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砸1000亿!拼多多再度重仓农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11 15:33 1

摘要:如此大手笔,直接惊掉所有人下巴。要知道,全中国净利润超过千亿的互联网企业总共都没几家,去年拼多多净利润约1124亿,相当于直接拿出一整年的净利润。这魄力,无论业内业外,都堪称罕见。

来源 | 深蓝财经

撰文 | 吴瑞馨

消息传了一周,拼多多的“千亿补贴”终于官宣落地!

而且是动真格、真金白银的投入:未来三年内拟投入资金、流量等资源超过1000亿人民币,加码高质量电商生态建设,助推平台商家新质转型升级。

如此大手笔,直接惊掉所有人下巴。要知道,全中国净利润超过千亿的互联网企业总共都没几家,去年拼多多净利润约1124亿,相当于直接拿出一整年的净利润。这魄力,无论业内业外,都堪称罕见。

农业是我国第一大产业,在众多产业中小商家中,农产品商家毫无疑问是拼多多这次千亿扶持的重点之一。佐证就是,4月7日“千亿扶持”首批惠商计划落地,其中供应侧就瞄准了农业,启动“多多好特产”行动,利用平台数字化能力帮助提升土特产的品牌知名度,提升各地农特产品的上行规模和效率,并培育更多的地标农特产区、新质农货,推动农牧产业增产增收。

拼多多再度重仓农业,并不让人意外。回首拼多多一路走来,虽然一直被调侃靠“五环外”“下沉市场”上位,但其实,拼多多的拼购模式,最初便是专为促进农产品向上而行设计的。靠着农产品零售,拼多多很快起家并一跃成为中国三大头部电商平台之一。

在此之前,拼多多的“百亿补贴”火出了圈,这次升级到1000亿,整个电商圈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因为这等于拼多多对产业带帮扶的数量进一步扩大,对商家的帮扶范围从头部拓展到了腰部。平台发展的红利,可以说“雨露均沾”!

1

3年1000亿,拼多多再度重仓农业

早在3月底,社交平台上便流传着“拼多多再掷千亿,加码商家扶持”的消息。

彼时,一些电商人士和投资人均表示难以置信,“因为此前拼多多已拿出了百亿资源,但追加千亿的传言还是太夸张了。就算愿意拿出千亿资源,投向火热的AI才是正确的选择。”

然而,拼多多还真的反其道行之,拿了千亿再度重仓农业。

4月7日,拼多多“千亿扶持”正式启动“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深入国内各大农牧产区,结合当地农特产业的发展需求,推出定向扶持方案,进一步提升各地农特产品的上行规模和效率,并培育更多的地标农特产区、新质农货,推动农牧产业增产增收。

4月3日拼多多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4月7日首批惠商新举措便快速落地,整个过程只用了短短4天,堪称是雷厉风行。

为什么继续投向农业,而非像阿里巴巴那样投向AI?这背后其实有着拼多多深度而系统的思考和谋划。

眼下消费的问题并不是消费者没有需求,而是在于供给侧。拼多多的CEO陈磊在此前的Q4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到:“当前,我们看到在一些产业链中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同质化竞争情况。长期的同质化供给会导致商家的利润被不断压缩,创新的动能以及投入的力度也会受到极大的抑制。”

这一点在农产品上更为明显。我国农业绝大多数还处于零散的传统小农种植,和其他行业相比,产业集中程度低,农产品商家不论是察觉市场需求,还是进行产品创新,都存在先天的艰难。这导致农产品商家陷入同质化竞争,收入难以增长。

要摆脱这种局面,不仅需要平台流量的支持让好产品脱颖而出,更需要外部力量干预,重构各地农业产业模式。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政策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直接提出,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土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这少不了企业的力量一同协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拼多多重仓农业是紧跟国家经济政策,顺应大趋势的必行之举。

作为以农产品零售起家,“腿上有泥”的新电商,可以说,农业一直是拼多多的底色。成立以来,拼多多始终关注农业,多年来对农业长期投入。在成立早期,拼多多就打造了“农地云拼+产地直发”的模式,为农货上行搭建起一条高速通路。2020年,拼多多成为中国最大的农(副)产品上行平台。

而随着近年国家层面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消费与产业双轮驱动经济增长,拼多多也开始“让利促发展”,聚焦高质量发展战略。过去一年来,拼多多先后推出“百亿减免”“电商西进”“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等一系列惠商新举措,推动平台及产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大批农商从中获益。

而这次的千亿扶持,是拼多多对农业的再次重仓。百亿之后又千亿,拼多多能有如此魄力,关键还是在于有底气。据其最新财报显示,目前拼多多账上躺着3316亿的现金,在整个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中,现金储备稳居前三。

2

押注农业10年,重构农业产业模式

从成立以来拼多多便开始长期对农业的投入,押注农业十年,更多是在于通过电商重构了各地的农业产业模式。

任何产业要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有人才。在早期探索过程中,拼多多发现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难题首先在于“人才”的缺失。如何破除年轻人与农业的脱节,让人才走上田间地头?拼多多给出的答案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15年拼多多成立以来,便开始着重“新农人”的培养。成立当年,拼多多便推出以“新农人”体系为核心的“地网”,吸引受过高等教育,又懂互联网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成为家乡所在产区的电商拓荒者,培养一大批“新农人”。

比如,山西文水县,96年返乡创业的商家李诗宣在拼多多获得原始积累后,投入千万引入冷库,对当地的黄牛肉工序改造,通过排酸、急速锁鲜、冷库储存三道工序,使保质期延长了三十天,高品质牛肉得以销售到全国各地。

人才之外,电商对农业产业模式最大的转变就在于能发挥平台优势,不仅能给予农产品更多流量曝光,反过来还能通过消费数据分析,指导农产品生产、创新。

传统农业的生产更多是靠农民往年经验判断,这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极容易导致同质化竞争,让农民陷入低收入的死循环。而电商平台则可以通过消费数据,分析出消费者的喜好倾向,反过来指导农产品生产。

广西脆蜜金桔就是个典型例子。拼多多农研团队通过平台消费数据分析,培育出无核化、糖度更高的新品种,配合"冷链直发+产地溯源"的新模式,使单价提升50%仍供不应求,带动当地农户亩均收入突破2万元。

在刚刚成立的“多多好特产”首站的连云港,拥有丰富的海鲜资源,但由于产品结构单一,商家缺乏品质生鲜运营能力和品牌意识,导致当地海鲜的名号并不响亮。针对这一现状,拼多多通过平台大数据,提供了时令季节爆款、潜力商品、消费新趋势产品等平台消费洞察数据,赋能商家搭建全球时令海鲜供应链,实现品质海鲜周年供给。

▲“多多好特产”培训会现场,商家正在拍摄平台扶持新政策

连云港“90后”返乡创业的商家任善良以前一直在“赶旺季”,在拼多多水产运营人员的建议下,任善良今年调整了策略,春节后就前往湖北联系小龙虾货源,最近还先后引入了挪威三文鱼腩、北极甜虾、大西洋鳕鱼段等产品,填补了当地海鲜还未大规模上市的空白期。

而在农产品销售环节,平台还能通过大数据预判消费趋势,将一些有创意,但一直没能遇到真正核心消费群体销量不佳的农产品,给予流量集中曝光,以及高效供需匹配,触达其真正的消费群体。四川资阳商家海妈,早在2024年前就推出了水果盆栽,但一直不温不火。但入驻拼多多后,平台精准的消费趋势预判,将果苗纳入“百亿补贴”范畴,通过集中曝光和高效的供需匹配,精准地触达了那些代表新消费趋势的都市青年,带动了海蒂的花园销售爆发,带动了果苗业务的成长。

▲精心打包好的花卉等待发货

同时,扶持农业也能带动大批人员就业。比如四川资阳商家海妈,2024年入驻拼多多后,不仅摆脱了事业危机,日均订单突破5000单,还带动当地500多人就业。

根据中国社科院大学最新发布的《电商生态高质量发展与就业促进研究报告》显示,拼多多通过“多多课堂”“农云行动”等举措,至今已累计带动逾30万名新农人返乡创业,助力超2000万农业生产者参与到数字经济当中。

3

加码科技,培养农业新质生产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解放生产力,推动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化。

农业科技,首先是在生产力上的革新,即农业数字化。过去几年来,产业数字化一直被中国商业界最被看好的一个长期机会,各家巨头纷纷围绕产业数字化进行布局,但他们大多进入的是商业零售、制造业、教育和政务领域,鲜少涉及农业。

拼多多现任CEO陈磊曾指出:我国的数字经济渗透率已达到36%,但农业只有8.2%。农业数字化水平滞后,农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标准化、产销信息不对称等是导致农产品销售难的主因。

但相对的,低数字化程度也意味着农业也具备极大的数字化红利空间。其迫切需要有企业能利用新兴的物联网、人工智能与5G等技术对其进行更彻底的数字化改造,打造更加智慧化,也更具效率的农业管理体系。

拼多多就敏锐地看透了这一点。早在五年前,拼多多就提出要在农业领域继续做大量重投入和深度创新。近年来,拼多多正持续加大对农业农研领域长期投入。2021年8月,拼多多正式启动“百亿农研”专项,宣布投入100亿元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科技普惠。2023年,拼多多与中国农业大学设立研究基金,至今资助的50项在研项目中已有多个项目收获重要阶段性成果另有数篇文章在知名学术期刊发表,涵盖基础生物学、细胞学、植物生物技术、食品科学等领域。

去年9月,拼多多“丰收节”前夕,拼多多携手全国各地17个科技小院的师生代表,向直播观众展示东北沙棘养生茶、广西北海鲜虾酥、四川峨边鲜食笋、云南洱海留香米等近20款农研新晋成果,累计吸引了1850万网友围观、下单。将农业研究成果“一步到位”无缝对接到农业生产、销售。

此外,拼多多还多方面支持农业数字化转。比如举办科技比赛:国外的全球农创客大赛,国内的科技小院大赛、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吸引和扶持了大量人才参与,为农业科技人才提供了展示和发展的平台,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科技领域。

去年三季度,拼多多还表示,将继续加大对农业农研领域的长期投入。据其财报披露,2024年,拼多多在研发投入上新增了16%至127亿元。

4

结语

今年,拼多多正式成立十周年,对一家互联网企业而言,十岁已经算是“不惑之年”,甚至是“知天命”的年纪。对拼多多而言,比起账簿上增长的数字,更注重的反而是社会责任。

农业不仅是拼多多的基本盘,也是我国的底色。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但我国体量最大农业却尚未形成较高程度产业集群,和数字化转型,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无疑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在这一趋势下,企业竞争也开始从"GMV崇拜",转向健康生态、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的新竞争维度。

十年来,对农业一直长期投入,如今,让拼多多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始进入收获期,这也成为拼多多进一步坚定重仓农业的决心和信心。

来源:深蓝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