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点名西贝预制菜闹大了,厨房视频被扒出,央媒介入西贝道歉整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7 01:09 1

摘要:说实话,我一开始刷到罗永浩骂西贝那条动态的时候,差点笑出声。9月10号晚上,他直接发朋友圈开炮:“西贝这菜又贵又难吃,全是预制菜!” 我第一反应是——老罗又来了,嘴还是这么狠。

说实话,我一开始刷到罗永浩骂西贝那条动态的时候,差点笑出声。9月10号晚上,他直接发朋友圈开炮:“西贝这菜又贵又难吃,全是预制菜!” 我第一反应是——老罗又来了,嘴还是这么狠。

可你猜怎么着?底下评论瞬间炸了。一堆人跟风吐槽:“对!上次吃的莜面鱼鱼像食堂剩饭”“儿童餐里的牛肉酱一股罐头味儿”,连我表妹都在群里说:“我在深圳南山那家吃的手撕鸡,咬一口干得像纸片。” 这哪是偶发不满简直是集体情绪爆发。

我当时就感觉,这事要出大事。

果不其然,第二天贾国龙立马跳出来接受采访,语气硬得很:“我们绝对不用预制菜!每道菜都是现做!” 还特地把罗永浩那天点的菜单翻出来一条条念,好像在法庭上自证清白似的。最后还撂下一句狠话:要告罗永浩恶意诽谤。

我就纳闷了,老板急我能理解,但你这一上来就“要告”,姿态摆得太冲了吧?普通人被朋友说两句不好吃顶多回一句“你口味刁”,哪有直接抄律师函的?

结果更离谱的来了。

9月11号晚上,罗永浩反手就是一个“悬赏令”:谁要是能提供西贝用预制菜的证据,奖十万。我当时看到都愣了——这操作太狠了,等于公开叫板整个供应链体系。

可还没等奖金发出去,西贝自己先崩了。

他们拍了个后厨视频想证明“我们真现做”,结果镜头一扫,冷柜里赫然贴着料理包标签,“微波加热8分钟即可上桌”几个字清清楚楚。网友当场截图疯传:“你们这是自爆卡车啊?” 更绝的是直播时厨师亲口说“昨天剩下的菜今天还能查食材保质期,鱼能存一年半,西兰花居然标着24个月——我都怀疑是不是打算留着备战末日?

到这里,我已经不想替西贝辩解了。我自己去年带爸妈去北京国贸那家西贝吃饭,点了个羊肉小炒,我爸吃了两口就说:“这肉腌得太重,像是超市买回来那种调理肉。” 当时我还劝他别挑刺,现在老爷子舌头真没毛病。

接下来几天,三大央媒轮番上阵。人民日报说消费者有权知道吃什么,新华社拆解预制菜乱象,央视直接搬出国家刚出的监管通知。这不是敲警钟,这是拿大锤砸门了。

终于熬到9月15号中午,西贝认怂了。发了一篇道歉长文,态度前所未有的软。什么换非转基因油、儿童餐现场制作、生鸡现煮、金瓜现熬……整整九条整改措施,全部精准踩在网友骂过的雷点上。最让我意外的是,他们居然承诺10月1日前全国门店落地执行。

你说巧不巧?就在前一天,胖东来的于东来刚公开力挺贾国龙,说“做企业不容易,别一棍子打死”。结果网上一片骂声,说他“站错队”“迟早被打脸”。

可你看西贝道歉那天,于东来又发声了,意思很明白:我不是护短,我是希望企业犯了错能改,而不是被骂死。他说这话时语气特别平静,但我听得出那份沉重——他是真做过生意的人,知道招工、进货、品控、舆情哪一环都能压垮一家店。

我也觉得吧,咱们普通消费者图不就是吃得明白、花得值当吗?你要真告诉我哪些菜是预制的,价格合理,我也能接受。但问题是之前一直嘴硬说“百分百现做”,回头被扒出一堆料理包,这才让人觉得被耍了。

所以当我看到罗永浩紧跟着追击:“脯说没预制菜,现在算什么?” 我反而觉得他这次没乱来。他对贾国龙不留情面,却特意强调:“不希望于东来掺和进来。” 这句话让我有点动容——他在区分责任:搞垮企业的不是质疑的声音,而是老板自己选择撒谎和硬扛。

这件事吵了五天,我现在敢下一个判断:西贝能不能翻身,不在公关稿写得多诚恳,而在十一之后你走进任何一家门店,端上来的菜是不是真的变了味道。

如果到了10月,你在广州、成都、哈尔滨的西贝,吃到的鸡肉还是从前那种柴得咽不下去的口感,那对不起,再多的道歉信也救不了它。

但我愿意给一次机会。就像于东来说的,别把企业往死里骂,但你也别指望我们装看不见。你可以犯错,但必须真改。

谁都不是靠嘴活着的,饭馆终究得靠饭菜说话。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来源:策略喜舞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