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第51届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EBMT)年会于3月30日至4月2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作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主要并发症,其研究进展已成为会议焦点之一。大会公布了两项比较ROCK2抑制剂贝舒
最佳可及疗法(BAT)治疗既往接受2-5线治疗失败的cGVHD患者的临床研究数据,哪种治疗方案更胜一筹?我们来一探究竟。
美国人群真实世界研究:
贝舒地尔vs.BAT治疗cGVHD的疗效及安全性
Waller EK等[1]开展的研究为一项非干预性研究,研究采用目标试验模拟框架(图1),通过目标最大似然估计(TMLE)调整基线混杂因素,评估贝舒地尔对比BAT治疗≥12岁且既往2-5线治疗失败的cGVH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收集了2015年3月1日至2024年3月27日美国8个医疗中心的358例患者数据。主要终点为治疗6个月的总体缓解率(ORR),次要终点为1年无失败生存期(FFS)。图1贝舒地尔vs.BAT真实世界目标试验框架
注:BAT治疗方法或药物包括体外光分离疗法、霉酚酸酯、利妥昔单抗、甲氨蝶呤、西罗莫司、芦可替尼、伊布替尼、伊马替尼、阿巴西普、羟氯喹、白细胞介素-2、喷司他丁、他克莫司、环孢素、皮质类固醇以及淋巴结照射
符合入组标准患者中,113例接受贝舒地尔治疗、245例接受BAT治疗。贝舒地尔组6个月ORR值为38.7%,BAT组为26.8%,两组ORR比值为1.44(P=0.03),表明贝舒地尔较BAT的缓解率提高44%。贝舒地尔组患者1年FFS为61.2%,显著高于BAT组的47.8%,两组间绝对差异达13.5%(P=0.03)。治疗线数为3-6时,贝舒地尔组与BAT组每100个治疗线-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1.6%和41.2%。本研究表明,真实世界中,既往接受2-5线治疗失败的cGVHD患者,经贝舒地尔治疗较BAT具有更优的疗效及更佳的安全性。
美国以外人群疗效可迁移性分析:
贝舒地尔vs.BAT治疗cGVHD在欧盟患者中的疗效预测
基于欧、美患者对药物的生物学反应相似的假设,Daniel Wolff等[2]根据美国真实世界人群的疗效观察数据,模拟贝舒地尔在欧盟cGVHD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收集2015年3月1日至2024年3月27日美国8个中心及欧盟32个中心≥12岁cGVHD患者的数据(图2)。入组标准为确诊cGVHD且接受过2-5线治疗、无疾病复发的患者。主要疗效指标定义为3-6线治疗启动6个月后,贝舒地尔组与BAT组ORR的比值。图2贝舒地尔vs.BAT在欧盟人群疗效的可迁移性分析研究设计
共纳入196例美国患者与222例欧盟患者,欧美患者基线特征总体相似。研究结果显示,欧盟cGVHD患者接受贝舒地尔与BAT治疗的6个月ORR值分别为37.6%与26.3%,两组ORR比值为1.43(P=0.03)。该研究与美国真实世界研究观察到的积极疗效一致,贝舒地尔可为欧盟cGVHD患者带来临床获益,ORR预计较BAT提升43%。
专家点评
c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7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3]。目前,激素仍是cGVHD的一线治疗药物,但约30%~70%的cGVHD患者会发展为激素难治性cGVHD,预后极差[4]。两项研究围绕ROCK2抑制剂贝舒地尔在难治性cGVHD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展开。一项研究(OS11-03)基于美国真实世界数据,采用“目标试验模拟”框架,发现3-6线治疗中贝舒地尔较BAT显著提升6个月ORR和1年FFS,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值得指出的是,“目标试验模拟”作为一种新的真实世界研究框架在近年来被正式确立, 其可用于指导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开展观察性因果推断研究,继而进行医疗干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该框架的核心思想是参照随机对照试验的原则,利用真实世界数据模拟相应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而得出干预措施与临床结局间因果关联的结论。另一项研究(B084)通过可迁移性分析将美国疗效数据外推至欧盟人群,在调整基线差异后预测欧盟患者使用贝舒地尔可获得相似疗效。这一方法学创新为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尤其适用于罕见病或难以重复开展RCT的适应症,加速药物在未研究地区的审评与应用。
两项研究进一步确立了贝舒地尔在难治性cGVHD治疗中的优势地位。同时,两项研究通过创新性方法学整合真实世界证据与因果推断,提升了证据强度,为cGVHD治疗决策及未获批地区的监管审评提供重要依据,其研究框架对血液肿瘤领域其他罕见并发症的疗效评估具有借鉴价值。
张义成 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主任
湖北省血液免疫细胞治疗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常务委员
中华血液学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湖北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美国血液学会(ASH)会员
参考文献:
[1] Edmund K. Waller, et al. 2025 EBMT abstract OS11-03.
[2] Daniel Wolff, et al. 2025 EBMT abstract B084 .
[3]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干细胞应用学组.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4,45(8):713-726.
[4] Toubai T, et al. Rinsho Ketsueki. 2024;65(5):401-411.
4M编号:MAT-CN-250696.V1.0.2025.04
审校:Baa
排版:Baa
执行:Quinta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