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文化自信带来的全民觉醒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8 23:54 1

摘要:2025年春节可谓热闹非凡:前有DeepSeek横空出世,震惊全球,成为年夜饭后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后有春节档票房,被一部动画电影点燃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单日票房9.8亿元、上映15天破百亿元的惊人数据,不仅刷新了全球动

2025年春节可谓热闹非凡:前有DeepSeek横空出世,震惊全球,成为年夜饭后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后有春节档票房,被一部动画电影点燃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单日票房9.8亿元、上映15天破百亿元的惊人数据,不仅刷新了全球动画电影票房纪录,更以“现象级”姿态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化自信的全民讨论。

从影院内的集体沉浸到社交媒体上的万次转发,从山村放映队的自发组织到海外观众的集体起立鼓掌,《哪吒2》早已超越一部普通电影的范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哪吒2》的成功,首先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影片以“哪吒闹海”这一经典神话为基底,摒弃了简单复刻,转而通过现代化叙事重新解读经典。哪吒从传统形象中叛逆的“魔童”转变为守护苍生的英雄,其“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精神也被赋予新的内涵:从反抗个人宿命变成对天道不公的挑战。

这种“守正创新”并非对传统的背离,而是通过当代视角,让过去的文化基因“活起来”,让观众在光影中与五千年的文明“撞个满怀”。

其次,《哪吒2》票房登顶,其背后是中国动画工业体系的全面升级在强力支撑。曾几何时,中国动画深陷“代工困境”,长期为他人做嫁衣,在大量的代工劳作中,错失了打造知名原创品牌的黄金时机。时过境迁,如今以《哪吒2》为典型代表,借助动态捕捉等先进技术,国产IP成功构建起全球顶尖的视觉体系,这是中国动画工业体系升级的有力证明。

导演饺子毅然“弃医从艺”,历经16年的蛰伏。这份坚持,恰似当下中国动画人的缩影。他们一同秉持“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定信念,努力让中国动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文化自信的“破圈效应”

《哪吒2》引发的社会现象,反映出文化自信从个体到群体的扩散过程。在网络上,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读的优质视频热度居高不下。与此同时,影片引发的思考跨越了年龄界限与地域限制。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一代的长辈,他们都津津乐道,可见《哪吒2》强大的文化感染力。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场狂欢超越了单纯的娱乐消费:企业包场观影、教师将影片设为“开学第一课”、观众七刷寻找细节。这些行为背后是公众对本土文化价值的主动认同。

各地文旅的“哪吒争夺战”进一步放大了这种自信。天津陈塘庄凭借地理关联打造“哪吒小镇”,河南西峡以“回乡”主题推出免费游览,四川宜宾开发沉浸式主题乐园……尽管这些营销多少带有一些“蹭流量”的色彩,但其本质是通过文化IP的在地化重构,将“故事”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的当代叙事。正如学者吴必虎所言,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没有受众,而是看你采取何种方式表现这些要素。

长路与灯塔

《哪吒2》的成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国际话语权不断增强,中国文化工作者愈发自信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富矿,并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有机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如《长安三万里》《白蛇》系列等优秀作品。

《哪吒2》正是这一文化自信浪潮中的杰出代表。它以时代精神为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墨,在现代电影技术的助力下,让古老的神话故事绽放出现代光彩。创作过程中,一边大胆运用传统神话元素构建故事框架,一边以全球视野打磨叙事节奏,最后将东方美学与现代电影工业技术完美融合。这种文化自信,不仅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更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包容,体现了中国文化开放、包容、进取的时代精神。

然而,热潮之下仍需冷静思考。有学者提醒,票房登顶不等同于文化登顶,真正的自信需要植根于更深层的价值体系。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核心,其“人民性”与“斗争哲学”仍应成为文化创作的灯塔。未来的动画传承人,仍需要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的张力中,继续走长路,探索“既中国又世界”的融合。

截至3月底,《哪吒2》正冲击全球票房前四。从《大圣归来》到《哪吒2》,中国用十年时间,迈出了“文化输出者”的脚步。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遇见时代新潮,当科技硬实力碰撞人文软实力,中国完全有能力在世界舞台上书写自己的故事。(本文来源:《华帝世界》)

来源:动漫高级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