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资页2-501HF井的火焰在四川盆地深处点燃,140.7万立方米日产气量正重塑中国能源版图。9月17日,中国石化宣布在资阳页岩气田实现寒武系页岩气商业化开发里程碑,其采用的“天然裂缝+人工裂缝”耦合技术突破5000米超深地层禁区,为全球最古老页岩气藏的工业化
当资页2-501HF井的火焰在四川盆地深处点燃,140.7万立方米日产气量正重塑中国能源版图。9月17日,中国石化宣布在资阳页岩气田实现寒武系页岩气商业化开发里程碑,其采用的“天然裂缝+人工裂缝”耦合技术突破5000米超深地层禁区,为全球最古老页岩气藏的工业化开发树立标杆。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存在于富有机质页岩层中,其开采依赖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全球页岩气资源丰富,地质资源量约1014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达243万亿立方米。页岩气的分类通常基于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例如孔隙度和渗透率等物性特征直接影响开发难度。中国页岩气储量位居世界第一,技术可采资源量高达31.6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松辽盆地等区域。
我国页岩气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页岩气产量达到250亿立方米,页岩油产量突破400万吨,非常规油气开发取得显著进展。根据《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开发进展、挑战与展望》,“十四五”期间非常规油气预计将贡献中国石油新增探明储量的70%、新建产能的50%以上。非常规原油产量占比将从“十三五”末的10%提升至“十四五”末的20%,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占比将由30%增长至50%。预计到“十四五”末,中国石油非常规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比“十三五”末增长2倍和3倍。
页岩气产业链涵盖上游勘探开采、中游储运输配和下游分销利用三个环节。上游包括地震勘察、钻井勘查、水平井钻井、固井压裂及压裂液返排等关键技术,其中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自2005年在美国成功应用后,成为非常规油气开发的核心技术。中国自2014年以来,埋深3500米以浅的页岩气资源已实现有效开发,深层(>3500米)开发也取得重要突破。中游涉及管网建设、液化运输和炼化加工,但中国天然气主干管道总长约5.5万公里,远低于美国的49万公里,且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掌控,新进入者面临高昂的建设和准入壁垒。下游主要用于化工原料、工业燃料和城市燃气等领域,推动清洁能源替代进程。
中国页岩气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以大型国有油气企业为主导的集中式开发模式,主要参与者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和延长石油。这些企业在优质资源占有、技术积累、基础设施以及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关系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形成了先发效应和良性循环,短期内将继续引领中国页岩气的产能和产量增长。例如,2013年中国页岩气产量主要来自中石化、中石油和延长石油,并集中在川渝地区。此外,国家在四川、重庆设立的“页岩气示范区”,如涪陵、长宁—威远等,进一步巩固了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主导地位。
相比之下,美国页岩气行业展现出高度市场化和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其开发主体以中小型企业为主,85%的页岩气产量由中小企业贡献,形成专业分工明确、充分竞争的产业生态系统。这种结构激励了持续的技术创新,因为中小企业为保障盈利并降低高成本、高风险带来的压力,不断推动钻井和压裂技术进步。同时,大公司通常通过收购具备技术和区块优势的中小公司进入市场,实现资源整合与扩张。这种成熟的“食物链”模式既保证了产业规模,也保障了技术创新活力。
在商业模式方面,美国页岩气产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并存发展的良性竞争格局,中小公司通过技术创新降低风险和成本,随后被大型企业收购或合作进入市场。而中国的页岩气开发主要由中石油和中石化主导,市场化程度不足,短期内民间资本难以打开局面。尽管如此,民营油服企业在细分领域仍有广阔发展空间,特别是在提供专业设备和服务方面。
在碳中和背景下,页岩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正经历变革。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页岩气行业将在开采效率、成本降低和环保方面取得更多突破。水平钻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页岩气商业化生产成为可能,并提高了开采效率。同时,政策支持也在推动页岩气的发展,《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十四五”及“十五五”期间要加快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页岩气产量800-1000亿立方米。
为了适应新的市场需求,页岩气行业的商业模式正在从传统的集中式开发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一方面,大型国有企业继续主导优质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以提高行业效率和刺激市场竞争。例如,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了较大发展空间,2019-2020年补贴标准为0.2元/立方米,确定了多采多补的补贴新政策。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开采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总体来看,页岩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环境保护。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过渡能源,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页岩气产业需要在资源探明、技术突破和市场机制建设等方面持续努力,以推动页岩气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也将成为推动页岩气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帮助中国企业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查询行行查。
来源:行行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