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尔烤箱能根据牛排熟度自动调蒸汽,澄一科技净烟机靠三大气流把PM2.5压在50μg/m³以下,连首次参展的万得厨,都能让一台机器同时烤出三分熟的牛排和全熟的芦笋。
如果你在今年初秋走进德国柏林IFA展的厨电展区,很容易被这些“会思考、护健康、省能源”的机器打动:
海尔烤箱能根据牛排熟度自动调蒸汽,澄一科技净烟机靠三大气流把PM2.5压在50μg/m³以下,连首次参展的万得厨,都能让一台机器同时烤出三分熟的牛排和全熟的芦笋。
这不是“概念产品”的秀场,而是2025年厨电行业的真实走向。从欧盟要求2030年厨电能耗再降10%,到中国家庭对“开放式厨房+健康饮食”的需求爆发,政策与市场正推着行业往“更智能、更健康、更节能”的方向走。
今天《极智厨房说》就从IFA展上的新品技术切入,聊聊这三个藏在细节里的行业趋势和一个新增长点——它们可能比你想的更贴近生活,也更影响未来的厨房选择。
01
厨电新玩法:AI当上了“隐形主厨”
过去我们说“厨电智能化”,多半是“手机控开关”“语音调温度”,但IFA2025上的展出的产品让我们发现:AI已经从“辅助工具”变成了“半个主厨”——它能看懂食材、判断火候,甚至比你更清楚“怎么做好这道菜”。
最直观的例子是海尔的SteamID2烤箱:内置湿度传感器像盯着锅的老师傅,烤面包时发现面团表面快干了,会自动补蒸汽;快出炉时又减少蒸汽,保证外皮酥脆。它的“AI智慧眼”更贴心,你把三文鱼放进冰箱,摄像头能识别食材,还会同步给烤箱发“低温慢烤”参数,从存储到烹饪不用多动手。
(图源:海尔)
博西家电的AI创新则更懂“懒人需求”。博世Cookit智能烹饪机新出的“AI食谱转换”功能,你从网上复制一份红烧肉菜谱,它能自动把“少许盐”“中火煮20分钟”,翻译成“加盐5g”“160℃加热20分钟”的精确指令;西门子iQ700AI烤箱更厉害,能识别100道菜肴,你放进鸡翅,它就自动匹配“烤翅模式”,新手也能做出外焦里嫩的效果。
(图源:雷科技拍摄)
首次参展的万得厨也靠AI吸睛,携其7月获得的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奖、自主研发的AI膳食智脑——wan AiOS亮相,用户可通过手机 App 扫描上传健康报告,并与设备端无缝关联,实现健康数据接入、个性菜谱推荐、链接优质食材供应平台配送及一键精准烹饪的全流程体验。
从行业角度看,AI正在改写厨电竞争逻辑。 以前企业比“烤箱温度准不准”“冰箱容量大不大”,现在比“AI能不能懂用户”“生态能不能连起来”。
比如海尔的“冰箱+烤箱”联动、博西家电的“食谱自动转换”,本质是把“单品智能”变成“场景智能”。我们认为,未来小品牌想在AI赛道突围会更难——算法需要数据积累,生态需要全品类支撑,大企业已经先一步建起壁垒。
02
健康厨电爆发:净烟到杀菌,防护卷精度
“健康”不是新话题,但IFA2025上的厨电让我们看到:健康防护已经从“有没有”变成了“精不精”——以前说“净化油烟”,现在要精确到微米级;以前说“餐具杀菌”,现在要做到“7个9的除菌率”(也就是99.99999%)。
比如,澄一科技的ArspuraP1净烟机就是这次展会上的“黑马”。它没走“加大吸力”的老路,而是原创出“IQV动态微粒捕集技术”:
可以在锅具上方用气流形成一个“防逸阻隔气帘”,像手一样把油烟“抓”进吸烟口,还能拦住PM2.5这样的细颗粒。测试显示,炒辣椒时厨房PM2.5能压在50μg/m³以下,还抗0.5m/s横风,传统烟机遇0.1m/s横风就“失灵”。
更关键的是,这项技术获了德国莱茵TüV认证,得到了首席科学家黄荣芳教授流体力学的支撑,让“开放式厨房不串味”成了可能。
海信零菌洗碗机也把“杀菌”做到极致:UVC紫外线加巴氏高温双重杀菌,除菌率99.99999%,比医用标准还严;“ALLDRY双泵净排系统”能把腔里的水全排干,解决传统洗碗机留水发霉的痛点。
海尔和美的也没落下:海尔BIONICOOK烤箱靠精准控温保留90%维生素,比传统烤箱多留30%;美的“空间大师”SPACE MASTER系列空气炸烤箱搭载九大烹饪模式,能满足全家多样口味,同时实现90%减脂烹饪,引领健康厨房的创新潮流。这些细节看起来小,但恰恰是用户最在意的。
从行业趋势看,健康已经成了厨电的“必选项”而非“加分项”。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愿意为“精准防护”买单,企业也从“广谱防护”转向“解决具体痛点”。未来,毫无疑问,能解决具体场景痛点的健康技术,会比“泛泛而谈的健康概念”更有市场。
03
绿色技术“竞速”: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如果你问IFA展上的厨电企业“最头疼什么”,答案大概率是“欧盟的节能标准”。
原因是,2025年欧盟新规要求厨电待机功耗不超过0.5瓦,2030年还要再降10%的能耗。但从展会上的新品看,这些企业技术呈现一个趋势共性是——已经从“被动合规”变成了“主动突围”,甚至把绿色节能做成了卖点。
海尔的超节能矩阵是这次的“节能代表”,带来一系列行业领先的绿色节能产品。包括A++能耗等级的BIONICOOK烤箱、A-50%的XYNERGY洗碗机、优于欧标能耗A级30%的超节能冰箱以及洗衣机、干衣机、冰箱等全品类产品。
(图源:海尔官网)
更难得的是材料——厨电面板用了30%的再生塑料,却没牺牲强度和耐热性。这在欧洲很受欢迎,毕竟当地人对“环保”的执念很深。
万和的“超声绿色雾化技术”也很巧:把冷凝水变成10微米雾滴直接排出,不用装排水管,还把热效率提至107.3%,远超一级能效。虽然现在用在其热水器上,但我们推测未来可能给燃气灶节能提供新的思路。
美的在IFA展大放异彩,其在“智能大师”SMART MASTER展区,展示了“真正为用户贴心思考”的智能系列家电。通过AI实时数据学习技术,从空调的语音提示到烤箱的智能菜谱推荐,实现对用户“提前一步,心有灵犀”的智慧响应。
其“节能大师”AI ECO智慧节能解决方案作为绿色高能效典范,应用搭载全新大数据预学习模型的AI优化算法,可实现高达30%的节能效果,引领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未来生活潮流。
我们认为,这种政策驱动下的绿色技术竞速,正在重塑全球厨电市场的竞争规则。 过去中国企业靠“性价比”出海,现在必须靠“节能技术”才能站稳脚跟。
04
厨电品牌加速出海,中国原创技术获国际认可
逛IFA2025会发现一个新趋势:不管是中国势力还是国际巨头,都在押注“全球化”,尤其是中国品牌,带着原创技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成了展会上的亮点。
比如首次出海参展的澄一科技就是典型之一:在国内,它靠IQV技术和小米合作推出米家净烟机,成了“现象级爆款”;这次IFA,发布海外款净烟机,新加了“驭风算法”、PM2.5/燃气/CO实时监测,甚至针对欧美煎烤的习惯做了定制化适配,只为更精准瞄准全球市场。
还有万得厨,用AI科技wan AiOS系统展示其强大的跨文化饮食模型适配能力。此外,像海尔、美的等老牌企业的出海布局则更成熟,早已上升为集团战略多年。
从行业看,出海已经成厨电企业的“必答题”。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全球市场尤其是欧美、东南亚,还有很大增长空间。而中国品牌的优势在于:原创技术能解决当地用户痛点,性价比也比欧美品牌有优势。
未来,谁能把“技术适配”和“本地化需求”结合好,谁就能在全球市场分得更大蛋糕。
写在最后:
从IFA2025,我们洞见了厨电企业代表在AI、健康、节能这三大技术领域的前沿方向,这些技术迭代创新,正让厨房从劳作空间变成生活中心;而澄一、万得厨等厨电新势力带着原创技术出海,不仅打开了全球市场,更让“中国创造”获得国际认可。
当技术足够成熟到隐形,当设备足够智能到贴心,厨房将真正成为家庭情感连接的纽带。对于企业而言,这意味着需要跳出产品思维,从生活方式的洞察中寻找创新灵感;对于消费者,这意味着更便捷、更健康、更具品质的厨房生活正在走来。
来源:极智厨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