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永浩和西贝贾国龙在网上相互掐架,却带火了在一旁拱火的华与华。这几天,但凡你打开网页或者刷视频,总能看到有关华与华的相关推送。很多人表示之前根本不知道华与华是干啥的,看机场的广告牌还以为是搞装修或者是卖保暖内衣的,大家的吐槽点出奇的一致,一个字“土”。华姐对此
网络时代,很多事情挺魔幻。
罗永浩和西贝贾国龙在网上相互掐架,却带火了在一旁拱火的华与华。这几天,但凡你打开网页或者刷视频,总能看到有关华与华的相关推送。很多人表示之前根本不知道华与华是干啥的,看机场的广告牌还以为是搞装修或者是卖保暖内衣的,大家的吐槽点出奇的一致,一个字“土”。华姐对此不予置评,但作为知产圈中人,华姐很早就知道华与华公司的存在。可以这么说,研究过品牌或者营销的人,应该都知道这家公司。
但这仅仅限于知道而已,华姐对其并没有进入深入研究。但这几天有关他们推送的信息太多,专业使然,华姐很好奇这家专搞品牌设计、品牌营销咨询的公司自己的品牌是如何设计和树立的,看了看他们的商标申请情况,不禁发问,这么着去布局商标,到底是公司的知产团队太不行还是老板太自负了呢?
为啥会有这样的疑问,让华姐来给你们捋一下。
据查询,华与华公司名下共申请了570个商标,大家熟知的“超级符号”和“华与华”还有含有“华与华”字眼的其他名称均已成功注册为商标,申请的其余商标却基本都被驳回。
为啥呢?各有各的理由。
华姐将其被驳回的商标分成了几类。
第一类,将大量明显不具备商标显著性词语或者标识都去申请了商标。比如“超级符合就是超级品牌”、“行业史消费者产品”、“定位坐标系模型”、“传播三大原理”、“随时回到原点思考”、“始终服务于最终目的”、“两大工作原理”、“品牌战略三角两翼”、“企业战略菱形模型”、“三个购买”、“企业战略三位一体模型”、“顾客价值方阵”、“非竞争论”、“刺激反射原理”、“信号能量原理”、“品牌成本原理”、“社会监督原理”、“购买理由”、“做什么 体验什么 学到什么 成为什么”等等,这些一看,明显都是其老板提出的口号,是其“思想的结晶”,这还不够,老板画的一些“思维导图”也要拿来申请商标。又比如下面这些(篇幅有限,就放几个典型的):
说实话,非知产专业的普通人即便不知道商标的显著性是个啥,凭着朴素的感知,应该也能判断出这些词语或者图片是不能注册为商标的。但华与华就是去申请了。
或许其知产团队告知过老板这些注册不了商标,但老板一意孤行:不行,我提出的口号或者思想一定要用商标的形式保护起来,让它发扬光大,广泛传播。抑或者整个公司上下大家都把老板提出的口号当成宝贝,献宝式的赶紧用申请商标的形式给保护起来。谁知道呢!
第二类,申请了一些注定要会被驳回的商标名称。比如:“中国品牌资产排行榜”、”全球品牌资产排行榜”。这些带“中国”、“全球”字样的名称,如果没有一定的实力,谁碰谁死,申请这样的商标名称明摆着是给商标局送钱,但华与华大无畏的去申请了,如果不是知产团队拉胯或者是老板自负,只能解释为,财大气粗,每年挣那么多的咨询费,这些商标申请的小钱花出去根本不算个事。
第三类,胡乱又精心的申请了别人的品牌名称或者广告语。说其胡乱,是指其无视这些商标申请会被驳回,瞎申请一气,说其精心是指其申请的别人品牌名称或者广告语经过了仔细考虑,选择的商标申请类别精准。比如,在“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产品上申请了“小刀及图”,在牙膏产品上申请了“中药牙膏选田七”、“牙齿好,喊田七”、“田七经典中药牙膏”,在汽车产品上申请了“雷丁新能源百姓车”、“老百姓,开雷丁”,在豆类饮料产品上申请了“养元 每日一杯”,在多媒体投影仪产品上申请了“极米投影GIMI”,“家有极米投影 轻松百寸大屏”,在服装产品上申请了“珂尔男装”、“好男儿 穿珂尔”等商标名称。
一家品牌设计咨询公司,申请了横跨汽车、电动车、洗护用品、家用电器、饮料、服装等品类的带有他人品牌名称的商标名称和广告语,很难让人想象是出于什么目的。难不成是这些公司咨询没有付费,华与华一气之下将为其设计好的广告语拿来申请商标,如果注册成功,就用其抵债?但仔细一想,这个理由不成立呀,因为华与华说过给钱才能干活,不给钱不给干。所以这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申请这些商标呢?再说了,申请这些商标名称之前,都不进行评估的吗?
靠指导别人每年挣上亿的品牌策划咨询公司,自己的商标布局却弄成了这个样子,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了呢?
来源:华姐侃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