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糖仁健康团队将不定期推出《食品添加剂》相关连载的专业科普,涵盖阿斯巴甜、安赛蜜、植脂末等各种常见添加剂,帮助糖友更好地认识食品添加剂,了解它对血糖的影响,合理摄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带来的负担。
糖仁健康团队将不定期推出《食品添加剂》相关连载的专业科普,涵盖阿斯巴甜、安赛蜜、植脂末等各种常见添加剂,帮助糖友更好地认识食品添加剂,了解它对血糖的影响,合理摄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带来的负担。
本篇我们重点介绍:麦芽糊精。
01
麦芽糊精是什么
麦芽糊精(Maltodextrin)是一种由玉米、马铃薯、大米等淀粉类原料部分水解而成的多糖类物质,食品制造商会将其添加到各种各样的食品中,来源天然但高度加工,属于人工添加剂。
麦芽糊精的结构介于淀粉和葡萄糖之间,口感微甜或无味;外观通常是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容易溶于水;它的作用不在于“甜”,而在于增加体积、改善结构、提供能量感。
02
日常生活在哪里
麦芽糊精应用广泛,在超市和外卖中都很常见但不容易察觉:
● 各类预制菜和速食调味包:比如酱料、火锅底料、汤粉、浓汤宝,作为稠化剂、填充剂、载体,提升粘稠感和挂汁性。
● 代餐粉、蛋白粉、营养补充剂:用来增加粉量和热量感,提升“饱腹感”,有时也用于掩盖苦味。
● 无蔗糖食品、低糖饮品:虽然不标蔗糖,但用麦芽糊精代替,仍然会升高血糖,常见于一些“无糖”标识的固体饮料、乳清粉、蛋白饮料中。
03
安全性与争议
麦芽糊精在食品添加剂中属于被广泛认可为安全(GRAS)的一类,在中、美、欧盟均允许使用,无每日摄入限值(ADI)。
但一些问题也值得关注:
1. 升糖快
麦芽糊精的升糖指数(GI)为85~105,高于白砂糖。这意味着它进入体内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引起血糖快速上升。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它可能是“比糖更糟糕”的存在。
2. “假无糖”成分
很多标为“无蔗糖”的代餐粉、能量棒、功能饮料,其实靠麦芽糊精补充热量和口感,易误导消费者认为是“低糖”或“控糖”食品。
3. 肠道健康方面的研究争议
少数研究指出,高摄入麦芽糊精可能影响肠道菌群结构,甚至助长某些致病菌,不过相关证据尚不充分,更多研究仍在进行中。
4. 麸质残留风险
若原料为小麦淀粉,可能含微量麸质,但深度加工后含量极低(
04
麦芽糊精与糖尿病
虽然麦芽糊精在标签上不会被标为“糖”,但对血糖的影响可能比蔗糖还强烈,对糖尿病患者极其不友好。
糖尿病患者一旦忽视它的存在,容易出现餐后血糖波动大、控制不良等问题,特别是在“代餐粉”“高蛋白饮”“营养奶昔”中,它常以主料形式出现却不被重视。
建议糖友们认真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未添加麦芽糊精的产品,以及留意碳水总量和标签上“无蔗糖”但非“无碳水”的陷阱。
05
麦芽糊精还有哪些别名
常见标注名称:
● 麦芽糊精(最常见)
● 糊精、低聚糖、DE粉(有时用于专业级产品)
如何识别:
● 看配料表,排位越靠前,添加量越高;
● 看营养成分表,若“糖”含量不高但碳水很高、又没标淀粉,多半是麦芽糊精;
● 警惕“无糖”或“控糖”概念产品中添加它作为主基质。
糖仁说
麦芽糊精是一种合法、安全、用途广泛的食品添加剂,但它也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升糖来源。
对于普通人来说,适量摄入并无大碍;对于糖尿病人、控糖人群、低碳饮食者来说,它是一种需要特别关注的“隐形糖”,面对看不见的糖,我们比谈“甜味”更应该关注的是血糖反应。
不是甜的东西才升糖,麦芽糊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来源:呈占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