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辉这个名字,几乎已成为“国脸”的代名词,坐在《新闻联播》主播台前的他,眉间微蹙、语速平稳,再大的新闻仿佛也能被从容化解,因此许多人都常常说,只要康辉在,心里就踏实。
文|坐看云起时
编辑|坐看云起时
“子欲养而亲不待!”
康辉、撒贝宁和尼格买提,
他们都是央视主持天团出身,
几乎有着人人羡慕的完美人生。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却是,
他们却都在节目中哽咽、痛哭,
自己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父母!
康辉这个名字,几乎已成为“国脸”的代名词,坐在《新闻联播》主播台前的他,眉间微蹙、语速平稳,再大的新闻仿佛也能被从容化解,因此许多人都常常说,只要康辉在,心里就踏实。
比起现在活跃的年轻主持人,如风格活泼的尼格买提、幽默机敏的撒贝宁,康辉则是显得更为沉稳持重,他被许多人称为央视的“常青树”,不只是因为资历,更因为那份始终如一的专业。
2020年11月3日,在数亿观众收看的《新闻联播》中,康辉做了一个从未有人做过的动作,那就是两次抬手调整耳返,与此同时也正是在这一天,他完成了史上最长的单条口播。
那一日的节目原本三十分钟,最终延长至六十六分钟,由于长时间的播报,他的嘴角已明显发白,只能在语句停顿那一两秒迅速换气,更不容易的还是,因为面部肌肉高频活动,他的耳返几乎就要脱落......
情急之下康辉只能伸手去调整,这是《新闻联播》播出史上极为罕见的一幕,当时也让后台的领导惊出一身冷汗,不过事后因为情况特殊,康辉并未因此受到批评,但以严谨著称的他,却始终对此事难以释怀。
他习惯严谨,讲究分寸,哪怕一秒的疏忽也觉得不该发生,可是残酷的人生与现实就是,并不总是像新闻直播那样可以精准控制,后来我们终于在《朗读者》中见到了康辉的另一面。
在节目中他带来一张自拼的“合影”,那是用手机合成的他与母亲的影像,他惭愧地感慨道,他与母亲近期没有合照,所以只能这样勉强地拼凑一张,可是话至此处,他声音颤抖,几次停顿,最终只剩沉默。
2018年母亲因尿毒症离世,那时康辉正在外执行任务,尽管得知消息后他连夜赶回,却依然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在回程的飞机上他打开电脑,写下一篇给母亲的文字,对于康辉而言那些或许不是祭文,只是一些没能亲口对母亲说的话。
“你忙你的吧”是母亲生前最常对他说的,这五个字,宽容、体谅,却也成了他日后反复回想时最难释怀的遗憾,康辉这样一个把专业做到极致的人,却也忍不住在亲情面前一次次自问:选择工作而暂别家人,或为了陪伴而放下重要任务,究竟哪一种更需要勇气?
母亲走后他留了一件她手织的毛衣,他说那上面还有母亲手心的温度,有些温度,能穿越时空,有些问题,也许终无答案,但正是这些难以消解的遗憾与念念不忘的温暖,让我们在专业之外,看见了一个更完整、也更真实的康辉。
说起撒贝宁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还是《今日说法》里那个一脸严肃、逻辑清晰的法制主持人,西装笔挺、语气沉稳,是他早些年留给观众的标签,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突然发现他开始“变了”。
在各种综艺里幽默接梗、能唱能跳,时不时还能做到自黑一把,高情商、有才华,又放得开,这样的撒贝宁一下子圈了不少粉,他好像永远活力满满,像个没烦恼的“大小孩”,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你好生活》节目里,流露了格外沉重的一面。
有一回蔡明谈到年轻人应该多跟父母联系,这句话很平常但却一下子戳中了撒贝宁,他顿时眼圈发红,声音也变得很低:
“我现在想接到我妈妈的信息,但是已经永远不可能了。”
那一刻现场几乎瞬间安静了,原来这个总能巧妙化解尴尬的男人,心里也藏着一块碰不得的柔软角落,然而这份遗憾就发生在2013年,那一年他的母亲因为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
当时撒贝宁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日常工作也是排得非常满,总以为“以后再好好陪母亲也来得及”,可人生最无奈的就是并没有那么多“以后”,而真正让他感到刺痛的还是2019年。
那时他的双胞胎孩子出生了,初为人父的他感到无比地喜悦,下意识地就想要发信息给妈妈,他打开微信开始熟练地打字:
“妈,您当奶奶了!是两个特别可爱的孩子!”
可就在要按下发送的那一秒他忽然怔住了,他终于猛地意识到原来,那个曾经会秒回他消息的人已经不在了,后来在节目里,他翻看和母亲的聊天记录,发现里面只有短短几页。
小撒开始忍不住掩面自责,他把那么多时间用来社交、工作,但是却只给妈妈留了这么一点点,母亲在世时他总以为让父母骄傲就是孝,可真正失去了才懂得,或许他们两人最需要的,不过就是孩子的陪伴和惦记。
母亲的离开也改变了撒贝宁很多,他开始把更多时间留给家人,直接把父亲接到身边照顾,经常和妻子抽空陪他散步、聊天,后来他也常在节目中劝年轻人:
“父母还在身边,就是一种幸福,多打打电话,多回回家,千万别等以后!”
今年已经49岁的撒贝宁,他仍然幽默、鲜活、才思敏捷,但明显多了一份沉稳和通透,也许只有经历过离别,人才会更懂什么是珍惜,他依然什么梗都接得住,唯有“母亲”这个话题他始终无法轻松面对,时至今日他也未能完全治愈这道伤痕......
提起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很多人都会想起每年春晚舞台上,那个笑容灿烂、浑身散发阳光气息的大男孩,他的笑容特别有感染力,像是从心底漾出来的,藏也藏不住,虽然工作排得满,但小尼一有空就喜欢出去旅行,四处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他说旅行能让人打开眼界,也能让疲惫的心喘口气,更加有意思的还是,他和妻子帕夏古丽的缘分,正是始于一次飞行旅途,当时两人在航班上相识,后来情投意合、羡煞旁人,最终两人在乌鲁木齐举办了婚礼。
那段时间恰逢尼格买提事业上升期,《开门大吉》《星光大道》等节目接连不断,每天的工作日程挤得满满当当,他忙得连回父母家吃顿饭都难,更别说好好陪陪自己的新婚妻子了,聚少离多已经成了常态,后来妻子决定继续深造,凭借全额奖学金赴国外留学。
就在家庭生活一步步调整的时候,一个突然的消息沉痛地击中了他,母亲病重要立即动手术,那天深夜十二点,他一个人守在手术室大楼外面,一步都不敢离开,平时总是笑脸示人的他,看着手机里存着的父母视频,开始忍不住偷偷抹眼泪......
幸好那次手术有惊无险,母亲平安度过了难关,但这件事也让他深刻意识到:有些陪伴,不能等,从那之后不管自己多忙,他都会特意留出时间来陪父母,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他带父母出游、吃饭的照片。
2022年6月他带着父母出门,特地找了一张长椅让二老坐下,自己则是光着脚蹲在中间,重现了小时候父母带他出去玩时的场景,只不过现在这一次换就是他来做那个“守护者”了。
就连一直到现如今的这段日子,还能看到尼格买提分享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常,一顿家常饭、一次散步,都是温暖的画面,父母身体依然康健,一家人依旧和睦相伴,这种场景实在是为他们高兴!
不禁想起董卿说过的一句话:“亲情是一场倒计时的爱,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有限的时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父母不留遗憾。”这世上遗憾有千万种,但最痛的一种,永远来自于和父母的分别。
更何况你有没有算过,我们这一生还能真正陪父母多久?假如父母现在50岁,假设他们还能健康生活30年,你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再扣除聚会、吃饭、睡觉,真正陪父母的时间可能不超过24小时,所以即便30年过去我们彼此陪伴的时间也就一个月。
人生看起来很漫长,但真正属于我们与父母的时光,却短得简直让人不敢细数,我们总抱怨工作太忙、压力太大,总觉得“等下次”“等以后”,可时光却是从不等人,等到明白什么最珍贵的时候,往往已经真正来不及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有些事,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有些人,失去了,再也不会回来。
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交流!
1.网易:康辉哽咽,撒贝宁落泪,尼格买提痛哭,父母是他们一生的遗憾
2.搜狐网:康辉哽咽,撒贝宁落泪,朱迅痛哭他们一生再优秀也对不起父母!
来源:峰哥正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