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27岁白领小李去年在社交平台的吐槽。作为一名长期受困于腹胀、便秘的“资深肠胃脆弱星人”,小李曾痴迷于各类益生菌产品的广告词——“千亿活菌”“肠道清道夫”“免疫增强剂”,从网红冻干粉到进口胶囊试了个遍,结果不是拉肚子就是完全没效果,甚至在一次急性肠胃炎后,医
“吃了半年益生菌,钱花了不少,肠胃反而更敏感了?”
这是27岁白领小李去年在社交平台的吐槽。作为一名长期受困于腹胀、便秘的“资深肠胃脆弱星人”,小李曾痴迷于各类益生菌产品的广告词——“千亿活菌”“肠道清道夫”“免疫增强剂”,从网红冻干粉到进口胶囊试了个遍,结果不是拉肚子就是完全没效果,甚至在一次急性肠胃炎后,医生直言:“你肠道里的益生菌,可能还没酸奶里的多。”
转折发生在今年初,小李偶然接触了一位营养师朋友。对方翻出她过往的购物记录,指着成分表摇头:“你吃的这些益生菌,要么活菌数虚标,要么菌株根本扛不住胃酸,还没到肠道就‘死’光了。”在朋友的推荐下,小李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尝试了一款名为Livespo的益生菌——标注仅含30亿CFU,价格却比某些千亿益生菌还贵一些。
1. 孢子技术+82.6%存活率:让益生菌活着抵达肠道
营养师解释,普通益生菌产品因缺乏保护技术,在胃酸中存活率不足5%,而Livespo采用的三层包埋孢子技术,能将益生菌包裹成“铠甲战士”,使胃酸通过率飙升至82.6%。小李服用一周后,惊讶地发现:以前喝牛奶必胀气的她,居然能空腹喝酸奶了!
2. 三株军用级菌株:专治“不服管”的肠道
Livespo的另一大杀手锏是三种孢子益生菌配比:
枯草芽孢杆菌(肠道守门员):小李的肠易激症状(如一紧张就腹痛)明显减少;
克劳氏芽孢杆菌(抗生素克星):某次感冒服用抗生素后,她没像往常一样腹泻到虚脱;
凝结芽孢杆菌(排便调节师):顽固便秘从“3天一次”变成“1天1次”,且毫无腹痛感。
“吞药困难户”长辈:小李给父亲买了半年量,老人说:“胶囊像面粉一样,温水一冲就化,喝着不难受。”
挑食娃+便秘娃:小李闺蜜给女儿服用后,孩子从“一周不拉”变成“每天主动上厕所”,连挑食的毛病都改善了。
外卖胃打工人:同事小张反馈:“吃外卖后胃胀气明显减少,连口气都清新了。”
IBS(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小李自己就是典型案例,服用3个月后,腹痛频率从每周5次降至每月1次。
营养师提醒,益生菌行业存在三大“智商税”:
活菌数虚标:很多产品标榜“千亿CFU”,实际检测存活率不足1%;
菌株不明:未标注具体菌株号,可能是“僵尸菌”;
添加剂超标:过量添加菊粉、乳糖醇等,反而加重肠道负担。
而Livespo益生菌的30亿CFU之所以“反常识有效”,正是因为:
精准配比:三株菌株协同作用,覆盖肠道健康全场景;
高存活率:孢子技术+临床验证,确保活菌直达肠道;
0添加负担:无蔗糖、无麸质、无人工色素,孕妇儿童均可服用。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益生菌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行业乱象也随之而来:部分商家通过夸大宣传、虚假标注等手段误导消费者,导致“益生菌无用论”一度甚嚣尘上。
业内专家指出,益生菌的核心价值在于菌株活性与功能验证,而非简单的活菌数量堆砌。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菌株来源与编号:优先选择明确标注菌株号(如MA139、HU58)及临床验证报告的产品;
存活技术:孢子包埋、冻干技术等可显著提升益生菌的肠道到达率;
配方纯净度:避免选择添加代糖、乳制品等易致敏成分的产品。
来源:Healthy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