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6日,日东电工OLED偏光片项目在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正式投产。该项目全面达产后,日东电工在崇州生产基地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40亿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约1000个,将进一步巩固成都市在新型显示产业链上游的关键环节,显著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高附加值材料领
该项目主要生产OLED偏光片和E-Mask大尺寸光学薄膜。
9月16日,日东电工OLED偏光片项目在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正式投产。该项目全面达产后,日东电工在崇州生产基地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40亿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约1000个,将进一步巩固成都市在新型显示产业链上游的关键环节,显著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高附加值材料领域的自主配套能力。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Nitto)是日本的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一大OLED偏光片制造商,连续14年入选Clarivate全球百强创新企业榜单。日东电工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生产工厂、研发机构和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材料、电子设备、显示、医疗等多个领域,其生产的液晶电视用多层光学补偿膜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是国内面板生产商的主要偏光片上游供应商。
日东材料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于2017年6月签约入驻四川崇州经济开发区,2018年3月建成投产,主要产品为OLED光学薄膜,在E-Mask产品(光学保护膜)领域,已成为成都重要面板生产商的核心供应商。2024年实现产值1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2025年1—8月实现产值10.3亿元。
此次投产的OLED偏光片生产基地项目于2023年2月签约落地,总投资20亿元,项目占地约90亩(含预留二期用地),厂房建设面积6万平米,主要生产OLED偏光片和E-Mask大尺寸光学薄膜。该项目也被列为成都市新型显示产业 “建圈强链” 重点工程,有效弥补了成都乃至西部地区在OLED偏光片本土化供应方面的空白,大幅增强区域新型显示产业生态的完整性和竞争力。
据了解,为保障日东项目顺利推进并实现可持续运营,崇州经开区管委会积极开展配套企业精准招商,共对接目标企业13家,目前已成功引进苏州柯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成都市永星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两家配套企业。这些企业将就近供应光学保护膜、防静电包装材料等核心辅材,其生产的光学保护膜、防静电包装材料可实现核心辅材 “本地供应、即时配送”,大幅缩短供应链周期,为日东电工尖端产线稳定运行提供坚实支撑。同时,实现供应链本地化,提升整体产业效率。
近年来,成都在新型显示领域构建起从材料设备到显示面板,再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生态体系,汇聚了京东方、辰显光电等新型显示领军企业,产业链完善度达73%,为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崇州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OLED偏光片项目投产,将进一步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新型显示领域的产业链配套能力。”
根据Omdia最新《显示光学薄膜市场追踪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厂商已占据全球偏光片总产能的65%,这一比例预计到2027年将接近80%。这一增长主要源于杉金光电、HMO(恒美光电)、三利谱等中国头部企业的激进投资与战略并购,以及政府对供应链本土化的强力扶持。
2025年全球超70%显示面板产自中国,偏光片产业向中国聚集成供应链自然选择。然而,这种快速整合也带来了新风险。Omdia显示研究团队首席分析师Irene Heo指出:“尽管总产能充足,但2025年初部分面板厂商仍遭遇偏光片短缺。中国企业对偏光片及子膜业务的快速并购,导致供应链突发变动引发断供。”其中,一家主要的子膜供应商被某竞争对手收购后,导致关键子膜材料采购出现意外延误。
Irene Heo补充指出:“面对这一变局,日韩企业正转向OLED偏光片和车规级偏光膜等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凭借尖端技术和工艺积累,这些公司力图在快速演进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想要获取半导体产业的前沿洞见、技术速递、趋势解析,关注我们!
来源:半导体产业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