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北圣名称的由来,或许跟这里的沈姓大户有关。清光绪年间,有沈姓大户居于此,地盘很大,南北皆有其地产,故被称为南北沈。
文/桐城一派
九十年代的南北圣/汤闻飞摄
今天的浙江桐乡往事,说说南北圣。
既然是往事,肯定是说说过去的南北圣。
南北圣,原新生乡(镇)政府所在地。
新生被濮院“吃”掉后,南北圣现在是否还叫南北圣,不得而知。
南北圣名称的由来,或许跟这里的沈姓大户有关。清光绪年间,有沈姓大户居于此,地盘很大,南北皆有其地产,故被称为南北沈。
沈与圣谐音,久而久之,南北沈逐渐被后人叫做“南北圣”,沿袭至今。
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去南北圣,是在35年前。所以,我对南北圣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
初到南北圣,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深刻,改开初期的农村集镇,无论是镇容镇貌,街道布局,繁荣程度,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并无新奇之处。
一个集镇,必有一条贯穿南北或东西的市河,这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标配。南北圣也不例外。
一条中横港河,把集镇劈成南北两半,南北圣,名副其实。别看中横港并不开阔,但她通过妙智港与京杭大运河连通。当时濮院与新生通公路不久。水陆交通还算便捷。
南北圣集镇上的居民只有1800多人,吃商品粮的不到300人,跟我老家中国灵安鼎盛时期相比,南北圣差了一点意思。
新生是敝邑有名的粮仓,种粮很有名气,但都是小打小闹,后来横空出世的全国劳模、全国优秀种粮大户周阿龙,还名不见经传,或许正在蛰伏,酝酿一飞冲天。
农业是龙头,所以新生的乡镇企业起步较晚,到八十年代末,乡办企业只有9家。新生机械厂是龙头企业,以生产制砖机为主,年产值仅200万元,利润60万元,这样的效益,如今你去敝邑几条美食街上走走,估计随便拎出一家来也能吊打新生的“龙头”。
有人说,新生不是有名闻遐迩的嘉兴新厦建筑公司吗。确实,新厦公司后来名噪一时,一度是敝邑建筑行业的带头大哥,风头甚至超过现在的巨匠。但当时,新厦胚胎或已成,涅槃还差一点火候。
南北圣很小,逛一圈只需20来分钟。像样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条是东西向的新生路,一条是濮新公路镇区段,也叫1号桥路,商业网点沿街而设,大多二到三层楼。
新生路是集镇的主要商业中心,集中了供销社各门市部、百货商场、中药店、信用社等。我到访南北圣的时候,农贸市场正在兴建中。
集镇虽小,但设施齐全,初中、小学、幼儿园各1所,还建有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卫生院等文卫设施。新生影剧院座位999只,是敝邑建造最早的乡镇影剧院之一。
南北圣居民及近郊村民饮水来自深井,日供水100立方米。
以上。
如今,35年过去了,用脚趾都能掐算出来,南北圣的集镇面貌肯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以想见的是,因近濮院的关系,南北圣的毛衫产业非常发达,各类羊毛衫厂及加工作坊遍布集镇。
南北圣变大、变高,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如果有机会重游,不知道能否找到当年的感觉。
-完-
来源:华声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