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南通曾叫 “通州”,因避太后父讳还改过名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04:18 1

摘要:临江又靠海,既有 “黄金海岸” 的优势,又占着 “黄金水道” 的便利,地理位置好得没话说。

说起南通,大家都知道它是江苏东南部一颗亮眼的 “江海明珠”。

临江又靠海,既有 “黄金海岸” 的优势,又占着 “黄金水道” 的便利,地理位置好得没话说。

但可能很多人没细想过,“南通” 这俩字背后,藏着好几千年的历史讲究。

今天咱们就顺着时间线,聊聊南通名字的来头,还有它那些年的变迁故事。

先说说南通这片土地最早的样子。

境内成陆最早的是西北部,属于扬泰岗地的边缘地带,早在 5000 多年前,就有人在这儿安家过日子了。

至于其他大部分地方,其实是近 2000 年 里,从海里慢慢涨出沙洲,再一点点连起来形成的。

人慢慢多了,有人打鱼晒盐,有人种地谋生,日子越过越红火,后来才慢慢有了各级官府机构。

汉武帝元狩六年(前 117 年),朝廷在这儿设了个临海郡,管着海陵等 29 个县,现在的海安地区当时就归海陵县管。

到了东晋安帝时期(397-418 年)如皋、宁海、蒲涛、临江这些县也陆续建起来了,都归广陵郡管。

南朝宋泰始七年(471 年)海安县也设了,一开始属新平郡,后来又改归海陵郡管。

不过好景不长,到了南朝梁陈时期(502-589 年),南通最早的这些县级机构差不多都被撤了。

这里得提一句,南北朝的时候,现在南通市区那片地方,慢慢从海里涨出沙洲,当时人叫它胡逗洲

隋朝刚建立的时候,南通这边的县级建制全被废了。

一直到唐朝,这片土地才又有了新动静。

唐朝中期,从海陵县里分出来重新设了海安县,可这县只存在了 14 年(708-722 年) 就没了。

不过唐朝朝廷在胡逗洲设了盐亭场,专门管晒盐的事儿,开元十年(722 年) 还派了盐官过来,归扬州海陵县管,隶属于淮南道

那时候晒盐可是个大产业,撑起了南通经济的半边天。

到了乾符二年(875 年),为了防备敌人,又设了狼山镇,归浙江西道节度使管。

要说 “通州” 这个名字啥时候来的,那得说到五代十国时期

当时南通一带归南唐管,南唐保大十年(952 年),在海陵县东乡重新建了如皋县,归泰州管。

一直到 958 年,后周的军队往南打,打下了如皋东乡的静海,然后就把这儿改名叫 “通州”,归扬州管,下面还管着静海、海门两个县,这就算是通州正式建州的开始了。

为啥叫 “通州” 呢?其实是说这儿 “处在江海交汇的地方,能连通吴越地区”,把南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交通重要性都说透了。

从这以后,“通州” 这名字一用就是近千年。

不过通州的名字也不是一直没变,中间还挺曲折的。

到了宋朝宋乾兴元年(1022 年),新皇帝年纪小,没法自己管国家,就由刘太后掌权。

可巧了,刘太后的父亲叫刘通,为了避这个 “通” 字的忌讳,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天圣元年(1023 年),通州就改名叫崇州,也叫崇川

一直到明道二年(1033 年),刘太后去世了,刘家没了权势,皇帝才下命令不用避讳了,通州又改回原来的名字。

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 年),通州还曾经升成静海郡

另外,通州还有个小名叫通川,现在能找到的最早的通州地方志,名字就叫 **《通川志》**。

元朝的时候,至元十五年(1278 年),元军占领了通州,把它升成了 “路”,叫通州路

但没几年,到了至元二十一年(1284 年),又改回州,归扬州路管。

明朝洪武二年(1369 年)静海县被撤了,通州除了管海门县,还得管原来静海县的地盘。

其实在明朝之前,通州的范围大概就是现在的南通市区,加上通州、海门、启东这三个地方。

可到了明朝,海门县遭了灾,海水老往岸上冲,县城的土地慢慢被淹了,没办法,县衙门只好搬了四次家。

到了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 年),海门县除了剩下吕四那一小块地方,其他全被江水淹了,只好把海门县撤了,改成海门乡

一直到清雍正二年(1724 年),通州升成了直隶州,和府的级别一样,先后归江苏、江宁布政使司管,为了这事,还把泰州管的如皋、泰兴两个县划给了通州。

到了乾隆年间,通州东部海域沙滩逐渐涨起,乾隆三十三年(1768),设海门厅,属江宁布政使司管辖,这便是今海门市的前身。

而海门乡为避免与海门厅地名混淆,改称静海乡,仍属通州。

“南通” 最终定名

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州改为县。

由于河北原本也有通州,此时改称通县

为避免地名重复,江苏的通州便改为南通县,与其他县之间不再有领属关系。

至此,“南通” 这一名称正式确定下来,一直沿用至今。

在后续的历史进程中,南通的行政区划又经历了多次调整。

1949 年 2 月 2 日,南通全境解放,华中行政办事处析城厢及唐闸、天生港、陆洪闸、狼山一带为境设立南通市,隶属苏皖边区第九行政区

5 月,苏皖边区第九行政区改称苏北南通行政区,辖南通、如东、海门、启东、崇明 5 个县和南通市。

1950 年 1 月海安、如皋 2 个县由苏北泰州行政区划归南通行政区。

1953 年 1 月,重建江苏省,南通市改为江苏省政府直辖市。

1958 年 7 月,南通市改属南通专区,同年 11 月,崇明县划属上海市

1962 年 6 月,南通市又改为省辖市。

1983 年 3 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南通地区行政公署,其原所辖 6 个县归南通市领导。

此后,启东、如皋、南通、海门先后撤县建市,2009 年 3 月通州市撤市设区,重新成为南通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

来源:阿文说丽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