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优良家风浸润社区,4月10日,长安区郭杜街道北街第一社区举办“传承好家风·共筑幸福家”主题活动。现场,孩子们通过儿童表演、故事分享、亲子创作等形式,共同感受家风文化的魅力,见证社区“家风亭”和“家风长廊”的全新亮相。
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优良家风浸润社区,4月10日,长安区郭杜街道北街第一社区举办“传承好家风·共筑幸福家”主题活动。现场,孩子们通过儿童表演、故事分享、亲子创作等形式,共同感受家风文化的魅力,见证社区“家风亭”和“家风长廊”的全新亮相。
童声童谣启新篇
活动在清脆的童声中拉开帷幕,小朋友们用稚嫩的手势舞演绎《颂家风》,“孝父母,敬长辈,勤为本,俭养德……”朗朗上口的歌词搭配灵动的肢体动作,将“孝、悌、忠、信”等传统美德融入童趣表演,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你家的家风是什么?”“爷爷常说的‘老规矩’有哪些?”等趣味问题引发居民互动,不少家庭踊跃分享,“我家的家风是‘吃亏是福’”“奶奶总教我们‘一粥一饭当思来处’”,在欢声笑语中,家风的内涵变得具体而温暖。
“小凉亭”变身“家风亭”
曾经这里是闲置的旧凉亭,如今变成了满是故事的“家风亭”。社区联合居民志愿者,邀请社区画家老师手绘“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家风主题彩绘,书法爱好者李老师题写“德勤孝义”“勤俭节约”等书法作品,让原本无人问津的角落变身居民“打卡地”。家风是家庭的精神纽带,更是社区治理的‘润滑剂’。通过这种形式让好家风从“纸上”走进“生活”,成为邻里相亲的情感桥梁。
典故新解润童心
“小朋友们看,这幅画讲的是‘岳母刺字’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爱国……”社区“玫瑰公益”爱心妈妈志愿者化身“家风故事大使”,带领孩子们走进家风亭,逐一讲解彩绘背后的历史典故,互动中,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悄然连接。
亲子共绘长画卷
02
在幼儿园绘画区,一场充满创意的“家风创作”同步进行。孩子们在长卷上用彩笔描绘“我家的家风”,有的画下奶奶教自己包饺子的场景,标注“节俭不浪费”;有的写下爸爸常说的“说话要算数”,旁边画着拉钩的小手;还有的画出全家人在社区志愿者活动中捡垃圾的画面,配上“爱护环境”……家长们在旁协助,不时分享自家的“家风小故事”,色彩与文字交织间,优良家风在此传播。
活动结束后,许多家庭在家风长廊前驻足留念。居民陈女士表示:“以前觉得‘家风’很抽象,今天看了孩子的画、听了邻居的故事,突然明白家风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
未来,北街第一社区将依托家风亭、家风长廊等阵地,持续开展优良家风传承活动,以好家风撑起良好社会风气,营造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编辑:禹霏 | 审核:张冰
监制:朱晓星
来源:长安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