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哪家牛?!请看中国汽车市场智驾水平详解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23:48 1

摘要: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正激烈竞争智驾水平的高下,呈现千帆竞渡的大好局面,但智驾水平众说纷纭,大多数车企都说自己的智驾水平是一流的、是第一梯队,让人们无法适从,那么目前国内智驾水平究竟如何?且看“豆包”根据大数据做出的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 技术路线、智驾名称和智驾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正激烈竞争智驾水平的高下,呈现千帆竞渡的大好局面,但智驾水平众说纷纭,大多数车企都说自己的智驾水平是一流的、是第一梯队,让人们无法适从,那么目前国内智驾水平究竟如何?且看“豆包”根据大数据做出的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 技术路线、智驾名称和智驾水平三个方面。

一、华为系 :

华为系的智驾路线、名称和水平如下:

- 智驾路线 :华为拒绝采用VLA(视觉-语言-动作)架构,而是提出WEWA(世界引擎-世界行为)架构,跳过语言环节,让多模态信息直接转化为行为决策,以实现更高阶的L3和L4级别自动驾驶。在未来几年,华为计划2025年使ADS 4具备高速场景下的L3“试点商用”能力,并在城区道路进行L4“试点测试”;2026年高速L3预计实现规模商用,城区L4进入试点商用阶段;2027年计划实现城区L4规模商用和无人干线物流测试;2028年进一步扩展到规模化无人干线物流。

- 智驾名称:华为智驾系统名称为乾崑智驾ADS,2025年4月22日发布了乾崑智驾ADS 4,采用WEWA架构,共有四个版本,其中ADS Ultra旗舰版搭载高速L3专属方案。

- 智驾水平:华为的智驾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从技术层面看,华为智驾采用全车11摄像头+5雷达+激光雷达矩阵的多传感器融合感知路线,构建360°无死角感知网,暴雨天气识别成功率比视觉方案提升50%,夜间处理“鬼探头”响应速度达0.1秒。其WEWA架构能将时延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急刹率减少30% 。从用户使用情况来看,华为智驾月度行驶里程4.8亿公里,用户激活率近90%,平均每位车主日使用智驾时长超40分钟,通勤场景渗透率最高达72%。此外,华为智驾在加塞场景处理成功率达98.2%,电瓶车穿行预判准确率96.5%,施工路段自动变道决策速度比人类快2秒。目前已联合车企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上汽等打造出五界,即问界、智驾、享界、尊界和尚界与长安联合推出的阿维塔等,部分车型已获得地方性L3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二、 比亚迪 :

比亚迪的智驾路线、名称和水平如下:

- 智驾路线 :比亚迪发布了全民智驾战略,构建起“天神之眼”技术矩阵,致力于将高阶智驾技术搭载于全系车型,实现智驾的普及。其技术路线以自研为主,依托巨大的数据优势和超11万名的研发工程师团队,其中智驾工程师5000多名,实现软硬件全栈自研,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 智驾名称:比亚迪自研的智驾系统名为“天神之眼DiPilot”,该系统包含三套技术方案,分别是天神之眼A(DiPilot 600)、天神之眼B(DiPilot 300)和天神之眼C(DiPilot 100)。

- 智驾水平 :比亚迪的智驾水平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据称处于第一梯队。硬件方面,天神之眼C配备前视三目5R12V感知硬件,天神之眼B配备1个96线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天神之眼A则搭载3枚激光雷达等,不同版本能满足不同车型和场景需求。软件方面,通过端到端算法实现了高速NOA、代客泊车、记忆领航等功能。性能上,其高快领航HNOA可实现智驾1000公里以上0接管,AEB功能在100km/h下稳定刹停,代客泊车成功率高达99%。此外,比亚迪累计销售超过440万台搭载L2及以上驾驶辅助的车辆,拥有庞大的数据优势,可不断优化智驾算法。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智驾方案有多个版本,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和纯视觉方案,注重安全性和实用性。其智驾系统可实现高快领航、城市领航、自动泊车等功能,尤其是自动泊车宣称达到L4级的水准,并且企业兜底自动泊车出现的事故,可谓是自信满满,是目前唯一一家做出这样的承诺的车企,可以看出比亚迪对自家智驾尤其是自动泊车的高度自信!高端版本具备城市无图导航功能,比亚迪汉EV等已在深圳获得L3级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三、理想 :

理想的智驾路线、名称和水平如下:

- 智驾路线 :理想汽车构建了以“端到端+VLM”双系统为核心的智驾路线。端到端模型采用One Model一体化设计,直接学习人类驾驶行为,通过大量驾驶数据训练,从车辆传感器接收路况信息后,直接输出智驾路线。VLM视觉语言模型则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可识别中文路标、理解临时施工标识等,解决中国特色场景难题,两者形成“快决策+慢思考”的协同机制。

- 智驾名称 :理想汽车的智驾系统名称为理想AD,分为AD Max和AD Pro等版本。AD Max搭载NVIDIA DRIVE Thor-U芯片,AD Pro采用地平线全新一代征程6M芯片。此外,理想汽车的操作系统为星环OS(HaloOS),为自动驾驶技术筑牢系统底座。

- 智驾水平:理想的智驾技术据称处于行业第一梯队水平。在硬件方面,理想AD Max平台通过双NVIDIA Orin-X芯片和地平线征程5芯片提供强大算力,搭配128线激光雷达与11颗高清摄像头,实现全域覆盖的精准感知 。在场景覆盖上,理想智驾可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全链路覆盖,包括城市复杂路况、高速与泊车场景等,在五道口立交、城中村等复杂路况下可零接管通过,绕行电动车、鬼探头等场景成功率超95% 。其AES紧急避让支持40km/h横向位移,海外测评称其“重新定义主动安全标准” 。此外,理想智驾通过海量数据反哺,实现“越用越聪明”,用户黏性高,30万元以上车型AD Max选装率达70% 。

四、吉利 :

吉利的智驾路线、名称和水平如下:

- 智驾路线 :吉利在智驾领域采取“低端国产替代+高端激光雷达”的双轨策略。低端市场如银河L6等车型采用国产芯片与大疆合作方案,主打性价比;高端市场如极氪001、银河E8等车型配备速腾聚创激光雷达与英伟达Orin X芯片,支持城区NOA与“车位到车位”全场景智驾。

- 智驾名称:吉利的智驾系统名称为“千里浩瀚”,于2025年3月3日正式发布。该系统分为5个层级,分别为H1、H3、H5、H7、H9,不同层级对应不同的硬件配置和功能。

- 智驾水平 :吉利的智驾技术据称处于第一梯队水平。硬件方面,千里浩瀚H9方案采用全冗余、全备份的L3架构,搭载双NVIDIA DRIVE Thor-U芯片,总算力超过1400TOPS,还配备5激光雷达、5个4D毫米波雷达等共43个感知单元,构建三重360度无死角感知矩阵。软件方面,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阶跃多模态大模型深度融合,场景理解、决策优化和持续学习能力强。功能上,千里浩瀚行业首创、全球首发G-AES通用障碍物连续自动避让功能,最高反应速度可达130km/h。2025年以来,千里浩瀚已完成“无图城市NZP”全国全量推送,“车位到车位”功能落地,百公里介入次数降低50%,泊车成功率超过96%,用户使用率超过93%。

五、长安 :

长安的智驾路线、名称和水平如下:

- 智驾路线 :长安汽车采用“自主研发+合作共创”的双轨智驾路线。在自主研发方面,依托“北斗天枢2.0”计划,基于SDA平台和天枢大模型打造智驾系统;在合作共创上,与华为等ICT企业深化战略合作,推动乾崑智驾、鸿蒙系统等技术在阿维塔、深蓝产品上的应用。

- 智驾名称 :长安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系统名称为“天枢智驾”。此外,深蓝汽车有DEEPAL AD(深蓝汽车智能驾驶),阿维塔则采用华为智驾方案如乾崑智驾等。

- 智驾水平:长安智驾据称在国内处于第一梯队水平 。自主研发方面,天枢智驾具有超强的感知能力,通过激光雷达与多传感器融合,将AEB避撞速度提升至135km/h,夜视能力达行业领先水平 。其还拥有全球唯二的中央环网架构,能融合不同领域的感知信息,具备超快反应和超高安全的特点 。2025年将首发AIEV端到端交互式智驾,能理解用户自然语言 。根据规划,2026年天枢智驾将实现全场景L3,2028年突破L4 。在合作共创方面,深蓝汽车与华为合作,不同价位车型搭载不同智驾系统,如深蓝S09搭载华为ADS3.0系统,能实现车位到车位的智能驾驶 。

六、长城 :

长城汽车的智驾路线、名称和水平如下:

- 智驾路线 :长城汽车选择了放弃高精地图、all in无图、all in AI的智驾路线,基于端到端智驾大模型,通过大量数据训练,让模型像人类司机一样直接学习“如何开车”,实现从规则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

- 智驾名称 :长城汽车最新一代智能驾驶系统名称为Coffee Pilot Ultra,其端到端智驾大模型名为SEE一体化智驾大模型。

- 智驾水平:长城汽车的智驾水平据称处于行业较为领先地位。硬件方面,Coffee Pilot Ultra基于Orin-X的高算力域控平台,搭配1个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等多种感知设备,具备强感知能力 。软件方面,SEE一体化智驾大模型实现了感知决策一体化的链路整合,能够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驾驶环境,精确应对复杂路况 。功能上,Coffee Pilot Ultra实现了100%去高精地图的全场景NOA,覆盖高速、城区、乡镇等各种驾驶场景,标准路口及右转专用道转向成功率>95%,特殊路口转向成功率>90%,加减速变道成功率达98%,城市高架汇入汇出成功率>99% 。此外,长城汽车还拥有行业领先的九州超算中心,总算力规模达1.64EFLOPS,实现了模型的快速迭代 。

七、蔚来 :

蔚来的智驾路线、名称和水平如下:

- 智驾路线 :蔚来采取全栈自研的智驾路线,从感知、决策到控制均为自研。其智驾系统基于端到端架构,通过不断升级优化算法和模型,利用海量数据形成数据闭环,提升智能驾驶能力。2025年推出中国首个智能驾驶世界模型NWM,采用“生成式AI+平行世界推演”技术,可在100毫秒内生成216种可能的驾驶场景,提升决策准确率和实时响应能力。

- 智驾名称 :蔚来智能驾驶系统名称为NAD(NIO Assisted and Intelligent Driving),其具体功能包括全域领航辅助NOP+、增强车道居中辅助Pilot+等。

- 智驾水平:蔚来的智驾技术据称处于第一梯队。硬件方面,蔚来配备了豪华的传感器组合,如Aquila超感系统拥有33个高性能感知单元,包括1个超长距高精度激光雷达、7个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等,搭配4颗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达1016TOOr 。软件方面,NWM世界模型的应用,使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决策能力大幅提升,如在没有高精地图覆盖的区域也能实现流畅的自动变道、路口通行等 。功能体验上,NOP+在城区场景中,对直路通行、路口通行、窄路通行、拥堵路况通行等场景的处理能力不断增强,能更拟人化地规划通行轨迹,提升舒适性和通行效率 。安全方面,蔚来的主动安全功能也较为全面,如全向自动紧急制动AEB实现了前后向全覆盖,人车共驾安全模型可实时检测驾驶员视线方向,结合周围路况环境进行3D融合,提供安全守护 。蔚来配备四颗Orin-X芯片,算力天花板较高但功耗达800W,自研NOP+系统。目前蔚来的智驾系统在高速场景下表现稳定,但城市NOA仍需高精地图覆盖,城市推进速度相对落后。

八、小米 :

小米的智驾路线、名称和水平如下:

- 智驾路线 :采用端到端大模型+纯视觉路线,核心技术架构为Xiaomi HAD,将感知、预测、规划三个环节整合为单一的AI模型,直接通过原始数据生成最终驾驶轨迹。同时接入视觉语言大模型(VLM),优化复杂场景下的决策能力,并且基于用户驾驶数据训练,实现无图区域的拟人化轨迹规划。硬件方面采用分层设计,根据车型版本分为标准版与高阶版,核心差异在于激光雷达与算力芯片。

- 智驾名称 :小米智驾系统名称为Xiaomi Pilot,其中智能驾驶全栈自研技术构架下的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为Xiaomi HAD。

- 智驾水平:小米智驾技术据称处于行业较为领先的水平。从功能实现来看,其高速NOA支持自动变道、超车、上下匝道等,最高时速135km/h,AEB功能可识别多种目标 。城市道路方面,2025年2月全量推送端到端功能后,支持城区路口通行、无保护左转等场景,8月底推出的“城市领航全国都能开先锋体验版”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城市NOA功能 。泊车场景下,能实现5cm级极窄车位泊入、23km/h代客泊车速度,还有多种新增泊车辅助功能 。从技术优势来看,小米首创自适应变焦BEV技术,城市复杂路口通过率提升至98.7%,并且依托超5000P算力集群,智驾模型训练效率较高 。不过,小米智驾目前仍属于L2级辅助驾驶,受限于法规,L3级自动驾驶暂未落地,在复杂场景下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雨天车道线模糊时可能提示接管等 。

九、小鹏 :

小鹏的智驾路线、名称和水平如下:

- 智驾路线 :小鹏选择了“纯视觉+毫米波雷达”的融合方案,放弃激光雷达,通过大算力与大模型实现更拟人化的驾驶能力,即“大脑派”路线。其端到端大模型分三层协作,XNet负责动态+静态环境建模,XPlanner进行分钟级时序推演,XBrain理解抽象规则。

- 智驾名称 :小鹏智驾系统名称为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 智驾水平:小鹏智驾据称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硬件方面,XNGP搭载双NVIDIA DRIVE Orin超级计算平台,算力达480TOPS,还配备13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等,提供强大的数据采集和融合感知能力 。软件方面,XNET感知架构可实时生成3D场景地图和高精度地图,摆脱对既有高精地图的依赖 。功能上,XNGP支持全国范围的城市智能驾驶,可实现自动跟随、变道、超车、通过红绿灯等操作,还具备AI代驾、AI泊车等功能 。截至2024年6月18日,XNGP城区智驾累计覆盖336城 。此外,小鹏通过云端大模型和海量数据训练,不断提升智驾系统的性能和体验,2025年算力规模预计可达10 EFlops 。

十、广汽:

广汽的智驾路线、名称和水平如下:

- 智驾路线 :广汽集团构建了两条智能驾驶技术路线,一是依托激光雷达的“多传感融合技术”,二是依靠视觉和算法的“无图纯视觉技术”。多传感融合技术是现阶段能够实现量产落地的选择,而无图纯视觉技术则更具前瞻性,不依赖高精地图和激光雷达,能以更简洁、更低成本的硬件系统实现全地域覆盖的智能驾驶。

- 智驾名称 :广汽智能科技品牌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迭代升级至6.0版本后,正式赋予中文名为“星灵智行”,ADiGO PILOT智驾系统升级为ADiGO GSD(GAC Self - Driving)。

- 智驾水平:广汽的智驾技术在行业内据称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在多传感融合技术方面,ADiGO PILOT智能驾驶系统已实现L2至L4自动驾驶,覆盖停车场、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道路等场景,能实现智能驾驶全场景融合 。广汽是国内首批获得L3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的车企,也是国内首批L3自动驾驶准入申报的车企之一,2025年将量产并上市销售全国首款L3自动驾驶乘用车 。其城市NDA从一开始就不依赖高精地图,可覆盖35个主场景,357个子场景,在首批覆盖城市道路测试中,实现了被动接管率100+公里/次的表现,领先于目前行业水平 。在无图纯视觉技术方面,广汽是国内首家推出无图纯视觉智驾系统的车企,该系统基于视觉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可实现复杂多变场景下的感知、决策及执行,计划于2026年搭载在量产车上 。广汽埃安的昊铂HT在广州获得了地方性L3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广汽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推出L3自动驾驶车型,部分车型可能搭载华为ADS系统。

十一、一汽 :

一汽汽车的智驾路线、名称和水平如下:

- 智驾路线 :一汽-大众制定了“燃油车三步走”的智驾路线图。智驾1.0阶段普及燃油车核心高阶智驾功能,覆盖全国95%高速路段和90%城市路段;智驾2.0阶段在2025年第36周开启,实现端到端大模型上车,覆盖全国100%高速路段和95%城市路段;智驾3.0阶段于2026年开启,智驾功能覆盖全国100%高速路段和100%城市路段。此外,一汽红旗也在推进智能驾驶技术发展,如发布司南智驾平台,引入三维空间注意力机制,通过技术手段将大模型压缩至车端可运行规模 。

- 智驾名称:一汽-大众的智驾系统名称为IQ.Pilot 。一汽红旗的智能驾驶系统有HQ AutoDrive,如红旗E-HS9应用了该系统实现L3级自动驾驶 。此外,红旗还发布了司南智驾平台 。一汽红旗天工08将首发搭载卓驭成行智驾可解释端到端算法 。

- 智驾水平:一汽的智驾水平据称处于行业较为领先的地位。硬件方面,一汽-大众全新探岳L基于“9V5R12U”智能感知硬件打造智驾方案,具备多传感器融合优势 。红旗E-HS9搭载的HQ AutoDrive自动驾驶系统,能精准识别车辆周边实时信息和驾驶员状态,实现0-120km/h全速范围的脱手、脱脚自动行驶 。软件和功能方面,SEE一体化智驾大模型实现了感知决策一体化,Coffee Pilot Ultra实现了100%去高精地图的全场景NOA,覆盖多种驾驶场景,且各项功能的成功率较高 。此外,一汽的智驾系统经过了严格的测试认证,如全新探岳L的智驾方案经过了15万公里行业最长里程认证和连续超1500天的动力与转向控制冗余等测试 。

十二、上汽 :

上汽的智驾路线、名称和水平如下:

- 智驾路线 :上汽采用“自主研发+开放合作”的智驾路线。在自主研发方面,通过零束科技等内部团队进行技术攻关;在合作方面,与地平线、卓驭(原大疆车载)、Momenta、华为等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形成了“地大华魔”四大智驾方案,分别应用于不同品牌车型,如五菱对应卓驭,荣威和MG品牌对应地平线,智己对应Momenta,尚界对应华为。

- 智驾名称:上汽旗下不同品牌的智驾系统名称有所不同,如智己汽车的智驾系统为IM AD 。五菱汽车的智驾系统名为灵眸智驾,分化出基础版、标准版、进阶版和旗舰版四个版本 。此外,友道智途的商用车智驾系统为鸿鹄2.0智驾系统。

- 智驾水平:上汽的智驾技术据称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智己汽车率先具备L2、L3、L4级全栈量产能力,其IM AD辅助驾驶系统基于全球首批量产“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底座,能灵活处理高速ETC收费站、环岛等复杂场景,在上海复杂路况下的接管率低于每百公里0.1次,安全性能达人类驾驶的6.7倍 。五菱汽车通过与卓驭合作,将无人机避障算法应用于车上,其部分车型的泊车功能表现出色,如车位比车宽仅多30cm时也能一把入库 。友道智途的L4级智能驾驶集卡在港口运营表现突出,在上海港罗泾自动化码头,90台L4级智能驾驶集卡承担了码头内所有的集装箱转运业务,每百圈人工接管次数小于1次 。此外,上汽零束科技预计2026年底发布面向量产的L3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将进一步提升上汽智驾的整体水平 。

十三、零跑 :

零跑汽车的智驾路线、名称和水平如下:

- 智驾路线:零跑汽车的智驾路线为“硬件一步到位,软件免费升级”。其摒弃了传统“软件定义汽车”在硬件受限情况下难以实现长期升级的模式,直接搭载高通8650芯片、禾赛ATX激光雷达等高端硬件,具备L2++级智驾能力,并能通过OTA升级至L3。零跑计划2025年Q3实现城市NOA,2026年进化至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覆盖。

- 智驾名称:零跑汽车的智驾系统名称为Leapmotor Pilot,如零跑C16搭载的是Leapmotor Pilot 3.0系统 。其端到端大模型架构为BLM。

- 智驾水平:零跑汽车的智驾水平据称处于行业较为领先的地位。硬件方面,零跑B10搭载高通8650智驾芯片,算力达200TOPS,还配备激光雷达,可实现300米的探测距离和140度的超广视野 。软件方面,采用自研的端到端大模型,不依赖高精地图也能实现高阶智能驾驶功能 。功能上,零跑B10的高速智能领航辅助(NAP)能实现自主加减速变道,其通勤智能领航辅助(CNAP)可记忆学习通勤路线 。在实际测试中,零跑B10在杭州主城区的夜间智驾实测中,20公里的路程做到全程0接管 。此外,零跑C16的NOP领航辅助实测成功率达99.2% 。

十四、特斯拉 :

特斯拉的智驾路线、名称和水平如下:

- 智驾路线 :特斯拉采用纯视觉方案,依靠8个120度广角摄像头组成360度视野覆盖,计算平台采用自研FSD芯片,算力为144TOPS。系统通过神经网络处理2D图像信息,利用时空序列建模构建3D环境,并采用“影子模式”持续收集数据,通过OTA更新不断优化算法,强调成本效益,去除了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

- 智驾名称 :特斯拉的智驾系统名称为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包含基础的Autopilot功能和Full Self-Driving(全自动驾驶,简称FSD)功能。基础Autopilot包括主动巡航控制和自动辅助转向;FSD则包含辅助切线、自动辅助导航驾驶、自动泊车、简易召唤、真正智能召唤、交通灯和停车标志控制等功能。

- 智驾水平 :特斯拉的智驾水平据称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其纯视觉方案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如Model 3在高速测试的5项典型危险场景中表现稳定,静止车辆识别准确率达98%,施工标志检测成功率95%;Model X在城市道路测试的8项复杂场景中表现优异,行人检测准确率达到99.5%,非机动车识别率98%。特斯拉用相对较低的算力实现了领先的测试成绩,其端到端算法和大规模真实道路数据积累是核心竞争力,不过,纯视觉方案在恶劣天气下的稳定性相对较弱。特斯拉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先驱,其Autopilot和FSD系统均为自主研发,采用纯视觉感知技术路径。FSD旨在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在复杂道路场景中的决策能力不断提升,但目前完全自动驾驶功能尚未完全实现。

来源:吹面不寒669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