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花艺惊艳昆明!“一带一路”中老铁路沿线花艺师同台比拼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7 07:42 1

摘要:9月12日,昆明市呈贡区中国斗南花卉展览馆广场花香四溢、人头攒动。2025年“一带一路”中老铁路沿线四州(市)花卉产业插花花艺师技能比武在这里鸣锣开赛。来自昆明、玉溪、普洱等七个州(市)的42名花艺高手同台竞技,呈现了一场融艺术、文化、产业与创新于一体的花卉盛

中国花木园林快讯 记者柏斌报道 9月12日,昆明市呈贡区中国斗南花卉展览馆广场花香四溢、人头攒动。2025年“一带一路”中老铁路沿线四州(市)花卉产业插花花艺师技能比武在这里鸣锣开赛。来自昆明、玉溪、普洱等七个州(市)的42名花艺高手同台竞技,呈现了一场融艺术、文化、产业与创新于一体的花卉盛宴。

比武现场

在比现场,花艺师们以“人体花艺”为创作载体,凭借巧妙的构思与灵巧的双手,在限时内将非洲菊、红掌、蝴蝶兰、热带兰花等云南特色花材的然之美,通过色彩搭配、形态塑造与空间架构,打造出兼具视觉冲击力和文化寓意的人体花艺,展现了花卉艺术与“一带一路”主题的深度融合,彰显了插花花艺师们的高超技艺。

在现场,花艺同行们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全神贯注地仔细观摩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而众多围观市民,则从不同角度,用手机定格作品的的美丽娇姿。

比武选手在现场比拼才艺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昆明代表队选手、云南植造家景观有限公司的花艺设计师武振将以“绿色创新·协同共赢”为主题创作的作品《孔雀丝路·翎羽流光》。该作品以姿态优美、色彩靓丽的热带兰花为主花材,通过蓝紫色系的花材组合,模拟孔雀羽翎的光泽与形态,既呼应云南“孔雀之乡”的美誉,也象征中老友谊如花绽放,携手共进。武振将表示:“花艺创作是与自然对话、将美好具象化的过程。我试图通过花色的搭配、造型的构建,传递生命蓬勃与色彩交融之美。”

武振将的一等奖作品《孔雀丝路·翎羽流光》

经过激烈角逐,由昆明市插花花艺协会会长胡赛忠、秘书长潘建材等6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依据作品的创意、技法、色彩、构成和整体效果,评选出各类奖项。其中,武振将荣获一等奖;曲靖代表队赵应能和昭通代表队丁巡并列二等奖;昆明代表队刘二铭、玉溪代表队李晓琴、红河代表队张秋杰获得三等奖。

胡赛忠受访时表示:武振将的作品线条流畅、空间感强,给人一种清透明快和雅静和谐的美感,获评一等奖是实至名归。

丁巡的二等奖作品《不死鸟之谜》

云南省技术能手、昭通代表队丁巡的作品《不死鸟之谜》别具一格,以抽象手法表达对生命奥秘的探索、自然现象的敬畏。他说:“人体花艺是将花卉与人体相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自然美与人体美的深度融合的艺术作品。除了要考虑作品本身的形态、色彩、质感、空间、线条外,还要兼顾穿戴的舒适性。”

红河州选手张秋杰的作品《花开云南,香飘世界》以五个弧形结构聚拢呈绽放状,寓意云花自信绽放、香飘世界。张秋杰告诉记者:“参加本次比武,与选手同台竞技,既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也是一次技能交流的好机会。看到那么多优秀的作品,让我对云南花卉、花艺的发展充满信心。”

张秋杰的三等奖作品《花开云南,香飘世界》

特设的花艺模特走秀在本次比武的全场焦点。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身披花卉“铠甲”的模特缓步登台。头顶的红色非洲菊炽烈绽放,肩头蝴蝶兰与红掌交相辉映。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一位市民感叹道:“原来花不仅可以插在瓶里,还能穿在身上,展示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花艺模特走秀

据悉,中老铁路自2021年开通以来,已累计运输花卉货值超过40亿元,带动沿线花卉种植面积增长18%。由云南省总工会指导,昆明市总工会、玉溪市总工会、普洱市总工会等主办的本次比武以“绿色创新·协同共赢”为主题,是中老铁路沿线四州(市)联合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专项系列活动之一,也是云南省花卉产业劳动竞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搭建技能交流平台,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促进区域间插花花艺师的交流与合作,提升花卉产业工人和花艺师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云花出海”储备人才,助力中老铁路经济带建设。

赵应能的二等奖作品

昆明市插花花艺协会秘书长潘建材表示:本次技能比武极具创新性。活动以“人体花艺”这一新颖形式为载体,不仅为“一带一路”中老铁路沿线沿线插花花艺师搭建了技艺交流与创意碰撞的平台,更通过花艺与时尚、文化的结合,拓展了花卉艺术的传播维度,让大众更直观感受到花艺的多元魅力。

潘建材说:此次技能比武展现了插花花艺师的创新活力,激发了花艺从业者的创新热情,也提升了社会对花卉产业的关注度。期待未来涌现更多此类兼具专业性与创意性的活动,让花卉艺术在“一带一路”进程中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李晓琴的三等奖作品

刘二铭的三等奖作品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