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常见且复杂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且病程往往迁延不愈,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挑战。随着靶向治疗时代的到来,Rho关联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ROCK2)抑制剂——
导读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常见且复杂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且病程往往迁延不愈,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挑战。随着靶向治疗时代的到来,Rho关联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ROCK2)抑制剂——甲磺酸贝舒地尔,不仅在cGVHD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多器官受累,cGVHD患者临床需求亟待满足
allo-HSCT已广泛应用于恶性和非恶性血液病的治疗。尽管allo-HSCT的疗效不断提升,但cGVHD仍然是影响移植后患者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主要障碍之一,且常累及多个器官。研究表明1-5,皮肤cGVHD的发生率超过80%,口腔、眼部和肺部症状的cGVHD患者比例分别为45%-83%、40%-60%和10%-26%。此外,高达70%的cGVHD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目前,cGVHD的一线治疗标准为糖皮质激素联合或不联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然而,一线治疗效果有限,大部分患者仍需接受后线治疗。后线治疗主要依赖免疫抑制剂,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免疫抑制剂治疗面临整体缓解率低、缓解持续时间短、血液学不良反应以及感染风险等诸多挑战6。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更为有效的cGVHD治疗策略,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立足临床数据,解析甲磺酸贝舒地尔良好治疗潜力
ROCK在调节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表达失调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目前,多款针对ROCK通路的抑制剂正在积极研发中。甲磺酸贝舒地尔是一种口服的选择性ROCK2抑制剂,因其在cGVHD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而受到关注。该药物通过特异性抑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磷酸化过程,同时促进STAT5的磷酸化水平,有效下调过度活化的辅助T细胞(Th17),并增强调节性T细胞(Treg)的功能,从而有助于恢复机体的免疫平衡7-8在甲磺酸贝舒地尔的关键性临床研究——ROCKstar研究中9,纳入了既往接受过2-5线系统性治疗失败的cGVHD患者。该研究结果有力地证实了甲磺酸贝舒地尔在此类患者群体中的显著临床疗效,尤其在快速缓解症状(中位起效时间仅为5周)、长期控制病情(中位缓解持续时间长达54周)以及改善多器官受累症状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更为重要的是,该药物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依赖性,从而降低激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由此可见,甲磺酸贝舒地尔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良好的临床表现,在cGVHD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前景。甲磺酸贝舒地尔获权威认可,规范化应用迈入新阶段
随着甲磺酸贝舒地尔相关研究数据的不断丰富,专家们制定了《甲磺酸贝舒地尔治疗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导原则”),为一线治疗应答不充分的cGVHD患者提供了明确的治疗建议。指导原则强调6,应尽早启用甲磺酸贝舒地尔治疗,尤其是对于存在严重纤维化临床表现(如硬皮、关节或筋膜受累)的患者。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指导原则也给出了具体的临床指导。例如,对于累及肺部的cGVHD患者,早期应用甲磺酸贝舒地尔可能更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对于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尤其是存在巨细胞病毒(CMV)再激活风险的患者,优先推荐使用甲磺酸贝舒地尔;对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或红细胞水平较低的患者,同样建议优先考虑该药物。从临床研究到指导原则的发布,甲磺酸贝舒地尔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作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选择性ROCK2抑制剂,甲磺酸贝舒地尔能够同时干预cGVHD的炎症和纤维化进程。尤其是在多器官受累的cGVHD患者中,甲磺酸贝舒地尔依然能够发挥其疗效,为多线治疗失败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开辟了全新治疗途径。
总结
甲磺酸贝舒地尔在cGVHD治疗中展现的双重优势,为该疾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随着该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cGVHD患者有望实现更高的治疗目标,不仅限于症状的有效缓解,更有可能达到疾病的长期控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展望未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对cGVHD研究的不断深入,甲磺酸贝舒地尔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将愈加广阔。期待在更多研究数据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加持下,甲磺酸贝舒地尔能够点亮cGVHD患者生存的希望,助力其重获新生!
参考文献:
1.Baumrin E, et al. JAMA Dermatol. 2024 Feb 28.
2.Fall-Dickson JM, et al.J Natl Cancer Inst Monogr. 2019 Aug 1;2019(53):lgz007.
3.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3,44(6):449-457.
4.Dou Y, et al. J Autoimmun. 2024 Jun 26;147:103274.
5.Shaikh SN, et al. J Neuroinflammation. 2023 Dec 15;20(1):300.
6.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 白血病·淋巴瘤, 2024,33(07):385-391.
7. Flynn R, et al. Blood. 2016 Apr 28;127(17):2144-54.
8.Zanin-Zhorov A,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4 Nov 25;111(47):16814-9.
9.Cutler C, et al. Blood. 2021,138(22):2278-2289.
免责声明:该信息仅作医学和科研参考,赛诺菲不建议以任何与您所在国家所批准的处方信息不符的方式使用本产品。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使用。
MAT-CN-2419228/V1.0/NOV.2024
审校:Eve
排版:Red
执行:Moly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灵科超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