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圈的“顶流”白棋楠:不是白色,却凭什么成了香中王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7 15:57 1

摘要:很多人一听到“白棋”就想当然以为是白色,其实完全是误解。它的主产地在越南,尤其是芽庄的白棋,早就在海外香圈火出了圈,爱香的人谁不想摸一摸、闻一闻?可也正因为太火,这么多年来,关于白棋的争议就没断过。

在沉香圈聊“硬通货”,白棋楠(行内都叫“白棋”)绝对是绕不开的存在——但你知道吗?这名字里带“白”的宝贝,压根就没有真·白色的!

很多人一听到“白棋”就想当然以为是白色,其实完全是误解。它的主产地在越南,尤其是芽庄的白棋,早就在海外香圈火出了圈,爱香的人谁不想摸一摸、闻一闻?可也正因为太火,这么多年来,关于白棋的争议就没断过。

早年间台湾的香学大佬们,就专门为白棋写过不少干货。刘良佑先生在《香学会典》里说得特别具体:真正的白棋是白黄色,像化开的牛油,里面还藏着黄褐色的香脂细丝。闻起来也有讲究,初香是淡淡的花草香,特别清雅;到了本香,甜凉感就浓了;最后那股乳香最勾人,能在鼻尖绕好久。

另一位香学大家张良维,在《沉香·大地瑰宝》里更是把芽庄白棋抬到了“香王”的位置。他说真正的芽庄白棋,表皮有像白花一样的纹路,拿刀削开,里面全是黑油膏,放嘴里嚼还有慢慢上来的温和麻辣感。尤其是生木白棋,香气能分五段变,不管是味道还是质地,不仅是沉香里的顶尖,更是棋楠中的极品。要是碰到油脂满的根部沉水白棋,拿在手里都能感觉到它的“气场”,削一小片放炉里,香味立马就炸开了——沁凉、蜜兰香、乳香、花香、果香一层叠一层,就算过了好几天,甜香还在。他还说,白棋因为有活性组织,能看到活性纤维和黑油掺在一起,不管是香味的持久度还是扩散力,都是棋楠里的头名,一般的棋楠根本比不了。

可学者们说得再细,到了国内玩家这儿,对白棋的理解就彻底“乱了套”。有人把表皮浅黄的生结绿奇楠当白棋,有人硬把莺歌绿棋叫白棋,还有人把木质纤维当成“白油”,更离谱的是拿开水烫绿棋楠的表皮,说这就是白棋……反正各有各的说法,没个统一答案。

为啥会这样?还不是因为顶尖白棋太少了!真正好的白棋都在私人藏家手里,普通人想亲眼见一面都难,更别说有像样的标本当参考了——没有行业标准,大家就只能靠“味道好”来判断。可味道这东西多主观啊,你觉得甜凉是好,他觉得乳香浓才对,到最后,不少连棋楠标准都没到的沉香,也敢挂着“白棋”的名头卖,难怪有人调侃“现在棋楠满天飞”,想挑到真的,全靠玩香的功力。

玩香这么多年,我倒有个自己的判断标准:不管是生结还是熟结,好的白棋大多是“软丝”状态。木质纤维早被蜜脂浸透了,摸着手感软,拿刀削能打卷,捏一捏还能成团。要是放一小片在嘴里,能尝到糯糯的、软软的,还有点苦,接着是温和的麻辣感,气往上走,几分钟就觉得心里敞亮,特别舒服。

不过白棋的生结和熟结,差别真不小。熟结算是“老古董”了,埋在土里成千上百年,木头早就烂没了,就剩那浓缩的油脂块,醇化得透透的。清闻着特别温和纯粹,可一上炉就“炸”了,各种香味轮着来,层次分明,还特耐高温,就算烧完几天,甜香都散不去。这种熟结白棋基本是“可遇不可求”,大多是沉水浮的状态,能沉水的绝对是极品中的极品。

而生结就“年轻”多了,刚下树没多久,外面还带着白木,看着有股新鲜感,也有点水气。清闻着比熟结张扬,但香味单一。上炉的话,气韵比熟结差点儿,持久度也一般,不过香韵还是够丰富的。现在市场上的棋楠手串、挂件,大多是生结白棋做的,而且能车珠的大块料,基本是从日本、中东回流的老货,或者藏家早年收的存货,新料根本见不着。

说到底,白棋楠的“迷”,一半是因为它本身的好,一半是因为稀有。要是真想买,别光听名字,多闻、多摸、多对比,比啥都管用。

来源:沉香收藏品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