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源头”已发现?粉尘没上榜,第一名或每天都在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7 15:22 2

摘要:很多人都以为哮喘发作是因为空气里有太多粉尘、花粉或者冷空气,觉得只要打扫干净、少出门、戴好口罩就能避免,殊不知真正排在首位的诱因,其实不是这些看得见的东西。

很多人都以为哮喘发作是因为空气里有太多粉尘、花粉或者冷空气,觉得只要打扫干净、少出门、戴好口罩就能避免,殊不知真正排在首位的诱因,其实不是这些看得见的东西。

不少研究已经发现,引发哮喘急性发作的“源头”并不是灰尘,而是一个大家几乎每天都可能遇到的东西——呼吸道病毒感染。

在不少病例里,哮喘患者发作的时间点都和“刚感冒过”、“嗓子有点不舒服”、“最近周围好多人都咳嗽”这些情况高度重合。

有数据显示,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中,80% 以上与病毒感染有关。

成年人也不例外。

尤其是鼻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这类,每一种都可能在短时间内让呼吸道免疫系统失控,导致严重的气道炎症、黏液分泌过多、气管收缩,从而引起哮喘发作。

病毒为什么比粉尘更“毒”?原因很简单。

粉尘、螨虫、动物毛这些东西虽然刺激,但它们不会直接引起免疫系统的系统性反应,而病毒一旦进入身体,就不仅仅是在气道表面作怪,它会深入细胞内部破坏结构,激发更强烈的炎症因子释放。

这时候,哪怕环境很干净,哮喘也可能照发不误。

而且在病毒感染的同时,呼吸道屏障也变得脆弱,平时可能不引起问题的刺激物,在这种时候反而会乘虚而入,让病情更重。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并不把轻微感冒当回事,觉得“忍忍就好”,但对哮喘患者来说,哪怕只是普通感冒,也可能触发一次不轻的发作。

一项研究提到,哮喘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呼吸道的炎症因子浓度比普通感冒高出两到三倍,这种反应强度明显增加了急性期的风险。

而另一个数据指出,哮喘患者在呼吸道感染期间使用急救吸入药的频率是平时的3-5倍,有的甚至出现住院需求。

在笔者看来,很多人把重点都放在了灰尘、花粉这些外在因素上,却忽略了病毒这个“最容易忽视”的内因。

而这个病毒来源,其实就藏在我们每天的生活里,比如地铁车厢、办公室、电梯按钮、家里的小孩、开学返校季、换季感冒高发期。

特别是秋冬季节,病毒传播强度本来就强,身体又因为天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变得脆弱,哮喘患者在这个时候发作的几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要判断是不是病毒引起哮喘,其实并不难。

如果一个人平时哮喘控制得不错,突然在感冒、喉咙不适、咳嗽、打喷嚏之后症状明显加重,而且感觉药物效果减弱,那么十有八九就是病毒在作怪。

还有一种常见情况,就是本来已经好多了,结果又接触到其他人生病,几天之后哮喘又反复。

这种间接感染在家庭、学校、办公场所非常常见,也是很多人反复喘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怎么办?

首先得明白,病毒进到身体后不是短期能完全清除的,特别是对免疫力不稳定的人群,比如哮喘患者、儿童、老人。

所以预防要从平时开始。

最基础的一点是注意手卫生和环境清洁,尤其是在季节更替或者身边有人感冒的时候,一定要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近距离接触。

感冒期间尽量不去人多的密闭空间,回家之后要及时更换衣物、清洗口鼻,减少病毒在鼻腔黏膜停留的时间。

其次就是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甚至一些新型的病毒疫苗都对哮喘患者有一定保护作用。

虽然不是百分之百有效,但能大大降低重症发生的几率。

很多哮喘病人不是因为原本的病情严重,而是因为感染后引发持续性炎症才导致病情升级。

因此每年按时打疫苗,对于本身体质不算太稳定的人,确实很有必要。

第三点是稳定自己的基础免疫力。

有的人哮喘症状本来不明显,但因为长期熬夜、饮食不均衡、缺乏锻炼、压力大导致整体免疫系统下滑,就算没有病毒,也容易引发气道不适。

一旦病毒来了,身体就更加难以抵抗。

这里建议的不是要“吃保健品”或者“补气血”,而是从基本生活做起,保证每天有规律的作息、有营养的饭、有适当的运动。

这样做虽然听起来老生常谈,但长期坚持下来真的会让哮喘发作频率减少。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哮喘患者日常的药物管理。

如果吸入药、控制药物使用不规范,只靠有事时临时抱佛脚,效果肯定不好。

病毒一来,身体本来就乱了套,再没有稳定的抗炎药物支撑,气道反应会更剧烈。

这里建议哮喘患者要定期复查,和医生一起调整药量,有需要时可以在病毒高发期适当增加剂量,预防气道炎症失控。

有些人会问:如果我现在没哮喘,但每次感冒都咳很久,是不是也要当哮喘来处理?

其实这类人很有可能属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或者“病毒感染后气道高反应状态”,虽然不是典型的喘,但也是哮喘的一种表现。

如果反复出现这种症状,建议做一下肺功能检查,早期干预比等到真正喘得厉害再处理更有意义。

此外,病毒引起的哮喘发作往往会让人恢复慢,有的人一喘就是十天半个月,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很可能会造成气道的长期敏感化,未来的哮喘发作会更频繁。

因此,一旦感冒后出现喘息、胸闷、咳嗽持续超过一周,特别是夜间加重,就不应该再等,要及时到医院调整方案。

总的来说,哮喘的背后其实是一场复杂的免疫反应,而病毒感染往往是把这场反应推向失控的真正元凶。

粉尘虽然烦人,但病毒才是那个“总在背后捣乱”的东西。

想要减少发作,光靠开空气净化器和擦地是不够的,预防感染、增强体质、用好药物才是关键。

尤其是现在病毒种类多、传播快、变异频繁,对哮喘群体来说,不能再忽视这一点。

希望大家能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哮喘,早点管住发作的源头,日子才能越过越轻松。

[1]康克佳.雷暴哮喘高发,预防急救指南请收好[N].中国城市报,2025.

来源:老徐医学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