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为什么很少崇洋媚外?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1 12:33 1

摘要:在其他省份,“洋气”一词常被用来夸赞他人时尚,然而广东人却对“洋气”嗤之以鼻。当别的地方将喝咖啡视为一种情调时,广东人始终坚守着喝茶的传统。悠悠茶香,是广东人生活的韵味,承载着数百年的文化传承。在对外来者的称呼上,广东人也别具一格。在其他省份,外国人常被称为“

在华夏大地的南端,广东人以独特的精神气质傲然屹立,他们堪称最具民族自信的群体之一。这种自信,在诸多生活细节中彰显无遗。

在其他省份,“洋气”一词常被用来夸赞他人时尚,然而广东人却对“洋气”嗤之以鼻。当别的地方将喝咖啡视为一种情调时,广东人始终坚守着喝茶的传统。悠悠茶香,是广东人生活的韵味,承载着数百年的文化传承。在对外来者的称呼上,广东人也别具一格。在其他省份,外国人常被称为“老外”,而在广东,他们被唤作“鬼佬”或“番鬼佬”,这看似简单的称呼背后,是广东人骨子里对自身文化的坚守与不卑不亢的态度。同时,广东人对待同胞极为包容,无论男女老少、来自何方,都会热情地喊上一句“靓仔”“靓女”,这种亲切的称呼,瞬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展现出广东人开放包容的胸怀。

广东人的民族自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回溯到唐朝,黄巢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克广州,诛杀城中十万外商,并收缴大量金银珠宝与异国货物以充军需。从那时起,广东百姓就对外国人秉持着一种平视甚至略带轻蔑的态度,不将洋人放在眼里。即便到了饱受欺凌的近代,广东人也从未向洋人低头。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在印度横行无忌的英国人在中国肆意妄为。几个英国士兵跑到三元里企图强奸妇女,愤怒的村民当场将这些禽兽击毙。随后,附近一百零三个乡的百姓自发包围英军炮台。若不是英军支援部队及时赶到,这群手持锄头的广东农民极有可能将侵略者一举歼灭。这场著名的三元里抗英事件,是近代中国首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它让英国侵略者意识到,中国人绝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从而迫使他们放弃了殖民中国的妄想。

广东人的爱国情怀,贯穿历史长河。明末名将袁崇焕,这位来自广东东莞的英雄,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近代,广东成为民族主义的重要阵地,国父孙中山在广东发动黄花岗起义,激励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与解放而奋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至今仍在广东百姓心中回响。抗日战争时期,广东人的爱国热情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四万名广东籍侨胞毅然回国投身抗战。哪怕他们身处异国他乡且已功成名就,一旦国家有难,便毫不犹豫地舍生忘死,回国参加革命。整个抗战期间,广东军队派出九十二万士兵奔赴前线,最终平安返乡的却不到三千人。淞沪会战中,两万广东子弟兵奔赴千里之外的上海,半数以上壮烈牺牲,埋骨他乡;南京保卫战中,粤军奋勇作战,面对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的临阵脱逃,粤军成为唯一正面突围的部队,他们在枪林弹雨中杀出一条血路,以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践行着宁死不做亡国奴的誓言。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广东人成为近代最早与外国人接触的群体,也是最早遭受外国人欺辱的群体,但他们却率先觉醒,成为民族觉醒的先锋。如今,广东人既不崇洋媚外,也不盲目排外,包容务实成为广东精神的核心。有人质疑,日系车在广东销量高是否意味着广东人不爱国?实则不然。广东人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事物,看到别人的优点便大方承认。曾经日系车在技术上领先,所以广东街头丰田、本田随处可见;但如今国产汽车技术全面赶超,比亚迪、小鹏等国产车在广东街头的数量已遥遥领先,这正是广东人包容务实的体现。

广东还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粤语文化源远流长,独特的发音与词汇承载着广东的历史记忆;舞狮、舞龙文化热闹非凡,每逢佳节,醒狮舞动,蛟龙腾飞,寓意着吉祥如意;祭祖文化庄重肃穆,体现了广东人对先辈的敬重与传承;英歌舞气势磅礴,展现出广东人的豪迈与激情。这些传统文化深受广东年轻人喜爱,即便在现代社会,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广东,传统节日备受重视,当许多地方的传统节日逐渐失去吸引力时,广东人依然让传统节日保留着原有的仪式感与庄重感。中医药文化在广东也随处可见,大街小巷药材店、凉茶店林立,广东人日常煲汤都少不了加入中药材,养生保健理念深入人心。在婚姻观念上,广东父母秉持“嫁女不是卖女”的价值观,彩礼只是图个吉利;办喜事送红包注重心意;宴会上打包剩菜剩饭更是习以为常。这种朴实无华、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完美契合,彰显出广东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精神风貌 。

来源:读历史正三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