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周总理的书信比较少见,不仅如此,周总理写给毛主席的信件,更是少之又少,而这封信绝对能够填补你认识上的空白,这是周总理写给毛主席的信,其上的字迹,整体上透着一股温润如玉的境界感,不仅如此,还表现出一种隽秀之感,最为主要的是,伟人使用铅笔
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周总理的书信比较少见,不仅如此,周总理写给毛主席的信件,更是少之又少,而这封信绝对能够填补你认识上的空白,这是周总理写给毛主席的信,其上的字迹,整体上透着一股温润如玉的境界感,不仅如此,还表现出一种隽秀之感,最为主要的是,伟人使用铅笔在此信上做了批示,虽然寥寥数字,但是,那种磅礴的气象感,表现的十分完美,堪称精妙之作,伟人的字迹和周总理的字迹,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格调完全不同,前者更加儒雅,后者更加恣肆狂放。
能够在一封信上看到伟人和周总理的字迹,的确非常少见,这也是笔者第一次见到,两种不同风格的书法碰撞,也能够产生不一样火花。
这封信主体部分是周总理的书信内容,并且,采用了这种横向的方式排布,让人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犹如置身于桃花源中一样清爽,无论是行距,还是字距,都是十分舒朗的。
其实,我们也有这样的一种印象,那就是周总理的书法,无论是年轻时期,还是中后期书法,都是一种浓墨重写的状态,而这里的字迹,也很好地印证了这样的一个特点,不仅如此,你会发现,这里的字迹,每一个字,都写得十分有姿态,倾斜度不一样,或大,或小,但是,你会发现,倾斜的方向,却是一样的,虽然周总理的书法比较文雅,充满了这种隽秀之风,但是,通过这样的处理,更加突出了一种动感之美。
不过,这里的字迹,字形上,却是十分方正的,主打的就是一种方正,而有的却是一种高大的状态,也为通篇上增加了一种活脱的气息,不是吗?
而这里的不少字迹,都会有一个主笔竖,这个主笔竖,力量感表现是十分到位的,有着一种坚挺的劲,十分突出。
而对比周总理的字迹,旁边却有伟人的铅笔字批示,虽然是铅笔书写的字迹,但是,那种磅礴大气感,依然跃然纸上,让人佩服,和周总理的书法,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对比,更加有视觉效果。
这里最有视觉冲击力的就是伟人的字迹,两个字之间,不仅有着明显的牵丝引带,而且是一种非常硬朗的牵丝引带,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相信你看到这样的字迹,也一定会倍感惊艳的,不是吗?
从对比效果上看,他们的书法,各有特色,并且都是一种自成一体般的存在,相信,对你来说,也是一种美感,通过对比,我们也学习到了不少内容,至少让我们懂得了,传统书法才是自成一体的基础,只有重视传统书法,才能够做到融古出新,才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不是吗?
这封信,不仅是珍贵的历史素材,而且更是一种完美的艺术品,从诸多方面表现出不一样的艺术风格,让人佩服,从这封信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两位伟人的默契程度是多么高。
对于这封信,笔者是第一次见到,很是惊艳,相信,对于很多朋友来说,也会有同感的,不是吗?记得分享你的心得体会,一同交流,为进一步铭记历史,面向未来做铺垫,同时,也让更多的年轻朋友能够从历史中汲取营养。
在此,我们也感谢一直陪伴鼓励我们的朋友们,是你们的赞誉,让笔者更加有动力!
来源:小白撩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