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雅诗兰黛裁员7000人,连管理层都砍掉了五分之一,曾经高高在上的美妆巨头,如今也不得不放下身段转型求生。组织重构、品牌调整,一系列动作接连不断,背后是销售下滑和年轻人流失的双重压力。可这场改革真能救雅诗兰黛于水火吗?从裁员开始的自救计划,真的是破局关键,还是无
雅诗兰黛裁员7000人,连管理层都砍掉了五分之一,曾经高高在上的美妆巨头,如今也不得不放下身段转型求生。组织重构、品牌调整,一系列动作接连不断,背后是销售下滑和年轻人流失的双重压力。可这场改革真能救雅诗兰黛于水火吗?从裁员开始的自救计划,真的是破局关键,还是无奈之举?
2023年10月,Stéphane de La Faverie正式接手CEO,成为非家族成员的高管。
他一上任就推出了一个叫“Beauty Reimagined”(重塑美妆新境)的改革计划,主打三件事:组织精简、加速创新、贴近消费者。
他针对雅诗兰黛的管理结构越来越“臃肿”的问题,直接取消了“国际业务总裁”这个职能重叠的岗位。
公司还不再按地区划分市场,而是改成了以护肤和彩妆为主的产品线部门——说白了,就是想更灵活一点。
Stéphane de La Faverie
雅诗兰黛旗下有25个品牌,比如我们熟悉的EL、倩碧、海蓝之谜,还有Tom Ford Beauty、The Ordinary等等,大部分走高端路线。
但不是每个牌子都争气。
业内都在传,公司正在考虑卖掉一些表现差的护发和彩妆品牌,反而要把香水品类当作重点——道理很简单,香水利润高,还不容易被DIY替代。
就拿Tom Ford Beauty来说,它家的香水在高端市场一直卖得不错,预算也没被大砍。相比之下,一些不温不火的品牌,很可能之后就被放弃了。
同时雅诗兰黛还在悄悄物色平价品牌,想补上中低价位的空白。
The Ordinary就是个很好的例子:2023年7月刚开天猫店,不到半年,好几个单品月销都破万件,直接冲上集团全球增长Top 5。
这也让公司意识到,中端市场不是随便降价就行,得要更精准的产品策略。
以前雅诗兰黛挺高冷的,产品基本只在奢侈品百货、机场免税店这些地方卖,对分销控制很严。这策略曾经让它溢价能力超高,但现在有点玩不转了。
从2024年上半年开始,雅诗兰黛把旗下8个品牌放上了亚马逊的“高端美容”频道,还在TikTok上试水小店带货。
The Ordinary和本牌都开始在TikTok做直播和联盟营销。效果确实有,吸引来了更多年轻人。
今年,旗下高端线La Mer居然和圣地亚哥的索尔克研究所合作,推出了一个三年期的“健康老龄化奖学金”项目,主打研究线粒体功能和皮肤老化之间的关系。
这一波操作挺让人意外的。索尔克研究所什么级别?
是全球顶尖的科研机构,创始人就是发明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大佬。以前这种机构很少和消费品牌合作。
美容行业搞科研联名不是第一次,但真能把成果转化成产品卖点的没几个。科研投入周期长、回报慢,消费者买不买账也是未知数。
但雅诗兰黛明显是想靠这个强化“科技感”,给高端线加点新料。
Z世代这届消费者,特别看重成分、功效和价格透不透明,也喜欢在社交平台上边看边买。
而对雅诗兰黛这种习惯靠明星代言、大规模投广告的老牌来说,怎么在新环境中找到节奏,是个大难题。
The Ordinary能成功不是运气,而是因为它精准拿捏了年轻人:成分透明、价格不贵、功效说得清清楚楚。
雅诗兰黛持续加码这个品牌,也说明它终于想通了——高端不等于高高在上。
来源:龙医生讲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