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天课间操时,我总会留意孩子们在操场上的表现。有些孩子活力满满,动作轻快;而有些孩子没一会儿就体力不支,状态不佳。从这小小的课间操,就能看出运动对孩子们来说太有必要了。如今家长们特别关注孩子的健康,像肥胖、近视、专注力不集中这些问题,都是大家的心头病。我做体育
每天课间操时,我总会留意孩子们在操场上的表现。有些孩子活力满满,动作轻快;而有些孩子没一会儿就体力不支,状态不佳。从这小小的课间操,就能看出运动对孩子们来说太有必要了。如今家长们特别关注孩子的健康,像肥胖、近视、专注力不集中这些问题,都是大家的心头病。我做体育教学好些年了,深知运动对小学生益处多多。
运动能提升孩子多个方面的身体机能。先说心肺功能,跑步就是很好的锻炼方式。我带过一个小男孩,刚入学跑几百米就气喘吁吁,小脸通红。后来让他坚持慢跑,一段时间后,他能轻松跑更长的距离,精气神明显不一样了,上课也更有精神。这是因为跑步能让心脏更强健,呼吸更顺畅,给心肺做了很好的锻炼。跳绳也能提升心肺功能,孩子们跳起来时心跳加快,呼吸加深,时间长了心肺功能自然增强。
有了心肺功能的提升做基础,运动在促进骨骼肌肉发育方面也效果显著。有个小女孩,原本身体瘦弱、个子不高。她妈妈按我的建议,让她坚持跳绳和打篮球。没多久,孩子壮实了不少,个子也长高了。这是因为运动时骨骼会受到刺激,就像给骨骼加了把劲,肌肉也会更有力量,身体更灵活。
免疫力的提升和前面提到的心肺功能、骨骼肌肉发育也息息相关。每年换季,班里爱运动的孩子生病次数明显比不爱运动的孩子少。有个小男孩以前一到冬天就常请假,后来坚持晨练,身体抵抗力变强,周围同学感冒他也很少被传染。这是因为运动让免疫系统更活跃,给身体建立了防线。
协调性和灵活性的提升,也是运动带来的重要改变。体育课上教孩子们踢毽子、打乒乓球,一开始很多孩子手脚不协调,后来经过练习,进步明显。有个孩子以前走路都容易摔跤,经过运动训练,现在不仅走路稳,还能参加运动会,表现出色。
运动对孩子心理健康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大,容易焦虑烦躁,户外运动就像给他们的心灵松绑。有个内向的小女孩,在我的鼓励下参加足球兴趣小组,慢慢变得开朗自信,和同学们配合得很好,笑容也多了。运动让她学会了沟通合作,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既然运动对孩子有这么多好处,那在家庭和学校有哪些实用的运动方案呢?在学校,我设计了晨练、课间和放学三段式运动方案。晨练时,孩子们在操场跑步、做操,活动筋骨,为学习做好准备。课间休息,让他们到教室外跳绳、踢毽子,放松身心。放学组织集体活动,像打篮球、拔河,既能锻炼又能培养团队精神。
而在家里,家长也能让孩子多运动。晚饭后,一家人去公园散步,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让孩子活动身体。周末带孩子爬山、骑自行车,让孩子亲近自然,享受运动乐趣。不过,不同体质的孩子运动有不同禁忌。体质弱的孩子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有心脏病、哮喘等疾病的孩子,运动前要咨询医生意见。
我看过一个学生的运动日记,他说以前不喜欢运动,觉得累,现在盼着上体育课,因为运动让他更有力量,还交了很多朋友。从他的话里能看出运动带来的改变。
运动的意义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一个从小爱运动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注重健康。这种习惯会伴随他们一生,让他们更有活力和信心面对生活挑战。所以,让我们鼓励孩子多运动,让他们在运动中健康快乐成长。
来源:育儿家日托早教中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