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办事处发布的情况通报,说某女子外出散步时误踩到了化学品氢氟酸,当场便无法行走,送医后被确诊氢氟酸中毒,之后出现心脏衰竭、呼吸停跳,送入ICU后心肺功能衰竭离世。
看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办事处发布的情况通报,说某女子外出散步时误踩到了化学品氢氟酸,当场便无法行走,送医后被确诊氢氟酸中毒,之后出现心脏衰竭、呼吸停跳,送入ICU后心肺功能衰竭离世。
作为业内人士,我几乎惊呆到了难以置信的程度,这么危险的东西怎么会出现在可以遛弯的公共场合?有人或许会争辩说,也不是什么公共场合,就是一个拆迁空地,还有人解释说那片曾经是化工厂,厂搬走了,可能是危险物品拉下了?可我依旧难以想象,这可是杭州啊,也不是什么穷乡僻壤的,能走过去遛弯儿的地方儿,怎么会有多数化学实验室里面都没有的剧毒化学品?
我对氢氟酸的初步了解,最先是从从专业课程上。氟化氢(化学式HF)是氢的氟化物,有着强烈的腐蚀性,有剧毒,它是无色的气体,在空气中,只要超过3ppm就会产生刺激的味道,可以透过皮肤黏膜、呼吸道及肠胃道吸收,能迅速破坏角膜导致失明,吸入高浓度氟化氢或与皮肤接触会导致心律不整或肺水肿死亡。
氟化氢溶于水后形成氢氟酸,它是一种强酸性溶剂,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能够腐蚀金属、玻璃和含硅的物体,所以日常贮存要使用特制的塑料瓶或铅制容器。氢氟酸与人体接触侵入血液后可快速致命。氢氟酸甚至可侵蚀人体骨骼,强极性的氟离子能与骨骼中的钙离子形成氟化钙沉淀物,所以有「化骨水」之称。
还记得美剧Breaking Bad吗?那里面用的溶剂就是这玩意儿,非常nasty。
我对氢氟酸的进一步了解是在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时候的培训。
我们整个系的研究室里面其实只有一个实验室里存有浓度比较低的氢氟酸溶液,但在我们做例行安全检查的时候还是给这个实验室发了警告信,原因是这个实验室既然里面存有氢氟酸,却没有同时配备特别的手套等PPE(个人保护装备)和Calgonate紧急救护包,这个急救包里至少会有两管Calgonate,可以处理比较轻微的皮肤暴露:接触了氢氟酸的皮肤应该马上用六氟灵(Hexafluorine)或大量清水(若无前者)冲洗20至30分钟,然后用前面提到的Calgonate或者葡萄糖酸钙软膏涂抹,并紧急送医处理;若不小心误饮,则要立即喝下大量的高钙牛奶后紧急送医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应该几乎是没有机会遇到氢氟酸的。无水氟化氢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有机氟化合物或铝电解用冰晶石的前驱物;另外也在炼油厂的烷基化制程中用作催化剂。在美国使用氢氟酸的工业和实验室研究中,安全防护和控制是十分严格的,包括并不局限于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最高标准进行劳保防护,佩戴自吸过滤式的防毒面具,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特殊情况需要佩戴半面罩或全面罩;还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而且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尾气通常用氢氧化钠溶液等碱性溶液来吸收;实验室必须常备六氟灵;储存使用铜、铁、镍、银铂或蒙乃尔合金容器,在有压力操作的情况下使用内衬塑料或氟塑料的钢制压力容器;还要加强设备设施的防腐蚀监测管理,定期对螺纹连接、焊口、弯头、设备和管道底部及气液分界处等易腐蚀部位进行专项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写到这里,我依旧还是无法相信,这东西怎么就能出现在了人能遛弯的地方?我们能活到现在算不算事打不死的小强?
周末Hiking时候拍的:
来源:幽默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