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几何时,妈妈是家里的主心骨,一句话就能让全家人忙开。她在灶台前挥勺,在田地里号令,谁敢不听?可如今,她的模样彻底变了。眼角下垂,背影佝偻,我竟有种恍惚感,仿佛时光偷走了她的一切。
我看着小妹发来的照片,心里一沉。照片里的妈妈,白发苍苍,神情迟缓。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妈妈真的老了。
曾几何时,妈妈是家里的主心骨,一句话就能让全家人忙开。她在灶台前挥勺,在田地里号令,谁敢不听?可如今,她的模样彻底变了。眼角下垂,背影佝偻,我竟有种恍惚感,仿佛时光偷走了她的一切。
小妹低声说:“姐,你看看妈,是不是一夜之间,就成了真正的老人?”我点点头,心里发酸。衰老来得太快,像一阵风,吹得人措手不及。
妈妈和爸爸早就分床睡了。不是因为感情淡,而是因为忍不下去。一个嫌打呼噜,一个嫌唠叨,于是他们一人一间房,各自安静,反而更和睦。这就是岁月的无奈。
我记得小时候,妈妈总爱染头发,黑亮的颜色让她看起来年轻精神。如今,她放弃了。满头白发像积雪压在头顶,她淡淡地说:“白就白吧。”那一瞬间,我心里咯噔一下,原来衰老是从头发开始的。
妈妈的牙齿掉了一半。年轻时她就常牙疼,如今更是动不动掉一颗,只好安上假牙。她笑的时候,已经没有当年的爽朗,牙齿的空隙,像是岁月的印记。
年轻时的妈妈,走路带风,干活带劲,生产队里几乎没人能比得上她。可如今,她走得慢,说得慢,连干点家务都要歇好久。膝盖更是不行,那天小妹带她去山上,其实是爸爸开车送,她被搀扶着才走几步。照片里的笑容,背后全是辛苦。我知道,她已经几乎不出门了。
一年到头,妈妈都在吃药。哪里疼,就吃哪里的。她说:“药是命根。”可药三分毒,胃越来越差。我看着,却只能叹气。
更明显的变化,是她的唠叨。一件事能说上十遍,几十年前的事还要翻出来。我们听得烦,她却不以为意。小妹说:“妈,你说过了。”她摇头:“没说过。”记忆力退化了,昨天的事忘光,几十年前的事却说得头头是道。这反差让我心里发紧,衰老真不是慢慢来,而是突如其来。
妈妈还变胖了。年轻时,她瘦得像根竹竿,如今一米五的身高,体重却到了120斤。我有点不敢认。小妹调侃说:“妈,你是老来福。”妈妈只笑,不反驳。
她也不爱接受新事物了。小妹读文章给她听,她听两句就低头玩手机,完全没兴趣。年轻时的妈妈,最爱听故事,哪怕是邻里闲话,都能听得津津有味。
看着妈妈的这些变化,我忽然害怕起来。我只比她小十七岁,难道十七年后,我也是这样?
我盯着镜子里的自己,忽然有些发怔。皱纹已经爬上眼角,发丝间也藏着几根白发。和妈妈相比,我只是年轻十七岁。十七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一晃就过。
我忽然想到一句话:“人生天地间,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是啊,时间跑得太快,快得让我没有准备,就面对衰老。
我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也会走上妈妈的老路,一步步失去活力。小妹劝我:“姐,你想多了。咱们这一代条件好,会比妈轻松。”我摇摇头。衰老和条件无关,它像影子,一直跟着你。
妈妈不爱锻炼,除了家务就是玩手机。我暗下决心:我要动起来。我要让身体流汗,让四肢灵活。“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是古人早就提醒过的。
我告诉小妹:“我要锻炼,哪怕只是散步,也要坚持。”她点点头说:“对,你要走在妈妈前面,别等到摔倒了,才想起要锻炼。”
我也明白,学习不能停。妈妈不识字,只能看电视和视频,可那些内容简单又重复。几十年过去,她的世界越来越窄。我不想重复,我要读书,要写字,要让脑子一直转。
人老不怕,怕的是心老。心一老,整个人就垮了。我翻开书页,心里默念:“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一种力量。
还有体重。妈妈一米五,从八十斤到一百二,胖了三分之二。我呢?一米五八,一百三十斤,和她当年差不多。我不敢再放纵,太胖的人走得慢,心也重。我要自律,要减下去。轻一点,才活得轻快。
夜里,我辗转反侧,心里反复想着:“人老了真的很可怕。我要慢一点,老。”我不是害怕老,而是害怕像妈妈那样,一夜之间,彻底变了。这份恐惧,让我下定决心。我要提前准备,和时间赛跑。
我开始早起,推开窗户,呼吸一口清凉的空气,感觉一天有了新的开始。脚步落在小路上,石板被晨露打湿。我对自己说:“走吧,走出一条新路。”
妈妈年轻时,最怕运动。她说:“人要省点劲,别瞎折腾。”可现在想来,她省下的力气,最后还是被时间一点点夺走了。我不想学她。我要挥洒力气,要让身体动起来,才能对抗衰老。
每天读一点书,哪怕只有几页,也让我觉得脑子在转,心在亮。我常常记下一句话,反复咀嚼,让它成为心里的灯,照亮我的余生。有一次,我读到:“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让我心里发紧,也让我更加坚定。
和小妹聊天时,我半开玩笑说:“我以后可不能,变成妈那样唠叨的老太太。”小妹笑了:“姐,你别说,你现在有时候,已经有点像了。”我愣了一下,心里微微一颤。原来衰老的影子,早已悄悄笼罩。
我告诉自己:“要守住一份清醒,不能让自己陷进无尽的重复。”妈妈记忆力衰退,昨天的事记不住,几十年前的事却说得津津有味。这让我更懂得,要让头脑常新,要不断输入,别让记忆空白。
我尝试写日记,把每天的感受都记录下来,哪怕只有几句。文字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自己,也让我记住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我还学着拍照,记录生活的细节。我想,等我老了,也能有迹可循。
妈妈那一代,没有这样的习惯,所以她的世界越来越模糊。我不想模糊。我要让记忆有根,让日子有色彩,让衰老慢一点。
我常常望着妈妈,心里酸楚。她曾经那么强,如今却慢慢退场。这就是人生,没有谁能逃开,只有快与慢,没有彻底抗拒。
我对自己说:“别幻想不老,只要老得慢一点,就是胜利。”妈妈说过:“人老了,就是一天天掉东西,身体、记忆、力气。”这话我懂,所以我开始准备。少掉一些,但不能掉得太快。
小妹看我坚持运动,笑着说:“姐,你比以前更勤快了。”我回她:“我是在和时间较劲。”其实我心里明白,这不是较劲,这是求一份安心。安心老去,慢慢老去。
我望着镜子里的自己,虽然不再年轻,但眼神比以前坚定。这就是最大的不同。我跟女儿说:“妈怕老,但妈更怕老得太快。所以妈要努力。”女儿轻轻点头:“妈,你这样挺好,比整天抱怨强多了。”她的话让我心里一暖。
古人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虚度。妈妈的暮年,让我提前照见自己。她像一面镜子,让我看见未来的影子。我既心疼,也感恩。因为有了她,我才开始警醒。
我想告诉自己:“接受老,但别放弃;害怕老,但要行动。”衰老不可逆,但心态可以选。或焦虑,或从容,只在一念之间。
我不想做被动的人,我要主动安排,主动学习,主动生活。哪怕岁月催人老,哪怕皱纹爬满脸,我也希望,眼睛依旧亮堂。
我对小妹说:“咱们要慢一点老,要活得更像自己。”她笑着回应:“说得对。”
夜深时分,我躺在床上,轻轻叹息一句:“人老了真的很可怕。”但我转念一想,如果老得慢一些,如果活得清醒一些,也没什么可怕。
我心里有了答案。衰老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生没有准备。所以我现在准备,一点点积累,一点点坚持,让未来不至于太狼狈。
人这一生,无法决定岁月,但可以决定怎样走完岁月。想到这里,我心里平静了。我明白,慢一点老,就是最好的礼物。
来源:一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