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七贵:隋朝末年的七位大臣,除了王世充还有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7 18:48 1

摘要: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用练巾勒死隋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傀儡皇帝,自率十万大军北上,消息传到东都洛阳,当时,七位大臣拥立留守洛阳的越王杨侗即位,改元皇泰。在隋朝末年,洛阳七贵可谓是一闪而过,也即除了王世充,另外六人都没有什么名气。

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用练巾勒死隋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傀儡皇帝,自率十万大军北上,消息传到东都洛阳,当时,七位大臣拥立留守洛阳的越王杨侗即位,改元皇泰。在隋朝末年,洛阳七贵可谓是一闪而过,也即除了王世充,另外六人都没有什么名气。

一、段达

段达是隋朝名将,北周朔州刺史段严之子 。早在北周时期,段达就投靠丞相杨坚,授大都督。隋文帝即位,段达参与平定江南之乱,交好晋王杨广,告发太子杨勇。因此,等到隋炀帝即位后,段达继续受到重用,迁左翊卫将军,参与攻打吐谷浑,加位金紫光禄大夫,镇压各地起义,迁左骁卫大将军。

公元618年,得知隋炀帝为宇文化及所弑,段达联合元文都拥戴越王杨侗即位,拜纳言、司空,册封陈国公。之后,段达又联合王世充发动兵变,建立郑国,拜司徒。当然,投靠王世充这位诸侯,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唐朝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攻破洛阳后,段达兵败受俘,处斩于长安。

二、元文都

元文都是隋朝时期大臣,北魏景穆帝拓跋晃后代,北周小冢宰元孝则之子。隋炀帝即位后,元文都历任司农少卿、司隶大夫、御史大夫、太府卿、东都留守。隋炀帝死后,元文都拥立越王杨侗为帝,拜内史令、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左骁卫大将军,受封鲁国公。武德元年,元文都建议招降魏公李密,这导致他得罪王世充,结果遭到杀害。

三、卢楚

卢楚(?-618年8月11日),涿郡涿县人,出身范阳卢氏士族。隋炀帝时期历任尚书右司郎中。隋末动乱中,卢楚辅佐越王杨侗留守东都洛阳,后拥立皇泰主杨侗继位,晋升内史令并封涿郡公。武德元年(618年),卢楚因参与元文都等人密谋铲除王世充的计划失败,被叛军擒获后遭肢解杀害,这样的结局无疑是十分凄惨的。

四、皇甫无逸

皇甫无逸是并州司马皇甫诞之子。隋炀帝即位,皇甫无逸出任淯阳太守。隋炀帝来到江南时,皇甫无逸迁右武卫将军、东都留守。隋炀帝遇害后,皇甫无逸辅佐皇泰主杨侗。王世充弑主篡位后,皇甫无逸选择归顺唐高祖李渊,授刑部尚书,册封滑国公,迁民部尚书,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贞观元年,皇甫无逸得知母亲病重,星夜兼程返回长安,病卒于途中。皇甫无逸去世后,被唐朝朝廷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良。在洛阳七贵中,皇甫无逸的结局是相对不错的。

五、郭文懿

郭文懿早年辅佐隋炀帝。越王杨侗称帝,郭文懿担任内史侍郎,与元文都、段达、王世充、皇甫无逸、卢楚、赵长文等辅佐朝政,号称七贵。武德元年,王世充发动兵变,郭文懿惨遭杀害。

六、赵长文

赵长文(?-618年8月11日),隋朝大臣。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死后,五月,越王杨侗称帝,任命赵长文为黄门侍郎。同年七月十五,王世充发难,率军攻入洛阳宫城,赵长文也惨遭杀害。

七、王世充

八、王世充为隋末群雄之一,为人足智多谋,富有才干,先后平定了数路反隋势力,为结束隋末割据状况作出了重要贡献。不过,公元618年,王世充不愿屈居人下,所以篡夺杨侗的帝位,改国号为郑。当然,王世充此举,也让自己成为了众矢之的。公元620年7月,李世民率领唐军出潼关进攻王世充。王世充见形势不利,向李世民求和,但双方和谈破裂,其率领军队反抗,遭到惨败。后来,杨侗被唐朝定州刺史独孤修德击杀。

来源:情怀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