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摘一颗,指甲轻轻一掐,皮就裂开,果肉像果冻一样抖,甜得带一点蜂蜜味,舌头还没反应过来,汁水已经滑到喉咙。
“96块一斤的水果,值不值?
”
刷到这条朋友圈的人,手指都会停两秒。
答案藏在阳西程村镇那片80亩黄晶果林里。
走进园子,阳光一照,果子像挂了一树小灯泡,金黄得晃眼。
摘一颗,指甲轻轻一掐,皮就裂开,果肉像果冻一样抖,甜得带一点蜂蜜味,舌头还没反应过来,汁水已经滑到喉咙。
游客李女士一口气装了20多个,说要寄给外地闺蜜,“让她们见识下广东的秋天有多甜”。
园区老板林良朴在旁边笑,说现在每天能摘几万斤,光零售就进账40万,山姆、百果园的冷链车下午三点准时在门口排队。
贵?
确实贵。
冰蜜这个品种,外面批发120一斤,园里采摘价96,听起来像抢钱。
但一算账就明白:一年两熟,7到10月集中上市,一棵树能挂果上百斤,人工、土地、冷链、品控全算进去,毛利也就三成。
贵,是因为真好吃,也因为真难种。
阳西这两年给果园装了物联网,湿度、温度、虫害全在手机里弹窗。
水肥一体化滴灌比人还勤快,凌晨两点自动开闸,果子不裂口,甜度稳在18度以上。
技术砸钱,但省人工,也保口碑。
光卖鲜果不够看。
园区把边角果送进酒厂,和广美食品研究院捣鼓出低度黄晶果酒,0香精、0色素,卖点是“熬夜党晚安酒”。
果汁+酵母低温慢酿,一开瓶就是热带水果炸弹味,小红书已经有博主晒图说“喝完像躺在椰林里”。
面膜更离谱,把果泥冻干成粉,再混上海藻糖,敷完脸像剥了壳的鸡蛋,主打“可食用级护肤”,一盒五片卖168,照样断货。
线上也玩得飞起。
抖音直播间里,主播把果子切半,拿勺子挖着吃,弹幕刷屏“这谁顶得住”。
拼多多旗舰店上线三天,预售破万单,客服回消息回到手抽筋。
政府出面牵线,顺丰冷链直发,北京下单48小时到货,坏果包赔。
最妙的是,果园准备把隔壁荒废的荔枝林改成露营区,周末带娃来摘果、喂羊、看星星,晚上住帐篷,第二天打包两箱黄晶果回家。
亲子游+直播带货,一条线把一二三产全串起来。
有人酸:“不就是个热带果,至于吗?
”
至于。
程村镇以前靠海吃海,年轻人外出打工,地荒得长草。
现在黄晶果一年给村民分红两次,60岁的大婶在园里分拣果子,一天挣180,笑得见牙不见眼。
土地租金涨了,快递站点多了,连奶茶店都出了黄晶果冰沙。
一颗果子,把山、海、人、网全绑在一起。96一斤?
买的不止是甜,是把“广东的秋天”打包带走的机会。
来源:柳暗花明是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