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看了这场不来火?泰山队前几场连着三场不丢球,防线本来硬得像铁板,球迷以为又能稳住三分,结果不到半小时就被一连串争议判罚掀了局。第6分钟那记禁区手球,画面都定格成证据了,裁判麦麦提江不但没吹,VAR也没提示——按第12章的规则,这种明显动作本该介入。那一下,不
谁看了这场不来火?泰山队前几场连着三场不丢球,防线本来硬得像铁板,球迷以为又能稳住三分,结果不到半小时就被一连串争议判罚掀了局。第6分钟那记禁区手球,画面都定格成证据了,裁判麦麦提江不但没吹,VAR也没提示——按第12章的规则,这种明显动作本该介入。那一下,不只是断了进球良机,更把泰山的节奏生生扯烂了。
更别提后面门前混战那次,前锋吃亏却还是哑哑不响。说句公道话,这位主力前锋近3场4球1助攻,状态火到能自己撕裂防线,可是那种节奏一被裁判的哨子搅乱,他也不得不放慢脚步。泰山的打法本来靠中场短传衔接和两翼插上,那条链子一断,边路就没法得到支援,进攻就变得零散又没威胁。
这不是孤立事件。联赛官方数据清楚写着:类似判罚已经让泰山在客场少掉了5分。这让人想起2023赛季第18轮海港对蓉城的那个争议,结果申诉半天也无果。问题不在单个裁判心情好坏,而是联盟在关键场面VAR介入的“主观阈值”上还没讲清楚,尺度一松,一场比赛的结果就可能被拉偏。
赛后王大雷那句“我们拼到最后一秒,有些东西不是努力说了算”顶着所有球迷的胸口。站在看台上、看直播的,都知道球员拼了命,结果被一个或两个哨声毁了节奏,这种憋屈是直观的。如果联赛真想提高职业化,先把这些透明度和回放流程梳清楚吧,让比赛回到比拼实力和战术的本质上。
说归说,球场上还是得靠队伍自己把局面夺回来。裁判可以争议,但下半场若有更果敢的跑位和更干净的传切,未必就拿不到分。只是现在的问题是: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VAR才不是个摆设?球迷能不能少骂几声,多看几场纯粹的比赛?会不会是泰山遭遇的坏兆头,还是一次能反过来当作警醒的教训,就看接下来几轮了。
来源:乘风破浪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