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31日,在黑龙江牡丹江220千伏海林变电站,供电员工应用无人机智能巡检设备隐患。无人机借助红外测温模块精准识别设备隐患,通过“无人机巢+AI缺陷识别”技术,对缺陷进行自动标注后回传至监控平台,并生成巡检报告。此举大幅提高了运维设备的安全运行效率,设备健康水
3月31日,在黑龙江牡丹江220千伏海林变电站,供电员工应用无人机智能巡检设备隐患。无人机借助红外测温模块精准识别设备隐患,通过“无人机巢+AI缺陷识别”技术,对缺陷进行自动标注后回传至监控平台,并生成巡检报告。此举大幅提高了运维设备的安全运行效率,设备健康水平和供电质量大幅提升。
多年来,牡丹江供电公司始终将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网承载能力视为重中之重,不断强化电网运维管控能力和优化10千伏配网作业方式,建立多级“手拉手”关系,提高线路“N-1”校验率。2024年,该公司城网可靠率达到99.92%,农网可靠率达到99.80%。
强化电网运维管控水平
3月25日,牡丹江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员工通过无人机确认了220千伏牡亚线210~213号铁塔之间线路附近不存在山火安全隐患,线路运行正常。“当日共巡检线路25千米,排查通道并消除隐患2处。”供电员工完成线路巡检和隐患排查工作后,立即在工作群中汇报当天的巡线情况。
牡丹江地区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达到65%左右,林地面积2.6万平方千米,有林场216个,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林区。当前,正是该地区春季森林草原预防山火关键期。牡丹江供电公司结合春检工作,组织人员对电网线路及设备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消除潜在隐患,让预防和运维跑在故障前,全面筑牢森林输配线路安全防线。
牡丹江地区的输电铁塔多位于山区,电力线路则穿越森林或草原地带。每年进入春季森林草原防火期,牡丹江供电公司针对春季风速较大、供区山林覆盖面积广、山区供电线路多等特点,通过“无人机+可视化+人工巡检”立体巡检手段,加大对各重要线路、输电通道、重点地段和山火易发地段的巡检力度和特巡频次,确保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牡丹江供电公司结合实际工作情况,通过政企协同、村企协作等方式,与林业、应急等相关部门签订森林草原防火协议40余份,联合开展应急演练3次,开展电力安全普法宣传10余次。该公司建立火情监控通报联络机制,确保上下信息畅通,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针对排查出的隐患,该公司建立清单并有序推进整改措施,治理完成后严格督导验收,确保工作闭环到位,切实从源头上消除山火隐患。
多年来,牡丹江供电公司不断提高森林草原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治理精益化水平,累计在森林草原火灾多发地区加装一二次智能融合开关681台、可视化等监测装置372套,应用远程监控管理平台和可视化监测装置监测易发生山火、外力破坏的线路区段和重点通道走廊,及时消除隐患和缺陷。
供电员工利用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摄影 / 张恩全
构建“零感知”供电网
“安全措施准备完毕,现场条件和设备状况符合带电作业条件,请求开始作业。”3月28日,在牡丹江阳明区铁岭河变电站10千伏耐酸线和北小屯支线,牡丹江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人员在得到工作许可后,在周边5000多户客户“零感知”的状况下,经过1个多小时,顺利完成带电搭接高压引线作业,为牡丹江铁岭河收费站新建充电桩接入供电电源。
1月16日,为全面提升相关人员配网融冰技术理论、整治装置配置、现场应用等方面能力,牡丹江供电公司积极与国网湖南电力防灾减灾中心对接,邀请技术人员开展低压扩展式直流融冰装置培训。技术人员从理论和实操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和技术演练。该公司组织各区(县)10家单位18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在牡丹江宁安东兴村新建的10千伏停运线路上,运用配网低压扩展式直流融冰装置,模拟开展2025年度配网直流融冰演练,提升配网防覆冰应急能力。
近年来,牡丹江供电公司持续提升设备精细运维水平,加快配网不停电作业班组转型,拓展不停电作业应用场景,将带电作业方式融入到故障抢修、设备消缺、工程建设、客户业扩等项目中,践行“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为优质服务水平提升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4年全年,牡丹江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累计开展带电作业817次,减少停电户数31.68万时户,有效提升了客户用电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打造“集中检修”工作新模式
3月25日,牡丹江供电公司输、变、配等专业百余人采用“整站整线、一停多用、一次完成”的模式,完成220千伏牡北变电站春检计划作业任务。此次春检任务,是该公司采用“整站整线”检修新模式进行电网消缺工作的又一个具体实践。
牡丹江供电公司今年春检工作自3月17日开始,6月20日结束,历时96天,共安排作业187项。在2024年秋检创新采用“整站整线”检修新模式的经验基础上,该公司继续深化全业务核心班组“五个能力”建设,整合各专业检修停电需求,做到“整站整线、一次停电、一次完成”。
牡丹江供电公司严格落实输变配检修要点,做好输电线路消缺、输电“六防”治理,主动监测,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风险源头管控;抓前抢早,充分利用春检机会集中消除各类设备隐患,高效提升电网设备检修质量。
“吊车、平板运输车已到达指定位置,铁塔组立完毕……”3月30日,牡丹江220千伏中山—绥芬河线路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该项目作为牡丹江东部电网升级的关键工程,新建220千伏架空线路85千米。为确保工程进度达到预期,该公司强化工程“策划关、入口关、过程关、出口关、考核关”全过程管控,抓施工作业的质量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
今年年初以来,牡丹江供电公司采用“挂图作战”,以图表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精准管控工程关键点和实施进度,有序推进14项2024年续建工程及18项新建工程建设,不断加强主网结构,保障重点区域用电需求,持续提升牡丹江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本文来自【《国家电网》杂志】,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