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lebesiran作为心血管高危患者附加降压治疗的获益:评 KARDIA-3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7 12:58 2

摘要:Zilebesiran是由Alnylam公司研制的一种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的超长效降压药物。GalNAc(N-乙酰半乳糖胺)是唾液酸受体(ASGPR)的靶向性配体,其与肝脏表面细胞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迅速内化能

Zilebesiran是由Alnylam公司研制的一种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的超长效降压药物。GalNAc(N-乙酰半乳糖胺)是唾液酸受体(ASGPR)的靶向性配体,其与肝脏表面细胞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迅速内化能力。siRNA偶联修饰的递送系统是由三触GalNAc靶头通过连接臂的共价偶联与siRNA分子构成缀合物,靶向肝脏中表达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的RNA,下调肝脏细胞的AGT表达。


美国杜克临床研究所Neha Pagidipati教授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ESC年会上报告了Zilebesiran的临床Ⅱ期KARDIA-3试验结果。

专家简介

陈鲁原 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教授

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二、第三届高血压学组副组长

中国老年医学会高血压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医师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常务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第一、二届常委
从事心血管内科学及心血管药物治疗学的研究和实践,专业方向为高血压及相关问题、冠心病、心力衰竭领域的药物治疗学、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代谢性紊乱

研究背景

2023年发表的Zilebesiran临床Ⅰ期的中期数据显示,通过单次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3个月时经安慰剂校正的收缩压(SBP)较基线最大降幅达 16.7 mmHg。单次给药100 mg以上剂量组受试者在第3周到第12周血清AGT水平的下降都保持在90%以上,这种降低与血压的幅度显著相关[1]。

KARDIA-2研究纳入1491例患者,研究Zilebesiran与三种标准抗高血压药物之一联合的安全性和疗效。在为期3个月的试验中,与安慰剂相比,研究结果显示皮下注射 Zilebesiran可与常用一线口服降压药物联合使用,以实现对血压的持续控制。

研究设计

KARDIA-3是一项随机化、双盲、安慰剂对照多国、多中心的临床Ⅱ期试验(NCT06272487),旨在评估Zilebesiran作为附加(add-on)降压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纳入的是CVD病史、CV高危因素,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30~60 ml/(min·1.73 m2)的高血压患者(n=375),该类人群在持续应用2~4类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下血压控制仍不充分。

试验开始于2024年2月,至2025年4月,已经完成试验主体数据。主要终点是3个月时平均诊室SBP相对基线的变化。次要终点包括3个月及6个月时的24 h动态血压、AGT水平等。

研究结果

结果分析针对eGFR≥45 ml/(min·1.73m2)的受试者;eGFR 30~44 ml/(min·1.73m2)受试者的结果将另行报告。本分析中的受试者按1:1:1随机分配,接受单次皮下注射Zilebesiran 300 mg、600 mg或安慰剂治疗。受试者在基线时服用2种(53%)、3种(36%)或4种(11%)降压药物。

主要终点方面,在3个月时,与安慰剂相比,Zilebesiran 300 mg组诊室SBP平均变化为-5.0 mmHg(95% CI:-9.9~-0.2),Zilebesiran 600 mg组为-3.3 mmHg(95% CI:-8.2~1.6)。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在6个月时,与安慰剂相比,Zilebesiran 300 mg和600 mg组的24小时动态SBP平均变化分别为-5.5 mmHg(95% CI:-9.4~-1.5)和-7.4 mmHg(95% CI:-11.3~-3.4),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在双盲期间,大多数不良事件包括高钾血症、肾功能障碍和低血压,均为轻度或中度、非严重且短暂性的,很少需要干预。

结论

KARDIA-3研究证实,在已使用多种降压药物且患有CVD或心血管高危的高血压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单次皮下注射300 mg Zilebesiran在3个月时使SBP降低了5 mmHg,该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亚组分析表明,服用利尿剂的患者给予Zilebesiran血压降低显著。

研究点评

尽管很遗憾KARDIA-3研究没有达到重要重点的期望,但并不妨碍siRNAs疗法继续在高血压治疗领域探索前行。首先是GalNAc-siRNAs在溶酶体中积聚、缓慢释放,持久不断地装载到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上,可以实现持续数月的AGT基因沉默效果。“打一针管半年”的这种长作用时间除了能极大地提高患者依从性之外,还可以转化为更好的24小时血压控制。例如在KARDIA-3研究中治疗6个月时,与安慰剂相比,Zilebesiran 300 mg和600 mg组夜间SBP变化分别为-6.6 mmHg(95% CI:-11.0~-2.2)和-8.2 mmHg(95% CI:-12.6~-3.8)。由于主要终点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因此尚不能完全肯定次要终点具有的临床意义。

在先前的KARDIA-2研究中,zilebesiran联合奥美沙坦组的24小时动态SBP降幅最小(4.5 mmHg),只有联合吲达帕胺组降幅(12.1 mmHg)的约1/3和联合氨氯地平组降幅(9.7 mmHg)的一半 [2]。而本次研究在一项对基线时接受利尿剂治疗且SBP≥140 mmHg的患者进行的事后分析中,Zilebesiran 300 mg在3个月时使诊室SBP相对安慰剂降低了-9.2 mmHg(95% CI:-17.3~-1.2)。这就说明Zilebesiran的联合用药类型方面确实存在疗效差异,为今后临床研究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Ⅱ期项目证据的整体性支持开展一项Ⅲ期终点试验。Ⅲ期ZENITH研究将评估Zilebesiran这种新型长效治疗对患有CVD或心血管高危的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结局的影响。

参考文献
[1]N Engl J Med. 2023;389(3):228-238.
[2]JAMA. 2025 Jul 1;334(1):46-55.

来源:国际循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