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发现并依法查处了一起冒充外卖骑手身份卖惨乞讨的诈骗案件:一女子张某在电商平台网购外卖骑手工服,虚构骑手身份并编造“家人重病”等谎言骗取路人钱财。目前,张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近日,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发现并依法查处了一起冒充外卖骑手身份卖惨乞讨的诈骗案件:一女子张某在电商平台网购外卖骑手工服,虚构骑手身份并编造“家人重病”等谎言骗取路人钱财。目前,张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近年来,线上线下的“卖惨营销”,已经发展成了一条独特“赛道”:通过虚构或者夸大自身的“悲惨经历”,以此来获取流量、捐款或关注,或发起众筹,或开通直播要求打赏,或直接伸手要钱,这种现象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甚至线下屡见不鲜。
去年12月,网红“小松”因冒充外卖骑手,虚构悲惨故事,利用公众的同情心骗取流量,谋取私利,被公安机关抓获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在“小松”此前发布的视频中,这位“带着女儿送外卖的单亲爸爸”,凭借倾诉“一天跑43单赚300多元”的不易,收获了40多万的粉丝。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是精心打造的“剧本”,人们在镜头里看到的,不过是有心人刻意打造出来的“人设”。
据央广网记者调查,“卖惨营销”背后的隐藏产业链已经相当发达且完善,背后还有专业的MCN机构指导主播们如何表演和制作“感人内容”,在积累了足够的人气和粉丝量后,立马安排直播带货。为了惟妙惟肖,MCN机构甚至将影视行业的“生产流水线”照搬了过来:导演、编剧一应俱全,还有教“身台形表”的专业老师,9.9元就能网购到几万字的“鸡汤话术”资料……
利用人们的善良进行诈骗,是极为可耻的行径。这不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普通诈骗行为,其恶劣之处在于,这些欺骗性和表演性极强的骗子挤占了本属于别人的信息空间,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被淹没在海量的信息中。不仅如此,当一个又一个的骗局被拆穿,行骗者虽会受到法律的惩治,但却已导致社会信任崩塌,公众善意被过度透支。当人们在遇到有人求助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伸出援手,而是质疑真伪、踌躇不定,回想起这些以“卖惨”人设行骗的始作俑者,怎能不骂一句: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卖惨”这条赛道,其本质就是一条“歪门邪道”,必须从源头上加以治理。公安机关要依法予以查处,形成震慑效应,斩断网络黑产链条;平台方面则应对上传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严格把关,尤其是那些具有高度重合性、有“剧本”嫌疑的账号进行排查,防止有人浑水摸鱼;广大用户也要擦亮双眼,防止自己的善良沦为别人的“韭菜”,把爱心留给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
特约评论员 周斌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来源:上游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