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足球联赛是足球运动扎根基层的重要土壤,一支球队的起落不仅关乎赛场成绩,更承载着球迷的情感与本土商家的期待。2025 年 9 月 13 日晚,苏超联赛元年迎来常州队的最后一个主场比赛 —— 尽管球队以 1 比 2 不敌宿迁队,且在多赛一场的情况下无缘淘汰赛,
地方足球联赛是足球运动扎根基层的重要土壤,一支球队的起落不仅关乎赛场成绩,更承载着球迷的情感与本土商家的期待。2025 年 9 月 13 日晚,苏超联赛元年迎来常州队的最后一个主场比赛 —— 尽管球队以 1 比 2 不敌宿迁队,且在多赛一场的情况下无缘淘汰赛,但常州奥体中心内仍涌入 40562 名球迷,用呐喊与掌声送别他们亲切称呼的 “恐龙妹”(常州队昵称,源于常州 “中国恐龙之乡” 的地域标签)。这场告别战的背后,既有球队苏超元年 “从低迷到微光” 的起伏历程,更有本土商家与球队共生的温暖故事 —— 尤其是场边那家烧烤店的广告牌,在比赛结束后迎来了老板娘的泪别,成为这场赛事中最动人的平民注脚。
收官战的温度:4 万球迷与 1-2 的告别,“恐龙妹” 的最后主场
9 月 13 日的常州,傍晚时分飘起了零星细雨,微凉的空气没能阻挡球迷的热情。常州奥体中心的入口处,从下午 5 点开始就排起了长队,不少球迷穿着印有常州队队徽的白色 T 恤,手里举着 “感谢‘恐龙妹’,明年再加油” 的蓝色手牌,还有人带着孩子,脸上贴着球队贴纸,兴奋地讨论着当晚的比赛。
晚上 7 点 30 分,比赛正式开场。常州队身着红色主场球衣,宿迁队则穿蓝色客队服。开场仅 10 分钟,宿迁队就凭借一次反击打入一球,将比分改写为 1 比 0。奥体中心内短暂的安静后,很快响起 “常州队,加油” 的呐喊声,球迷们挥舞着手中的助威棒,试图用声音为球队注入力量。
第 38 分钟,常州队迎来了全场最振奋的时刻 —— 中场球员在禁区外抢断后一脚直塞,前锋插上形成单刀,面对门将冷静推射远角破门,将比分扳为 1 比 1!进球的球员冲向看台,张开双臂庆祝,看台上的球迷瞬间沸腾,有人站起来挥舞围巾,有人互相拥抱,甚至有老球迷激动得抹了抹眼睛。这粒进球,也是常州队在苏超联赛中的第 3 粒进球,虽然没能改变球队无缘淘汰赛的命运,却给了主场球迷一个温暖的回应。
下半场易边再战,双方争夺更加激烈。第 65 分钟,宿迁队利用角球机会,由中后卫头球破门,再次将比分超出为 2 比 1。此后,常州队发起猛烈进攻,甚至换上进攻型替补球员,试图扳平比分,但最终未能改写比分。当主裁判吹响全场结束哨时,比分定格在 2 比 1,常州队输掉了这场收官战,也结束了自己的苏超元年之旅。
然而,赛场内没有指责与失落,反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40562 名球迷全体起立,看着常州队的球员们绕场谢场 —— 球员们走到每个看台前,深深鞠躬,有的球员还向球迷挥手致意,甚至将自己的球衣扔给看台。一位球员在接受现场采访时说:“感谢所有球迷,不管成绩好坏,你们一直都在,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动力。” 看台上,有球迷大喊 “明年再来”,声音在奥体中心内回荡,细雨中的赛场,充满了不舍与温情。
苏超元年起伏:从 “纯素人” 开局到高光时刻,“吊州” 到 “微光” 的转折
回顾常州队的苏超元年之旅,充满了戏剧性的起伏。这支球队从一开始就带着 “争议” 标签 —— 赛季初提交的球员大名单中,没有一名职业球员,全是由本地业余球员组成的 “纯素人” 阵容。消息一出,就引发了联赛内外的讨论,有人质疑 “这样的球队能在苏超立足吗”,也有人期待 “平民球队的逆袭故事”。
联赛前八轮,常州队的表现印证了外界的担忧:1 平 7 负,未尝一胜,甚至没有打入一粒进球。每场比赛后,球迷们都会在社交平台上调侃球队的队名 ——“常州” 的 “常” 字,被网友用笔画一点点划掉,从 “吊州” 慢慢变成只剩 “丿州”,这个略带自嘲的梗,成了联赛初期大家对常州队的印象。那段时间,球队的主场还在一所大学的体育场,场地条件有限,看台上的观众也寥寥无几,最多的时候也只有几千人,场边的广告牌更是冷清。
转折点出现在第 9 轮,常州队主场对阵镇江队。那场比赛,球队仿佛突然找到状态,防守端固若金汤,进攻端也多次创造机会。比赛最后一分钟,常州队获得点球机会,队长顶住压力将球罚进,以 1 比 0 击败镇江队,拿到了苏超元年的首场胜利!比赛结束后,球员们在赛场上相拥而泣,看台上的球迷也激动地冲进内场,和球员们一起庆祝,那一刻,“丿州” 的调侃被抛在脑后,大家开始真正认可这支 “纯素人” 球队的努力。
此后,常州队又迎来了更多 “高光时刻”:球队邀请到中超球员黄紫昌友情客串 —— 这位常州籍的职业球员,出于对家乡球队的支持,无偿代表常州队参加了两场比赛。在客场对阵泰州队的比赛中,黄紫昌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多次突破对方防线,还助攻队友打入扳平一球,帮助常州队以 1 比 1 逼平泰州队,拿到宝贵的一分。那场比赛后,“常州队 + 黄紫昌” 的话题登上了本地热搜,更多球迷开始关注这支平民球队。
虽然最终常州队还是没能晋级淘汰赛,但从 “八轮不胜” 到 “击败强敌、逼平对手”,这支 “纯素人” 球队用努力赢得了尊重。正如一位跟随球队征战多场的球迷所说:“我们一开始就没指望球队拿冠军,就是想看他们拼劲,现在看来,他们没让我们失望。”
赞助的变迁:从 “冷清展板” 到 “衣食住行全覆盖”,烧烤店广告牌的意外出圈
与赛场上 “先抑后扬” 的画风不同,常州队在 “文旅 + 流量” 领域可谓 “全程高光”,而这一切的起点,始于主场广告牌的变化。
联赛初期,常州队的主场设在一所大学的体育场。从当时的比赛录像中能看到,场边的广告牌稀稀拉拉 —— 除了苏超官方赞助商的蓝色展板,就只有江苏省足协、常州市足协的白色标语牌,没有任何商业品牌的身影。一位球队工作人员回忆:“那会儿球队成绩不好,加上场地在大学,商家觉得曝光度不够,都不愿意来赞助,我们只能靠官方支持撑着。” 用球迷的话说,那是 “比赛不太行,广告也没人理” 的日子。
改变发生在联赛中期 —— 常州队将主场迁至规格更高的常州奥体中心。这座能容纳近 5 万人的专业体育场,不仅提升了比赛的观赛体验,也吸引了更多商家的目光。从对阵南京队的比赛开始,场边的广告牌突然变得 “热闹” 起来:红色的卡尔美运动服广告板立在球门后侧,上面印着 “常州队官方指定运动装备” 的字样;绿色的 “锦绣春秋” 房产广告板挨着球员通道,展现着本地楼盘的信息;蓝色的理想汽车广告板则放在看台第一排,毕竟理想汽车的生产基地就在常州,算是 “本土企业支持本土球队”;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橙色的广告牌 —— 上面印着 “东哈烧烤” 四个黑色大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 “本地特色,人均 50+”,这块来自本地单店规模烧烤店的广告牌,和周围的大品牌形成鲜明对比,却意外地让人觉得亲切。
更让 “东哈烧烤” 出圈的,是一场冷雨夜的比赛。那是常州队主场对阵 “苏超强队” 南京队的比赛,当天晚上下着大雨,气温骤降,常州队最终以 0 比 4 不敌对手。比赛过程虽然失利,但场边的 “东哈烧烤” 广告牌却因为一个细节火了 —— 比赛间隙,镜头扫过广告牌时,能看到老板娘冒着雨,在广告牌旁给看球的球迷递热水,还举着 “看完球,来吃串” 的小牌子。这段画面被网友拍下发到社交平台后,“东哈烧烤老板的契约精神” 话题很快冲上热搜 —— 大家发现,即使球队大比分落后,即使天气恶劣,这家小烧烤店还是如约出现在赛场,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球队。老板娘后来在采访中说:“签了赞助合同,就不能因为球队成绩不好就不来,这是做生意的本分,也是对球队的支持。”
到了常州队最后一个主场比赛,场边的广告牌更是实现了 “衣食住行全覆盖”:除了之前的卡尔美、理想汽车、东哈烧烤,还新增了京东的蓝色广告板(印着 “京东家电,为常州队加油”)、海澜之家的白色展板(主打男士休闲装)、安井食品的绿色广告牌(本地速冻食品品牌)、霸王茶姬的粉色展板(网红奶茶品牌),甚至连在欧冠赛事中常见的喜力啤酒,也竖起了红色的广告板,上面写着 “喜力啤酒,助力苏超狂欢”。这些广告牌沿着奥体中心的跑道整齐排列,五颜六色的画面,让赛场多了几分商业活力,也印证了常州队 “流量吸引力” 的提升。
泪别广告牌:烧烤店老板娘的不舍,平民商家与球队的共生
9 月 13 日的收官战,除了球员与球迷的告别,还有一个场景让不少人动容 —— 比赛结束后,东哈烧烤的老板娘站在自家的广告牌旁,面对镜头流下了眼泪。
这位老板娘今年 40 多岁,穿着一件深色外套,头发简单扎在脑后。比赛结束前半小时,她就站在广告牌旁边,手里拿着手机,对着 “东哈烧烤” 的广告拍了又拍,一会儿远拍全景,一会儿近拍细节,像是在记录一段珍贵的回忆。当有媒体记者上前采访时,她先是笑着说:“这是我们家广告牌最后一次出现在苏超赛场了,合同到期了,而且球队明年能不能继续打苏超还不一定。”
话音刚落,她的眼眶就红了,眼泪顺着脸颊滑落。她赶紧用手背擦了擦,声音有些哽咽:“说实话,一开始赞助就是觉得好玩,也想给店里打打广告,没想到后来跟球队、跟球迷都有感情了。每次比赛,都有球迷看完球来店里吃串,说‘看到你们的广告牌了,来捧个场’,生意都好了不少。” 她还提到,之前冷雨夜给球迷递热水的事,“就是觉得大家来看球不容易,没想到能火,后来好多人都是冲着‘有温度的烧烤店’来的,这都是球队给的机会。”
记者注意到,老板娘手里还攥着一张印有 “东哈烧烤” 和常州队队徽的宣传册,“这是我们特意做的,今天本来想发给球迷,现在看来,只能留着自己做纪念了。” 她说着,又看了一眼广告牌,伸手轻轻摸了摸上面的字,“希望明年球队还能来奥体中心,到时候我还想赞助。”
来源:FM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