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鸡湖街道社会工作室(四标段)自2024年9月19日起正式运营,服务包含邻瑞社区、荣域社区、琼姬墩社区、双湖湾社区、滨湖社区、时代广场北社区、中海社区、新未来社区、星湖社区、海尚社区、景城社区、时代广场南社区等12个社区社会工作室。由苏州工业园区微生活社工事务
金鸡湖街道社会工作室(四标段)自2024年9月19日起正式运营,服务包含邻瑞社区、荣域社区、琼姬墩社区、双湖湾社区、滨湖社区、时代广场北社区、中海社区、新未来社区、星湖社区、海尚社区、景城社区、时代广场南社区等12个社区社会工作室。由苏州工业园区微生活社工事务所配备专职社工负责运营及监管服务,整体服务继续以重点人群帮扶民生服务、社区慈善与志愿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服务、片区特色服务、社区协商及治理服务为基础,深化社会工作站“众引力”工程及红色社会工作站“先锋焱集”两大服务品牌,持续打造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品牌亮点。
2025年7月-9月,金鸡湖街道社会工作室开展慈善与志愿服务8次;社区协商议事4次;社区治理服务7次;片区特色服务7次;个案服务辖区老人6户,累计服务人次超过1300人次。
社区-社工室联席会议
积极推进社区-社工室联席会议,本季度共协同邻瑞社区、荣域社区、琼姬墩社区、双湖湾社区、滨湖社区、时代广场北社区、中海社区、新未来社区、星湖社区、海尚社区、景城社区、时代广场南社区12个社区开展联席会议24次,进一步明确了整体工作计划,了解各条线工作需求,清晰彼此工作沟通协作机制,同时完成新一年度的项目调研。
社区慈善与志愿
以暑假为主要时间节点,开展暑期相关纳凉市集活动。滨湖社区的“邻聚里·夏日乐市集”暑期纳凉活动;海尚社区的“邻里沁凉,巧艺伴夏”夏日纳凉市集;琼姬墩社区的“江南夏夜·邻里纳凉会”仲夏夜文化市集活动;中海社区的“乐韵伴晚风,烟火聚街坊”落日纳凉游园会。4场活动整体以暑期纳凉为主题,娱乐、手工、便民服务、文化与社交等多元元素,既精准契合了暑期居民对清凉休闲的需求,又深度挖掘了社区邻里互动的潜力。各具特色的活动形式,将夏日的燥热转化为温馨的邻里情谊,把平凡的社区空间打造成充满活力的生活舞台,不仅为居民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丰富色彩,更凝聚了社区向心力,让“纳凉”不再只是降温解暑的方式,更成为传递温暖、增进邻里感情、展现社区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为这个暑期留下了无数难忘的幸福瞬间。
以七夕节为主要节日契机,开展1场七夕节主题活动。为时代广场南社区的“七夕绮节,华彩星会”共赴乞巧妙趣游园会,活动融入非遗文化体验(宋锦冰箱制作)、传统习俗体验(品巧果、猜灯谜、穿针乞巧、投壶)等活动形式,让传统节日不再停留在概念层面,活动以可尝、可玩、可做的方式让居民深度参与,唤醒大家对七夕“勤勉向巧”文化内涵的认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建军节为主要节日契机,双湖湾社区开展1场“光影忆峥嵘·岁月敬忠诚”庆“八·一”主题观影活动,借助红色影片的感染力,带领居民回顾军队发展历程与英雄事迹,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激发爱国爱军情怀。
另外,景城社区开展了1场“景城邻里聚,公益便民行”景城社区公益便民服务日活动;星湖社区开展了1场“夏日暖邻 博爱便民行”星湖社区便民服务活动。两场活动均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活动为居民提供多样化便民服务,解决日常家电维修、基础健康咨询等“小微难题”,将优质、贴心的服务送到居民身边,让居民无需远行便能享受便捷帮助。
专业兜底服务
围绕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儿童关爱保护社会工作、残障人士社会工作、婚姻家庭社会工作等类别,提供专业社会工作兜底服务。针对邻瑞社区、荣域社区、琼姬墩社区、双湖湾社区、滨湖社区、时代广场北社区、中海社区、新未来社区、星湖社区、海尚社区、景城社区、时代广场南社区12个社区征集的20份微心愿进行分类梳理,根据分类清单精准采购对应物品,并将满载关怀的物品派送至居民手中,切实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传递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本季度,社工室严格按照个案服务计划推进工作,聚焦服务对象需求,提供专业、精准的个案服务,为6名社区居民提供个案服务,总服务次数达19次。其中,为邻瑞社区独居老人个案张xx提供服务4次,考虑到其独居生活易引发孤独与焦虑,且老年群体对健康监测有迫切需求,服务在围绕缓解孤独感展开的同时,额外提供血压、血糖检测服务;为荣域社区个案石xx提供服务2次,针对其与儿子关系紧张的现状,协助梳理亲子沟通问题;为荣域社区个案朱xx提供服务2次,因儿子脑梗后其情绪受较大影响,服务重点聚焦心理情绪疏导,帮助其缓解焦虑情绪,传授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助力其以积极心态面对家庭困境;为中海社区个案郭xx提供服务3次,其子女在国外且为独居老人,侧重提供情感陪伴支持,通过定期沟通交流,缓解其独居期间的孤独感;为中海社区高龄老人个案刘xx提供服务6次,通过对社区资源的链接,从理性分析、情绪支持到社区活动链接,使其逐渐建立自我的社交圈;为星湖社区个案瞿xx提供2次个案服务,协助其拓展个人生活,提升自我价值感,扩大社交圈子,更好地参与社区活动,融入当地社会,减少对女儿一家的依赖。
本季度所有个案服务均已结案,服务紧密结合服务对象实际情况,有效解决了服务对象迫切问题,获得普遍认可。
社区协商议事
海尚社区社工室围绕多元主体参与,打造具有海尚社区特色的法治文化为抓手,开展“法治苗圃+”海尚社区法治文化微营造项目。本季度共开展3场协商议事活动,1场“齐心共建阵地,播撒法治种子”法治苗圃打造行动3.0活动,此次活动聚焦苗圃另一侧的法治景观小品打造,进一步完善整体法治苗圃阵地,增强其宣传功能和整体观赏性,为社区居民营造更浓厚的法治氛围;1场“法治苗圃聚摊位,互动学法共参与”法治宣传服务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辖区内联众服务中心协助开展,并设置“一团和气”主题木刻年画制作环节,让参与者在手工创作中感受和和美美之意,实现学法与体验传统文化的双重收获。1次“法治苗圃结硕果,评议反馈共精进”项目宣传微评议活动,通过项目展示、评议收集,展示项目的成果,收集居民满意度,为项目后续优化提升提供依据,进一步凝聚社区各方力量,推动法治文化在社区的深入营造。
中海社区社工室聚焦河道两岸无防护栏,土地裸露在外,河体发臭等问题开展“知音领航 水岸同治”中海社区河道治理项目。本季度共开展1场“行走的河岸故事”中海社区河岸治理成果展示日活动,通过开展“共治·共生”中海河岸新生记视频拍摄及“从新生到长青”中海河岸共治宣传行动,全方位展示河岸治理的显著成果,同时,借助成果展示、互动体验、满意度调研等多样化形式,向广大居民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增强居民对河道治理工作的认知与理解,提升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河岸环境维护与社区共治行动中,共同营造全民护水、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推动中海河岸生态环境实现从新生到长青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治理
星湖社区社工室聚焦电动车充电与停放问题,开展“文明归位 安全到位”星湖社区电动车停放与充电整治行动,通过前期定向邀请、宣传招募等方式,已经组建由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社区物业等组成的电动车安全治理小组。本季度共开展3场社区治理活动,1场“板绘平安墙,共护电车家”非机动车阵地“微更新”行动,通过将电动车安全充电、规范停放等知识制作成KT板装至墙面展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深居民印象,潜移默化地提升居民对电动车安全使用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减少安全隐患,实现非机动车阵地“微更新”。“聚势攻坚,清障焕颜”星湖社区僵尸车辆专项整治行动,社工室通过联合星湖社区、业委会、物业等多方力量开展僵尸车辆排查与处理行动,释放公共空间,提升社区停车资源利用率,同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巩固社区治理成果,形成良好的社区自治氛围。“安全‘骑’行,平安相伴”星湖社区电动车安全治理成果分享暨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向居民全面展示社区电动车安全治理成果,普及电动车安全使用、规范停放和正确充电知识,增强居民安全意识。
荣域社区社工室落地实施“多元赋能·聚力培育”荣域社区自组织培育项目,推动社区文娱团队向协商议事团队转变,充分发挥居民的特长和优势,提升居民协商议事能力和技术,使居民更加有效地参与社区治理。本季度开展1场“制度落地·文明同行”荣域社区公共活动室管理机制落实行动活动。此前,社工室已组织召开“共商共管・共建家园”荣域社区公共活动室维护管理协商议事会,邀请社区居民、文娱团队代表、物业人员共同参与,居民们围绕活动室设施损耗快、使用秩序混乱等治理痛点展开充分讨论,最终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达成共识,形成一套涵盖设施维护责任分工、使用预约流程、文明使用规范等内容的公共活动室管理机制。此次“制度落地・文明同行”行动,便是对该协商成果的进一步转化,社工室通过现场讲解机制细则、张贴管理公示牌、组织居民志愿者参与首次管理值班等方式,确保机制从“纸上共识”变为“落地实践”,有效破解了活动室长期存在的治理难题,也让居民在制度落实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协商议事成果的认同感,为后续社区自组织深度参与治理积累了实践经验。
景城社区社工室针对机动车地下停车库坡道墙面出现的老旧、破损、单调等问题,以及居民规范停放非机动车的主动性较低,存在出入坡道的不安全骑行行为,乱停乱放等不规范现象,开展“焕‘新’计划”景城社区非机动车地下停车库坡道墙面微更新项目,鼓励和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居民主人翁意识,增加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感与归属感。本季攻击开展2场活动。“共绘车库新貌,携手焕彩社区”非机动车车库坡道墙绘,通过专业人员指导与居民、新业态群体共同参与,完成37幢非机动车车库坡道墙绘,使墙面兼具安全提示与美化作用,增强参与者对社区事务的归属感,推动微更新项目落地见效。另外“焕新成果共见证,安全停车伴我行”非机动车车库改造成果分享暨安全宣传活动,通过活动让居民全面了解改造成果,收集对项目的反馈意见,同时进一步强化规范停车意识、普及突发情况自救知识,社区特组织本次活动,巩固微更新项目成效,推动形成安全有序的车库环境。
时代广场北社区社工室依托小哥驿站,落地实施“聚力联盟促提升·共建共治新效能”时代广场北社区物业联盟赋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新路径项目,实现物业力量与社区力量聚合,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更好的发展,切实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季度开展了1场“夏日送清凉,服务暖人心”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便民服务,邀请辖区内的维爱心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针对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夏季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易累积的特点,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缓解工作焦虑;同时,通过送清凉、健康服务、便民服务等举措,全方位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送上夏日关怀,进一步强化社区与该群体的情感联结,推动项目赋能效果落到实处。
片区特色服务
本年度片区特色服务以“至金鸡 最江南”为项目品牌,充分挖掘金鸡湖街道同江南文化的共存点,打造“至金鸡 最江南”特色服务品牌,展现融合金鸡湖地区的现代魅力与江南水乡的婉约风情,提供极致、独特、富有文化底蕴的服务体验。本季度共计开展7场片区特色服务活动,累计服务人次约90余人次。
邻瑞社区社工室为丰富广大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非遗保护的内生动力与社会影响力,开展“文化退管雅韵江南”邻瑞社区乐老服务项目。本季度共开展1场“绣梦七夕,雅韵江南”七夕主题活动,通过科普、手工等形式,让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深入了解传统节日内涵,传承和弘扬江南文化及七夕传统民俗,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推动社区文化建设。
滨湖社区社工室针对7-18岁儿童家庭开展“寻根江南文化共筑儿童友好”儿童友好文化建设项目,将“儿童友好+”理念与江南文化传承、家风建设等内容有机结合,践行儿童友好服务理念。本季度共计开展了2场研学活动。1场“文韵沧浪·童梦寻根”滨湖社区青少年文化研学活动;1场“趣游苏州文庙,乐享研学时光”滨湖社区儿童文化研学之旅,两场研学活动均以儿童需求为导向,将文化传承与趣味体验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儿童的课余生活,更助力家庭在共同参与中强化家风建设,为滨湖社区儿童友好环境的打造注入文化活力。
老苏州的记忆是江南文化的宝贵财富,新未来社区社工室紧扣江南文化主题,围绕老苏州人开展“江南忆往昔,文化暖桑榆”老苏州忆江南项目,通过茶话会、传统文化体验、工艺坊等多种形式,让老年人回忆起记忆中的江南生活,感受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本季度新未来社区社工室共开展2场活动,分别为“新旧江南 一画一影”作品征集活动、“新旧江南 一画一影”作品展览活动,两场活动通过“征集+展览”的模式,为老苏州人提供了回忆与表达的平台,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推动江南文化在社区内的传承。
双湖湾社区社工室开展“乐龄桑榆 文化润心”双湖湾社区随迁老人文化融入项目,促进随迁老人的广泛参与和文化融入,有效消除随迁老人的“外来感”和“疏离感”。本季度共计开展1场“吴侬软语绕梁间,簪花巧手话家常”苏州话文化体验活动,以“语言+手工艺”为纽带,为随迁老人搭建了文化交流与情感联结的平台,有效缓解了其在陌生环境中的疏离感,助力随迁老人融入社区,感受“第二故乡”的温暖。
时代广场南社区社工室依托“午间一小时”,针对时代广场南社区特有的白领群体,通过手作体验、快闪活动等活动形式,让这类群体能够在感受江南文化魅力的同时,缓解工作压力,提升文化素养。本季度共计开展活动1场“江南雅集·白领消夏记”江南文化游园会活动,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江南文化体验项目,全程贴合“午间一小时”时长设计,流程紧凑且氛围轻松,既让白领在工作间隙沉浸式感受了江南文化的雅致,又通过手作创作与休闲互动有效缓解了工作压力,进一步提升了其文化素养与社区归属感。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
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和规范化建设,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成功邀约联众社区服务中心、启明创意时空文化艺术工作室2家社区社会组织进行线下的访谈,沟通双方参与社区治理的长效合作方向,明确组织角色定位与服务评估标准,确保合作有序推进,助力提升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与规范性;此外,近期安排对大同之世、让爱呼吸2家社区社会组织进行线下走访,进一步精准掌握社区社会组织的实际需求,以便针对性提供帮扶服务,持续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体系。
站室协同项目
双湖湾社区以服务商铺需求、凝聚治理合力为导向,开展“清凉沁心 共话治理”商铺夏日关怀行动,通过高效走访,向社区商铺传递夏日关怀与实用防暑知识,并重点收集商铺对社区工作、社区治理的具体意见和建议,从而在表达社区支持的同时,深入了解商铺视角下的社区状况,为未来相关工作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邻瑞社区在“八一”这一特殊节点,开展“小小国防梦,共筑强军路”建军节主题活动,通过“军史小课堂”普及军事知识,播放强军短片展现军队力量,开展军事主题手工制作,让青少年全方位感受军队魅力,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爱军情感,增强他们对军人的崇敬之情,树立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的信念。
琼姬墩社区以资源整合半径受限、服务效能待释放的现实需求为契机,开展了“站室联企·双向解锁协作N次方”社区赋能共生行动,活动中,通过组织签约仪式明确双方合作框架,围绕居民需求设计融合团建活动增强协作凝聚力,拓展了社区的服务覆盖范围与专业能力,推动了企业反哺社区的社会责任。初步形成“站室引领资源对接、企业助力服务落地、居民直接享受实惠”的良性互动格局,为后续社区服务优化与治理效能提升奠定基础。
下一阶段,微生活社工将以新一轮社区项目调研成果为核心依据,重点推进新一年度调研方案优化工作。过程中,会系统梳理社区治理、居民服务等多维度需求,整合各类服务资源,进一步细化调研目标、流程、方法,并完善调研成果与后续服务的衔接机制,确保新一年度调研方案更贴合社区发展实际与居民需求,为后续开展综合性、精准化服务提供科学支撑。
来源:企媒创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