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觉得这是消费水平降低了,可一只小龙虾,又能降多少档次呢?最有力的观点来自老百姓:大家吃腻了。现在好吃的那么多,谁还会一直对小龙虾情有独钟呢?更别说因为吃小龙虾而走红的横纹肌溶解症,多少让吃货们克制了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欲。
初夏时节,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宁波人钟情的小龙虾的文章。没想到今年吃货们的兴趣并不大,往日人满为患的东裕夜市,也失去了往日的热闹景象。
推出买三斤送一斤、三斤99元的促销活动,却还是没能让那些夜宵爱好者们心动。
小龙虾好像一下子就没那么火了,不管是清蒸的、蒜香的,还是十三香口味的,吃着都不觉得香了。
有人觉得这是消费水平降低了,可一只小龙虾,又能降多少档次呢?最有力的观点来自老百姓:大家吃腻了。现在好吃的那么多,谁还会一直对小龙虾情有独钟呢?更别说因为吃小龙虾而走红的横纹肌溶解症,多少让吃货们克制了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欲。
餐宝典最近公布的《2024至2025年中国餐饮各品类关店情况》报告显示,2024到2025年关店最多的餐饮类型是小龙虾店,关店比例达到了37.2%,比2023到2024年上升了5%。
再仔细瞧瞧前一年的关店率榜单,小龙虾店可是和别的品类一起排在了首位。也就是说,吃货们对小龙虾没那么狂热了,资本也跟着撤退了。
一家连锁龙虾店老板说:“2023年夏天旺季时,一天卖2000斤龙虾轻轻松松,现在一天能卖1000斤就算可以了。”顾客少了快四成,收入只有去年同期的七成上下。
这种情形只出现在一些地方,从江苏的盱眙一直到湖北的武汉,还有从上海到北京,小龙虾店现在都变得异常安静,前所未有的安静。
再聊聊东裕,这个夜宵聚集地如今也正经历一段“平淡期”。
在中河街道东裕新村周边,有个热闹的商业区特别显眼,那里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灯牌。要是你从贸城中路开车由西往东走,一路闪烁的霓虹灯,会让你感觉就像到了香港旺角、台湾士林或者澳门官也街一样。
跟以往比起来,今年关门停业的店铺似乎格外多,不少店面都贴出了招租、转手或是装修升级的告示。路上人不多,主干道两边,店家的叫卖声听起来格外刺耳。就算喊出“帅哥美女进来瞧瞧”,也没能勾起大家进店消费的欲望。
有位朋友讲,过去到东裕最担心碰见熟人,一遇见就得喝几口酒,如今到东裕最愁约不上人,好像大家都不怎么有空了。
东裕这家伙,真是叫人既喜欢又讨厌,还让人猜不透心思。
提到东裕夜市,喜欢晚上吃吃喝喝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它坐落在鄞州区的贸城东路上,是拿老厂房改造出来的,主打台湾风味小吃和一些模仿台湾夜市风格的店铺。
商业区是“目”字形的布局,汇聚了各地几十种特色美食,每隔一阵子,总会有当下最火的餐饮品牌冒出来。从之前流行的小龙虾,到后来的淄博烧烤、鹤岗小串,再到天水麻辣烫……
科技路美食街和宋诏桥夜宵摊相继消失后,东裕夜市一下子成了新城区夜宵界的“扛把子”。网上到处都是关于它的攻略和推荐,是宁波夜市里的大红人,不仅网红博主爱去打卡探店,连不少剧组都来这儿取景拍摄。
正宗的市井味道,连讲究的宁波人都忍不住为之倾倒。
2015年以前,这儿是下应镇六村村的一个村级工业区。那时,进出的车辆装的都是钢筋水泥、纺织布料,和现在完全不同。因为位置在新城区,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很多村级工业区都选择了放弃工业、发展服务业的新路子。
鄞州新城区里,有块地绝对是人人眼红的宝地。2002年,鄞州从县变成了区,开始建新城区,第二年,东裕新村就整体搬迁建成了,这是鄞州第一个把整个村子都拆迁后建起来的社区,里面住着原来下应镇里段村、外段村、林家村、六村村等六个村子的村民。
这个庞大的群体,再加上南边大学城里大约八万名师生,以及周边十多个高档小区里近十万的居民,他们共同形成的消费能力,足以吸引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2015年,有家管理公司入驻此地。经过大约一年的改造,这里摇身一变成了十里街区的餐饮夜市。不过,这个夜市虽然保留了贸城东路之前大排档一条街的美食风味,但缺乏其他特别出众的特色。
看看它周围,五公里范围内那叫一个热闹。万达广场、明州里、联盛、印象城、银泰城、钱湖天地……周边大型商业广场十个都不止,吃的玩的样样俱全,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招牌美食。
市场没啥动静,人气也渐渐不行了,原本看着不温不火的十里街区,现在卡在了一个尴尬的位置,进退两难。得变通才行,后来运营方找到了个出路:搞差异化竞争,全天24小时营业,想打造个“永不打烊”的特色商业街区。
这里全天营业,让不少爱去“二场消遣”的宁波人成了这里的常客。潮流风尚、涂鸦创作、集装箱风格的工业设计,还有各种公共创意的展现,让活力四射的年轻人都把这儿当成了夜间狂欢的好去处。
这真是个大家都获利的好买卖:土地顺利换了新用途,周围商圈也热闹起来了,消费者玩得开心,商家赚得盆满钵满,村民分到的红利也更多了……
2023年宁波有家媒体报道说,十里街区一年的收入超过了1.5亿,每天平均有五千人左右来这儿。这数据,看着真挺不错的。
每年盛夏,这儿是喝着啤酒啃龙虾的好去处,寒冬腊月,这儿又成了涮火锅啃骨头煲的热门地。老板们总爱打趣:甭管多挑的食客,这儿都能让他吃得心满意足。每晚九点一过,宁波城里各处的出租车、网约车便载着去赶下一场聚会的客人,一拨接一拨地往这儿送。
有位吃饭的客人说出了好多人的想法:“这儿看着像路边摊,可又不完全是,就是热闹,有那种氛围,让人不觉得闷。”
夜市要是想火,得让人觉得新鲜、接地气又放松。但现在物质诱惑太多,大家又都开始重视健康饮食,那些油腻腻、咸滋滋的夜宵就慢慢没人爱了。再加上这两年没有世界杯、欧洲杯这样的体育盛事,男士们作为消费主力军,都跑去打台球、夜骑、夜跑了。
经济形势的变化影响挺大,不少人工资涨得慢了,花钱也变得更小心,像夜宵这种非必需品,往往会被大家先省掉。
有个更有意思的调侃,道出了各代人的辛酸:70后靠摆小摊把80后拉扯大,80后天天996工作供着90后,90后像“韭菜”一样助推了直播行业,00后嘴上喊着“躺平”却暗自努力——这才是大家最拿手的活法:嘴上抱怨,但该担的责任一点都不会少担。
70后开始不敢碰酒杯了,80后没力气再畅饮了,90后忙得没时间喝了,00后连喝都嫌麻烦,夜宵的热闹劲儿也就慢慢没了。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来源:下弦Y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