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梨花风起,春山可望。很多人都已徜徉在春光中,与家人或朋友一同出游。春日踏青放松身心的同时,可别忘了交通安全。4月10日,山西公安交警整理了早、中、晚3个时段需要注意的风险隐患点,提醒广大驾驶人,春景美不胜收,但出行一定要注意安全。请携一份谨慎上路,带一份小心开
梨花风起,春山可望。很多人都已徜徉在春光中,与家人或朋友一同出游。春日踏青放松身心的同时,可别忘了交通安全。4月10日,山西公安交警整理了早、中、晚3个时段需要注意的风险隐患点,提醒广大驾驶人,春景美不胜收,但出行一定要注意安全。请携一份谨慎上路,带一份小心开车,开心出游、平安回家。
案例扫描:开车没躲过刺眼阳光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太原市民张先生开车带全家自驾游。本以为自己有3年驾驶经验,这次长途旅程应该没有问题,没想到对张先生来说却是“考验”重重。采访中,张先生讲述了自己惊险的经历。
清明小长假第一天,张先生11点多从家出发,准备带家人去西安玩。谁知道,一出门的方向正好迎着太阳,阳光特别刺眼。“我虽然放下了遮阳板,但挡风玻璃上有点儿反光,看不清楚前面的车。突然,前车急刹,我差点儿没反应过来,赶紧猛踩刹车,ABS都启动了,最后在离前车不到半米的地方停住,真的吓出一身冷汗,现在想起来手还在抖……”张先生说,此后两天,刺眼的阳光给他带来不少麻烦,于是他赶紧去眼镜店买了一副偏光眼镜,才稍稍有所缓解。
除了阳光,“春困”也是一大考验。张先生平时中午不回家,也很少开车出行。可这次出行,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吃完午饭就要开车继续赶往下一个景点。“吃完饭是真困啊,本来想着坚持一下,别耽误时间。”张先生说,“后来实在不敢开了,找了个安全地方,停车睡了20分钟,这才有精神继续开车。”
晨光初启:遵规慎行启新程
1.清晨阳光刺眼+视野盲区
早晨阳光倾斜角度会导致驾驶人视线受阻,难以观察路面状况;从隧道驶出或进入时,因明暗变化大,还会出现“瞬盲”,导致无法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易引发追尾、碰撞等事故。此外,强光下挡风玻璃易产生镜面倒影,干扰驾驶人对路况的判断。
应该怎么做呢?
合理使用工具:提前准备偏光太阳镜,有效阻挡刺眼强光,保障视线清晰;行车时按需调节遮阳板角度,避免其下沿过低影响观察信号灯和路况。
保持安全距离: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刹车距离,以便在视线受阻时,有充足时间应对。
注意隧道行车:进出隧道前提前减速,进入隧道打开示宽灯,驶出隧道待眼睛适应光线后再提速。
清理车内物品:不在中控台放置会反光的物品,防止镜面倒影干扰视线。
2.晨雾弥漫+能见度骤降
春季早晚温差大,清晨温度较低,加之团雾频发(尤其临水、山谷路段),踏青车辆雾中跟车过近易连环追尾。
应该怎么做呢?
雾灯优先:及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禁用远光灯),双闪仅用于紧急停车。
拉大车距:能见度<100米时,车距保持≥150米,参考护栏或路面标线行驶。
应急避险:误入团雾区勿急刹,点刹降速至20km/h以下,逐步靠边停车待雾散。
中午时分:清醒行车避倦意
1.强光眩目+复杂路况致盲
正午阳光直射挡风玻璃,刺眼的阳光会使驾驶人一瞬间丧失路况判断力,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这种由太阳光造成的眩目,导致瞬间致盲(约3-5秒),易忽略行人、坑洼或弯道障碍物。
应该怎么做呢?
物理减光:佩戴偏光太阳镜(选灰色镜片),倾斜遮阳板至侧窗与挡风玻璃交界处,阻挡强光。
调整座椅:山区路段微调座椅高度,降低光线直射角度。
驾驶策略:强光路段车速要≤60km/ h,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
2.春困疲劳+反应迟钝
正值“春困”高发期,人体代谢加快易倦怠,午间饱食后更易犯困,长途驾驶可能出现注意力涣散、操作滞后,尤其山路弯道或突发状况下难以及时控制车辆。
应该怎么做呢?
主动提神:车内备清凉油、薄荷糖;开窗通风提神。
强制休息:一旦出现困倦、疲乏、嗜睡等现象,要及时到安全地带停车休息,驾驶人可适度做一些颈部、腰部、腿部的拉伸运动,缓解疲惫状态。
饮食调节:午餐七分饱,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加重困意;喝绿茶或黑咖啡提神。
暮色渐沉:明灯稳驾归途安
1.夜间光线差+路况复杂
夜间视线差,驾驶人对道路情况的观察能力降低,夜间郊区无路灯路段多,急弯、窄桥、临崖路段难辨边缘,易压线或滑出车道。
应该怎么做呢?
正确使用灯光:合理使用远光灯和近光灯,会车时及时切换近光灯,避免影响对向车辆驾驶人视线。
控制车速和车距:夜间行车速度应适当降低,与前车保持比白天更长的安全车距,以便应对突发情况。
谨慎超车和变道:超车和变道前,提前开启转向灯,仔细观察周围车辆和行人情况,确保安全后再进行操作。
2.夜间赶路困倦+应急不当
春日踏青日间活动消耗大,长时间驾驶+熬夜赶路,人体疲劳反应加剧,风险隐患加剧,反应延迟、车道偏移风险升高。
应该怎么做呢?
保证充足睡眠:出行前保证白天可以充分休息好,也可以几人轮流开车,避免长时间驾驶。
合理安排行程:白天连续驾驶不超过4小时,连续驾车4小时需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夜间连续驾驶不超过2小时。
采取提神措施:行车中感到困倦,可通过开窗通风、涂抹清凉油等方式暂时提神,若效果不佳,应立即到安全地带停车休息。
山西晚报记者杨晶实习生吕佩璇
来源: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