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幼儿园家长和老师的一封信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7 15:59 1

摘要:大家好!金秋时节,孩子们已重返校园,但每年的9月至11月手足口病会出现一波小幅度的流行。家长和老师们需引起重视!密切关注孩子是否手、脚、臀等部位出现皮疹,口腔是否出现疱疹……

各位家长朋友、各位老师:

大家好!金秋时节,孩子们已重返校园,但每年的9月至11月手足口病会出现一波小幅度的流行。家长和老师们需引起重视!密切关注孩子是否手、脚、臀等部位出现皮疹,口腔是否出现疱疹……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儿童的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6月龄到5岁儿童最容易受肠道病毒感染而发病。大多数患儿症状较轻,一周左右可自愈,但少数患儿(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可能发展为重症,甚至引起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手足口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粪便、鼻咽分泌物、疱疹液和唾液等排除的病毒造成传播,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如玩具、门把手、楼梯扶手等传播,或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三、学校与托幼机构应怎么做?

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入校时检查孩子体温、口腔、手心,发现可疑症状(如低热、红疹)立即联系家长送医。

加强对教室、玩具、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玩具、图书、桌椅等每日消毒,餐具每餐高温消毒。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课堂、海报、动画等形式,教孩子正确洗手方法(七步洗手法)。提醒学生不揉眼鼻、不咬玩具,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增强师生和家长的防病意识。

四、手足口病疫苗接种提示。

EV-A71疫苗可有效预防由EV-A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主要病原体),并减少由EV-A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做到早接种,早受益。

五、发现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要密切观察孩子,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手足口病典型症状,要积极治疗,同时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如出现持续高热、神经系统异常、呼吸异常、循环功能障碍、中度或重度脱水等情况,可能发展为重症,一定要立即就医!避免患儿与其他儿童接触,家长在接触患儿粪便、尿布等后要洗手。

来源:宜春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