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宁乡市金海中学的课堂里,没有传统的“讲台权威”,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自信的身影——他们站上讲台讲解历史脉络,在黑板前推导数学定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式学习……这就是金海中学独树一帜的“自驾课”,一场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自主探索之旅。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贺卫玲 通讯员 黄建新 长沙报道
在宁乡市金海中学的课堂里,没有传统的“讲台权威”,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自信的身影——他们站上讲台讲解历史脉络,在黑板前推导数学定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式学习……这就是金海中学独树一帜的“自驾课”,一场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自主探索之旅。
我的课堂我做主,知识在主动探究中扎根
走进历史“自驾课”的教室,屏幕上《天津条约》的随堂训练刚落下,小老师便自信地走上前,结合板书上“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比”的思维导图,条理清晰地梳理战争背景、条约内容与历史影响。从“马首回归”的时事切入,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分析,同学们在自主讲解与互动问答中,把历史知识变成了可触摸、可讨论的鲜活故事。
历史“自驾课”现场。
数学课堂上,“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探究同样精彩。小组代表们在黑板分区中展示不同的证明思路,用严谨的逻辑推导“SSS(边边边)”判定的合理性;台下同学们时而凝神思考,时而举手质疑,在思维的碰撞中,把抽象的几何定理转化为扎实的解题能力。
数学课堂。
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解锁学习的无限可能
金海中学的“自驾课”,以“自主、合作、探究、高效”为内核,重构了课堂形态。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主动的研究者。无论是历史课上梳理战争时间轴,还是数学课上推导定理,他们在“独学+群学”的模式中,学会了如何提问、如何检索信息、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一个个小组是学习的共同体。在“闪光大PK”的激励下,组员们分工协作,有人负责板书设计,有人主攻内容讲解,有人统筹互动答疑,把团队协作的种子播撒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
从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到数学定理的实践应用,“自驾课”始终聚焦“探究”本质。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让学习从“记答案”升级为“悟方法”。
在金海中学的“自驾课”里,不仅有知识的传递,更是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锻造。当学生们自信地站在讲台中央,当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畅所欲言,在探究中不断突破自我——这便是“自驾课”的魅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司机,在知识的道路上自主掌舵、探索前行,最终成长为有思想、会思考、能创造的新时代少年。
来源:网红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