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各地少先队组织纷纷开展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辅导员工作好帮手▲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各地少先队组织纷纷开展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努力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红领巾心向党 思政课践于行
为切实将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青少年成长全过程,4月8日,北大附小石景山学校组织六年级全体师生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奋斗的历程——永不褪色的理想与信念之光”主题教育。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将少先队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与语文学科实践活动深度融合,为队员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成长教育课。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队员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在序厅,巨型主题雕塑《旗帜》和宣誓墙让大家感受到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在“革命岁月”展区,中共一大会址复原场景、嘉兴南湖红船模型、第一版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等珍贵文物,让队员们触摸到了党的初心。特别是看到革命先辈们在长征中穿过的草鞋、用过的枪支时,大家深受震撼。通过 “文物—课本—现实”的三维认知体系,队员们深刻理解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的时代内涵。
在“脱贫攻坚”展区,驻村书记的日记和十八洞村沙盘,让队员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共同富裕”战略的伟大实践。此次参观,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中的历史文物紧密相连,让党史学习变得鲜活生动。
此次活动与语文课堂紧密结合,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带着任务去观察、思考和记录,收集革命先辈的事迹、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以及党的精神传承相关内容。回到学校后,他们将开展“奋斗的历程——永不褪色的理想与信仰之光”汇报交流活动,展示收集的资料,分享参观收获。同时,队员们还将撰写观后感、制作手抄报和诗集,把课本知识与参观所得相结合,加深对党史的理解和记忆。
解密“湿地之城”争做小小“代言人”
为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厚植家国情怀,江苏省盐城市新都路小学以三年级成长系列活动为契机,开展了“湿地科普志愿讲解员”培育系列活动,让三年级的少先队员们在行走的思政课堂中锤炼技能、传递绿色理念,以独特方式完成成长礼的实践答卷,成为湿地文化的“小代言人”。
黄海湿地博物馆资深讲解员侯晶晶走进校园,从仪态管理、语音语调到互动技巧,侯老师通过情景模拟、趣味问答等形式,将专业讲解知识转化为少年易懂的“语言密码”。
在“世界森林日”当天,三年级队员们走进黄海湿地博物馆,在侯晶晶老师的带领下,触摸互动沙盘、聆听濒危物种故事、观看实时摄像头观测……沉浸式学习让抽象的生态知识变得鲜活。
大队辅导员葛维组织校内巩固培训,通过“一对一”辅导,帮助队员优化讲解词逻辑与情感表达。队员们结合前两次培训心得,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童趣语言,并融入家乡湿地保护案例。
4月4日至6日,“小讲解员”代表们驻守黄海湿地博物馆,为游客讲述盐城“国际湿地之城”的生态密码。这场成长礼的收官实践,让队员们从课堂走向社会,用童声传递绿色使命。
当思政课走出教室,当成长融入实践,这场馆校联动的育人行动,不仅让三年级少先队员在服务家乡中完成成长蜕变,更以"行走的课堂"激活了思政教育的生命力。
营地之旅 安全实践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安全意识与技能,4月7日,上海市嘉定区练川实验学校六年级全体队员们前往了浏河营地,开启了行走的“大思政课堂”实践活动。
队员们在教官指导下挑战“勇敢者道路”的各类项目。面对摇晃的钢索桥和攀爬网,大家互相扶持、呐喊鼓劲,用颤抖的双腿丈量勇气的高度。
随后,队员们在剧场收看了防欺凌法治沪剧演出。演员们通过说唱、小品、情景剧等形式,生动演绎校园欺凌的危害及应对方法。
接着队员们前往了安全实训馆进行学习和情景体验,提升了面对突发安全事件时的防范意识和防护技能。随后开展的“救在身边”安全实训课程涵盖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创面处理、伤员搬运等内容。队员们在“看、听、学、动”的沉浸式培训中,大家也愈加懂得珍惜、敬畏和热爱生命。
来源:红领巾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