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5日,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他将在必要时宣布进入全国紧急状态,并对华盛顿特区进行“全面联邦管制”,原因是华盛顿市长鲍泽拒绝在打击非法移民的问题上与联邦政府合作。
9月15日,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他将在必要时宣布进入全国紧急状态,并对华盛顿特区进行“全面联邦管制”,原因是华盛顿市长鲍泽拒绝在打击非法移民的问题上与联邦政府合作。
特朗普的声明并不简单,就在5天前,美国发生了一件震动全球的大事,保守派政治活动家查理·柯克在犹他谷大学演讲时被当众枪杀,去世时年仅31岁。这件事在美国政坛引发了非常激烈的争论,右翼认为左翼滥用暴力,而左翼认为是柯克拥护的“持枪自由”害了他。
更加不简单的是,就在查理·柯克遇刺之前,美国还出了一件极具争议的事情,那就是23岁的乌克兰女性难民扎鲁茨卡在有轨电车上,被一名34岁的黑人男子布朗用刀连刺三下杀害。这场谋杀原本发生在8月22日,直到9月5日监控录像才被公之于众,并迅速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但是案发地的民主党籍市长莱尔斯却以“嫌疑人患有精神疾病”为由,反对“妖魔化那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结果引发了保守派更加强烈的质疑。
查理·柯克抓住这个机会,痛批民主党人包庇罪犯,他讽刺说,“如果是一名普通白人突然走过来刺杀一位善良正直的黑人,那将成为全国性的重大新闻,媒体会借此推动一系列激进的政治变革。”美媒评论说,查理·柯克是在影射2020年的弗洛伊德事件,当时一名黑人男子被白人警察用膝盖压颈致死,直接导致全美爆发“黑命贵”运动,拜登等民主党人通过向弗洛伊德单膝下跪的方式吸引支持,并成功对大选结果造成了颠覆性影响,特朗普爆冷败选,进而又引发了MAGA分子围攻国会山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如今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只不过受害者从黑人变成了乌克兰白人难民,那么保守派自然要抓住机会好好炒作。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呼吁对嫌疑人判处死刑,并指责那些民主党执政的城市对犯罪行为过于宽容。他指出,行凶者是一名职业罪犯,曾14次被捕,但却在无现金保释的情况下被释放,这样的罪犯应该被关进监狱,但那些民主党人却拒绝这么做。特朗普警告称,如果民主党人再不采取措施维护治安,那么他将派遣国民警卫队接管城市。与此同时,查理·柯克也在全美高校发起名为“美国复兴之旅”的巡回演讲,试图影响年轻群体对种族、移民等敏感议题的看法。但没想到,查理·柯克在首站犹他谷大学的演讲才进行了约20分钟,一颗子弹就结束了他的生命。
这件事对特朗普的刺激无疑是巨大的,因为他本人也曾遭遇类似的刺杀,如果不是关键时刻扭头看了一眼提词器,他的生命早就定格在去年7月13日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乌克兰难民扎鲁茨卡的遇害,背后存在共和党人的炒作痕迹。因为这件事发生在8月22日,直到9月5日监控录像才被公布,并迅速引发网络关注,随后特朗普就以此为由,要派国民警卫队接管民主党人执政的城市,查理·柯克也趁机在民间大肆宣传。
这套手法和当年的弗洛伊德事件如出一辙,共和党在吃过一次大亏后,也学会了相同的套路。但没想到的是,对手居然打破了一直以来的惯例,直接使用肉体消灭的手段,而且连续用了两次。如果特朗普再继续容忍下去,未来恐怕将没有人再敢替他卖命,甚至就连他本人的人身安全,都很难得到保障。事实上,查理·柯克遇刺身亡后,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大佬们,都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安保等级,人人都担心会遭到同样的暗杀,在这种人人自危的背景下,特朗普调遣国民警卫队的做法,也面临着强烈的抵制。
有分析指出,政治妥协失效是1860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重要前兆,当时国会通过了至少三项妥协法案,但全部以失败告终,而亚伯拉罕·林肯的当选成为了最后的导火索,哪怕开战前两周,林肯已经做出了不会在南方废奴的承诺,但依然没能阻止战争爆发。现在看来,美国的情况与当年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关税、债务、种族、移民等多项议题上,美国两党同样存在妥协失效的问题,而特朗普的落选和当选,也确实引发了国会山暴乱和政治暗杀等暴力事件。随着美国社会结构性矛盾特别是债务危机越来越严重,特朗普稍有不慎,就可能重蹈内战的覆辙。特朗普在遇刺现场喊出的那句“Fight”,搞不好真会一语成谶。
来源:凤凰曹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