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德清县社会治理中心服务台前,王大爷日前正焦急地询问:“听说咱们这儿有个‘银耀天平工作室’,专门帮老人解决纠纷,我侄子欠我的钱能帮助要回来吗?”正说着,刚做完登记的赵大爷凑过来插了句话:“里面都是老法官,经验丰富,讲话也贴心!”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王艳琦
在德清县社会治理中心服务台前,王大爷日前正焦急地询问:“听说咱们这儿有个‘银耀天平工作室’,专门帮老人解决纠纷,我侄子欠我的钱能帮助要回来吗?”正说着,刚做完登记的赵大爷凑过来插了句话:“里面都是老法官,经验丰富,讲话也贴心!”
老人们口中的“银耀天平工作室”,由德清县人民法院联合县社会治理中心、县司法局共同设立,目前已吸纳6名党龄超过30年、审判经验丰富的退休法官,及年轻调解员及志愿者共同组成,设有家事、道交、合同3个专业调解小组,日常轮驻县社会治理中心,优先为老年人提供调解服务。
工作室不仅靠“银发智慧”化解纠纷,还积极对接法院、公安、检察、司法等职能部门,织就了一张高效运转的“一站式”解纷网络,提高为老维权的响应速度和质量。运行以来,已成功调解各类纠纷760余件,涉老纠纷平均调解周期已压缩至2天。
就在采访当天,一位郭姓大爷紧紧握着值班老法官何晓棠的手,连声道谢。原来,年过60的他在工地打扫时不慎被金属废料划伤,老板却一再推脱赔偿。识字不多、不懂法律的郭大爷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建议下找到工作室。何晓棠耐心倾听、迅速厘清案情,发现维权能力弱和对方消极应对是问题关键。他当即打电话给工地老板,严肃说明其法律义务,并约定面对面调解。
调解现场,何晓棠不仅用方言细致地向郭大爷解释赔偿标准,也从情理和法理角度对老板进行劝导:“大家都有老去的一天,要将心比心。”最终,在工作室和法院联合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赔偿款当场付清。
“银耀天平工作室”不仅是矛盾的“缓冲阀”,更是法治的“播种机”。在这里,老法官们不仅化解纠纷,更致力于传承“司法护老”的理念。实习调解员小余在跟随老法官学习3个月后深有感触:“原本以为调解就是‘劝劝架’,现在才明白,要法、情、理相结合。”截至目前,工作室已组织开展调解技巧培训10余场,覆盖基层调解员、志愿者350余人次,指导调解超百次,有效推进本地调解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据悉,“银耀天平工作室”将继续扩大“银龄智库”规模,吸引更多退休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加入,进而激发“银发力量”在基层治理中的效能,为平安德清、法治德清建设注入更多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