却技术将散热效率提升60%,适配高功率密度电机需求。

6. 兆威机电:微型传动系统供应商,聚焦机器人手指关节与灵巧手模组。2024年微型齿轮箱业务营收增长55%,净利润率同比提升至22%。全球微型齿轮箱市占率第一(超35%),是小米CyberOne核心供应商。3D打印齿轮精度突破ISO 3级标准,适配高精度抓取场景。

7. 北特科技:精密丝杠与直线执行器供应商,产品覆盖机器人腿部线性关节。2024年丝杠业务营收同比增长90%,净利润预增150%。作为国产滚珠丝杠替代先锋,特斯拉Optimus验证周期已进入尾声。反向丝杠技术实现零背隙传动,寿命达国际巨头THK同类产品水平。

8. 步科股份:人形机器人伺服驱动器与控制器核心厂商。2024年伺服驱动业务营收增长75%,毛利率维持在45%高位。国产伺服系统市占率前三,是宇树机器人独家控制器供应商。自研机器人专用实时操作系统(RTOS)延迟低于1微秒,适配高速运动控制。

9. 汉宇集团:机器人空心杯电机供应商,专注于灵巧手与面部表情驱动。2024年空心杯电机营收同比激增200%,净利润率提升至20%。是全球唯一实现10mm以下微型空心杯电机量产的企业。磁路优化技术将扭矩密度提升至国际竞品2倍,已获医疗机器人巨头采购。

10. 江苏雷利:机器人无框力矩电机核心厂商,产品覆盖关节核心动力模块。2024年电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0%,净利润预增85%。国产无框电机市占率第一,目前正在接受特斯拉Optimus二代的验证。碳纤维绕组技术将功率密度提升至8kW/kg,打破美国UAM垄断。

声明:

本内容仅为股票投资的观点分享与信息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要约或承诺,文中涉及的股票、行业分析等均不代表任何金融机构立场;股票投资存在市场波动、政策调控等多种风险,投资者据此操作导致的盈利、亏损或本金损失等所有后果均由其自行承担,本人及发布主体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内容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法律责任、赔偿责任或连带责任;投资者应结合自身财务状况与风险承受能力独立判断,必要时咨询专业金融顾问,若不同意本声明,请勿阅读或使用本内容。

来源:张大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