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全球PC市场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数据揭晓,根据知名研究机构Canalys的报告,该季度PC出货量同比激增超过9%,总量达到6270万台,这一增长率创下了近年来PC市场的单季度新高。
近期,全球PC市场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数据揭晓,根据知名研究机构Canalys的报告,该季度PC出货量同比激增超过9%,总量达到6270万台,这一增长率创下了近年来PC市场的单季度新高。
若将这一数据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中审视,其增长态势更为显著。回顾2024年,全年PC出货量增长较为平缓,各季度同比增长率均未超过3.5%,而2025年第一季度的猛增显得尤为突出。Canalys的竞争对手IDC同样给出了高于预期的增长率,达到4.9%,进一步印证了市场的不同寻常。
然而,这一快速增长的背后并非全然乐观。Canalys的报告详细揭示了桌面PC与移动PC的增长情况,桌面PC出货量增长8%,移动PC增长更是达到10%,但如此大幅的增长背后隐藏着潜在危机。显卡更新换代的周期性影响虽然存在,但英伟达等厂商持续的供应短缺表明,还有其他因素在推动出货量的大幅增长。
IDC的报告则聚焦于各大PC品牌的表现。联想继续稳坐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出货量达到1520万台,同比增长10.8%。惠普紧随其后,出货量1280万台,市场份额20.2%,但增长率仅为6.1%。值得注意的是,戴尔的增长率仅为3%,显示出其在供应链调整中的困境。苹果和华硕则分别以14.1%和11.1%的增长率保持了稳健表现。
IDC指出,Windows 10系统停止支持是推动商业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如此显著的增长显然还有其他原因。业界普遍认为,经销商为规避即将到来的报复性关税而提前囤货,PC厂商也积极配合,共同推动了出货量的激增。
然而,这一增长趋势并未让所有人感到乐观。多家ODM厂商发出预警,如果关税超出预期,将考虑推迟发货。受此影响,宏碁、华硕、戴尔、惠普、联想等PC大厂已通知供应链暂缓出货两周,以观察市场形势。这无疑为整个PC行业亮起了一盏预警灯。
在美国宣布高额关税政策后,美国最大的定制PC制造商meta PC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关税将导致PC零部件价格大幅上涨,最高可达50%。meta PC承诺在库存耗尽前维持原价,但警告称之后将全面涨价。面对消费者的质疑,meta PC回应称,关税涨幅已远超其承受能力,如果不转嫁给消费者,公司将难以为继。
尽管CPU和GPU等核心部件由美国企业设计,但生产环节多依赖于台积电、三星等亚洲厂商,且英特尔的工厂也遍布全球,包括中国。因此,关税政策不仅影响美国本土企业,更波及全球供应链。
除了CPU和GPU外,PC整机的其余硬件大多与中国有着紧密联系。主板、DRAM、NAND闪存颗粒以及显示器、机箱、PCB等电子零部件和硬件的市场份额中,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这意味着,美国的PC整机市场将受到严重冲击。
笔记本电脑作为PC市场的核心,其生产国同样是中国。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调查,2024年全球笔记本电脑预计出货1.74亿台,其中89%的组装和制造都在中国完成。关税政策无疑将对美国笔记本电脑市场造成巨大影响,库存消耗后,消费者可能面临价格翻倍的产品。
著名PC外设品牌雷蛇已经宣布暂停在美国销售新发布的两款笔记本电脑,这一举措无疑是对关税政策的直接回应。华硕、联想、惠普、苹果等笔记本电脑厂商也将受到显著影响,等待美国方面的进一步态度。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虽然CPU和GPU的设计源自美国企业,但生产制造多在东南亚区域,因此受关税政策影响较小。然而,厂商仍可能通过调整价格来弥补关税损失,消费者仍需做好数码产品涨价的准备。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