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们身体的诸多器官中,皮肤就像是一位忠诚的 “健康卫士”,不仅时刻抵御外界的侵袭,还能敏锐地感知内部的异常状况。你或许不知道,当体内悄然滋生癌症时,皮肤常常会率先 “通风报信”,以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发出警示。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令人揪心,我国每年新增癌症
体内藏癌,皮肤先知!警惕这 3 种皮肤怪象,别让健康溜走
在我们身体的诸多器官中,皮肤就像是一位忠诚的 “健康卫士”,不仅时刻抵御外界的侵袭,还能敏锐地感知内部的异常状况。你或许不知道,当体内悄然滋生癌症时,皮肤常常会率先 “通风报信”,以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发出警示。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令人揪心,我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突破 400 万大关。但令人欣慰的是,如果能在早期发现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能大幅提升 30% 以上 。而皮肤出现的一些特殊变化,很可能就是癌症发出的早期 “求救信号”。从中医的 “内病外显” 理论,到西医所讲的 “副肿瘤综合征”,都揭示了皮肤与体内健康的紧密联系。据统计,大约 17% 的癌症患者在确诊之前,皮肤都出现过异常表现。倘若我们能及时捕捉到这些早期信号,就能为后续治疗争取到宝贵的时间。那么,皮肤究竟会出现哪些奇怪迹象,暗示体内可能有癌呢?
莫名的皮肤色素改变:不可忽视的 “黑棘皮病” 与 “扁平黑色素瘤”:当皮肤突然出现不寻常的色素沉着区域,或者原本的色素减退现象愈发明显,尤其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出现且范围不断扩大,这就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了。有一种名为 “黑棘皮病” 的情况,常常出现在颈部、腋窝等部位。你会发现这些地方的皮肤变得又厚又粗糙,颜色也明显加深,呈现出一种类似绒毛状或者天鹅绒般的外观,十分显眼。别小瞧了这种皮肤变化,它与内脏恶性肿瘤,特别是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医学杂志》曾发布数据表明,大约 80% 患有黑棘皮病的患者,最终都被确诊为恶性肿瘤。这背后的原因是,某些肿瘤会分泌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就像给表皮细胞和黑色素细胞 “打了鸡血”,刺激它们疯狂增殖,从而导致皮肤出现这种异常变化。
还有一种情况也不容忽视,那就是 “扁平黑色素瘤”。它通常表现为不规则形状的深褐色或黑色斑块,边缘模糊不清,而且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与普通的痣相比,它可太 “个性” 了,不仅常常伴有瘙痒、疼痛的感觉,甚至还可能出血。从中医角度来看,这类皮肤变化往往与 “气血瘀滞”“湿热内蕴” 相关;西医则解释为肿瘤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激活了黑色素细胞,又或是免疫系统对肿瘤产生交叉反应,进而引发皮肤色素异常。就好比老张,有段时间他发现自己颈部皮肤莫名变黑,摸起来还粗糙得很,一开始他以为是晒黑了没在意。可后来这黑色区域越来越大,他才去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出患有胃癌,而这颈部的黑棘皮病,正是胃癌发出的早期信号。
2. 顽固皮疹与异常红肿:“坏死性游走性红斑” 和 “皮肌炎” 的警示:有一种名为 “坏死性游走性红斑” 的皮肤问题,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它的样子很有特点,呈现出边缘高高隆起、中心却凹陷下去的环状红斑,而且这个红斑就像个 “调皮鬼”,不断地向周围蔓延扩大,同时还会让患者感受到剧烈的瘙痒和灼热感,别提多难受了。你知道吗?这种皮肤表现和胰腺癌关系密切得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发现,大约 55% 出现坏死性游走性红斑的患者,在接下来的 12 个月内,都被确诊为胰腺癌。原来,肿瘤释放的细胞因子会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使得皮肤血管发炎,组织也跟着坏死,从而导致了这种皮疹的出现。
另外,“皮肌炎” 也不容小觑。它主要出现在面部、颈部、肩部等部位,表现为对称性的紫红色皮疹,同时患者还会感觉肌肉无力,关节也疼痛不已。《美国皮肤病学会杂志》报道称,在 40 岁以上患有皮肌炎的患者中,大约 20% 都伴有恶性肿瘤,常见的有肺癌、胃癌、乳腺癌等。从中医角度讲,这类症状属于 “毒邪外泄”“气血两虚” 的表现;西医则认为,这可能是肿瘤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又或是肿瘤细胞直接侵犯皮肤导致的。而且这些皮疹特别 “倔强”,一般的常规治疗对它们效果不佳,只有针对原发肿瘤进行治疗后,皮疹才会慢慢缓解。就像李阿姨,她面部突然出现紫红色皮疹,本以为是过敏,可吃药涂药都不见好,后来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才发现是肺癌作祟,而这皮肌炎就是肺癌在皮肤上留下的 “痕迹”。
3. 异常皮肤增生与突发痒痛:“真皮转移结节” 和 “顽固性瘙痒” 的隐患:要是皮肤突然冒出一些异常的增生物,或者出现长期难以愈合的溃疡,这很可能是深层组织肿瘤发出的信号。有一种叫 “真皮转移结节” 的情况,它是皮肤转移的常见形式之一。表现为皮下出现坚硬、按压也不疼的肿块,而且生长速度特别快,颜色大多是肤色或者稍微带点红色。研究显示,大概 5% 的癌症患者会出现皮肤转移的情况,尤其是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和黑色素瘤患者更容易出现。《欧洲肿瘤学杂志》报道,一旦出现皮肤转移,往往意味着疾病已经发展到晚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大概只有 6 - 9 个月,情况相当危急。
还有一种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那就是 “无法解释的瘙痒”。有些患者在癌症确诊前的几个月,甚至几年,就开始出现全身性的瘙痒症状,特别是到了晚上,瘙痒感加剧,可奇怪的是,皮肤表面并没有明显的皮疹,就算有,也只是很轻微的变化。这种瘙痒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比如霍奇金淋巴瘤,以及胆道肿瘤关系紧密。国际淋巴瘤研究组的数据显示,大约 30% 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确诊之前,都经历过这种顽固性瘙痒。从中医角度看,这类症状大多是因为 “湿热内蕴”“血热妄行” 导致的;西医则解释为肿瘤细胞分泌的炎症介质,或者是肝胆功能出现障碍,使得胆盐在皮肤沉积,从而引发瘙痒。比如王大爷,近段时间总觉得浑身瘙痒,晚上都睡不好觉,去皮肤科看了也没查出问题,后来做了进一步检查,才发现是患上了霍奇金淋巴瘤,而这瘙痒就是淋巴瘤的早期预警。
面对这些皮肤异常信号,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式有着独特的优势。西医先进的检查手段,像 PET - CT、肿瘤标志物筛查等,能够精准地定位病灶;而中医秉持的整体观念,有助于我们早期发现体内阴阳失衡的迹象。在预防方面,定期体检是发现早期癌症的关键举措。40 岁以上的人群,最好每年都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胸部 CT 等相关检查。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至关重要,均衡饮食,摄入丰富的蔬菜水果,避免高油高盐高糖食物;适量运动,每周坚持一定次数的有氧运动;远离烟酒,减少不良物质对身体的侵害;学会释放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些都能有效降低患癌风险。
在治疗上,中西医结合更是相得益彰。西医的手术、放化疗等手段能够直接对肿瘤发起 “攻击”,迅速控制病情;中医的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理念,则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西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如针对黑棘皮病患者,在进行标准抗肿瘤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黄芪、党参、灵芝等中药来增强正气,用黄连、黄芩、金银花等清热解毒药来祛除湿热邪气,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我们自己也要重视皮肤的变化,建议每个月进行一次皮肤自查。在检查时,特别留意新长出来的痣或者斑块,仔细观察现有痣是否有变化,关注那些不明原因的皮疹或者瘙痒症状。这里有个 “ABCDE 法则” 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皮肤病变:A 代表不对称,B 是边缘不规则,C 指颜色不均,D 表示直径大于 6mm,E 为演变或变化。一旦发现皮肤病变符合这些特征,就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因为害怕而讳疾忌医,也别过度恐慌,如今现代医学技术不断进步,许多早期癌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在专科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和治疗方案,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健康保驾护航 。
皮肤作为身体的 “健康晴雨表”,时刻反映着内部的健康状况。下次皮肤出现异常,别再忽视,赶紧重视起来 。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来源:抚资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