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滋养心灵——一个剃须刀架盒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7 15:51 1

摘要:一件件革命文物,无声讲述着“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革命文物是历史脚步的最好见证,是历史教科书,都承载着前辈们的光辉历程和奋斗足迹,是先辈留下丰厚的党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引出故事,映出其伟大精

编者按:

一件件革命文物,无声讲述着“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革命文物是历史脚步的最好见证,是历史教科书,都承载着前辈们的光辉历程和奋斗足迹,是先辈留下丰厚的党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引出故事,映出其伟大精神,用以滋养我们的心灵,激励我们向前。

革命文物滋养心灵——一个剃须刀架盒

文\侯省彦

烈士彭生遗孀李静英以及彭生用过的剃须刀架盒

在扶眉役纪念馆里,陈列的革命烈士遗物中,有一个小小剃须刀架盒,虽不起眼,但它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这个小小剃须刀架盒是铝制品,长11公分, 宽4.5 公分,高1.2公分,由广州市南强五金生产合作社出品,是彭生结 婚那年他的父亲送给他的。

武功县游凤镇徐家堡烈士牺牲地的墓碑

彭生同志(1930-1949),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公会镇人。1948年2月参军,扶眉战役时任第十八兵团六十军一七九师五三六团一营二连文书。1949年7月11日,牺牲于武功县游凤镇徐家堡,年仅19岁。2013年,彭生之妻李静英将丈夫的遗物——剃须刀架盒珍藏了64年后,捐献给了扶眉战役纪念馆。

1948年2月参军的那天晚上,李静英对丈夫彭生:“当家的,你要参加革命,我不拦你,但你必须得给我留一件信物,看到他就如同见到你。”

彭生想了片刻,说:“没有什么呀,我只能把剃须刀带走,给你留下剃须刀架盒。”

妻子高兴地说:“好啊!”

妻子接过剃须刀架盒,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

这一珍藏就是64年。

小小剃须刀架盒寄托着妻子无限的哀思,无望的期盼!

这小小剃须刀架盒,更使这位烈士之妻坚定了信念,期盼丈夫早日回家!

太原解放了,大西北解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李静英却迟迟等不到丈夫回家。

她等呀!等呀!等到的却是丈夫牺牲的噩耗。李静英悲痛之余,依然默默承担起照顾公公婆婆的责任和义务。

她手里唯一寄托的信物,就是当年彭生参军时留下的一个剃须刀架盒。几年后,婆婆去世了,公公被接到养老院,还不到20岁的烈士之妻李静英,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改嫁。

烈士彭生遗孀李静英

但60多年来,李静英一直思念着为革命而牺牲的丈夫。同时,她一直珍藏着丈夫留下来的剃须刀架盒。

这个剃须刀架盒,寄托着妻子对丈夫无限的深情和永远的思念。李静英懂事的大女儿李波林从小就经常听到母亲念叨着彭生。

2011年,经过一番努力,李波林终于在陕西省武功县游凤镇徐家堡找到了彭生烈士牺牲的地方,在扶眉战役纪念馆里找到了彭升烈士的登记表,并陪同母亲将珍藏了64年的剃须刀架盒亲自捐献给纪念馆,完成了老人一生的夙愿。

这个剃须刀架盒虽然很小,但它能让后人记住这段革命历史,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继承和发扬烈士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注:经反复考证,彭升烈士的登记表,就是彭生烈士。

2023年6月9日作者侯省彦做客陕西省广播电视台直播现场

作者侯省彦

侯省彦,陕西省眉县人。凤翔师范九一级学生,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百姓学习之星”、陕西省“最美五老” “陕西好人” “2024年岗位学雷锋标兵”,宝鸡市“百姓学习之星”,宝鸡市优秀讲师、宝鸡市中共党史专家库专家,“宝鸡好人”,曾荣获宝鸡市关工委“功勋奖”和中共宝鸡市委精神文明办、宝鸡市关工委联合颁发的“突出贡献”奖状以及奖章。其事迹《陕西日报》《陕西关心下一代》杂志,《各界导报》《宝鸡日报》连续报道,中央以及省市县广播电视台连续播放,并载入《宝鸡市关工委志》《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志》《凤师校友名人100》文集。

来源:扶眉战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