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类器官与器官芯片专题系列讲座提供了一个专注于探讨该领域内理论和技术进步的在线平台。在此系列讲座中,我们将详细解析类器官的历史渊源、演变过程、实际应用以及它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带来的革新。
转自:生物谷
类器官与器官芯片专题系列讲座提供了一个专注于探讨该领域内理论和技术进步的在线平台。在此系列讲座中,我们将详细解析类器官的历史渊源、演变过程、实际应用以及它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带来的革新。
类器官及器官芯片系列大讲堂是由生物谷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临床干细胞中心(仁济-Med X临床干细胞研究中心)、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协同创新平台、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等多家科研机构、高校及行业领先企业共同发起的。生物谷作为一个专注于生物科学领域的专业平台,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动生物技术的交流与发展。本次讲坛的举办,旨在汇聚国内外类器官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类器官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
即将举行的第六期专题讲座,主题为:生殖系统类器官,将于2025年4月15日14:00至15:30进行线上直播。届时,来自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许文明研究员在线分享专题报告《子宫类器官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Bio-Techne 现场应用科学家黄秀艳博士将带来专业报告《 生殖系统类器官培养与研究现状》,两位报告嘉宾也将在线回答观众的问题。
本期嘉宾简介
许文明 研究员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许文明系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生殖医学实验室PI。作为四川省卫健委学术带头人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2012)。现任四川省胚胎与生殖遗传学会首任理事长,四川省医学会科普专委会主委,同时担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首届生殖细胞分会常委、中国生理学会生殖科学分会专委会常务理事会委员和中国遗传学会类器官分会委员,在国内生殖医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
许文明长期专注于生殖医学领域前沿研究,已获得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作为课题组长和骨干成员)。迄今获得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包括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加国际合作项目等,形成了稳定的科研资助体系。在学术成果方面,近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024)、Nature Chemical Biology(2022)、Advanced Science(2022)、PNAS(2022)、Autophagy(2022)、Human Reproduction(2022)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文章总引用次数超过3600次,H因子达36。
黄秀艳 现场应用科学家
Bio-Techne
黄秀艳,现为Bio-techne现场应用科学家。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暨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药理学与实验神经科学)联合培养博士,香港大学博士后,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共发表中英文研究论文14篇,以项目负责人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Innovation Fund for Technology-based Firms)和香港“医疗卫生研究基金”(HMRF)等。
类器官及器官芯片系列大讲堂
该系列大讲堂将涵盖19周的系统课程,我们将侧重从类器官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到各类器官系统的具体应用,以及工程化制备、评价手段等方面,全方位解读类器官技术。在这里,您将紧跟领域发展趋势,拓宽视野,为我国类器官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欢迎加入类器官及器官芯片系列大讲堂,共同探索这一激动人心的科学领域!
发起单位(更新中):生物谷及多家科研机构、高校及行业领先企业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