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顾炳鑫无疑是一位熠熠生辉的人物。他以其卓越的绘画才华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连环画、版画、中国画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新中国连环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与刘继卣并称为“南顾北刘”,又因其独特的线描技艺被尊为“白描圣手” 。
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顾炳鑫无疑是一位熠熠生辉的人物。他以其卓越的绘画才华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连环画、版画、中国画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新中国连环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与刘继卣并称为“南顾北刘”,又因其独特的线描技艺被尊为“白描圣手” 。顾炳鑫的艺术生涯,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不仅记录了时代的风云变幻,更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无限热爱与不懈探索。
风尘三侠 顾炳鑫绘
鲁迅先生 顾炳鑫绘
自学成才的艺术之路
1923年,顾炳鑫出生于上海宝山县顾村一个普通家庭,自幼便对绘画展现出浓厚的兴趣。然而,幼年的他遭遇战乱,家庭贫苦,连上学都成了奢望,更别提接受正规的绘画教育。但这些困难并未阻挡他对艺术的热爱,反而激发了他自学的决心。他凭借顽强的毅力,通过临摹、观察和不断实践,逐渐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巧,踏上了自学成才的艺术之路。
青年时期的顾炳鑫
顾炳鑫先生
早期,顾炳鑫主要从事木刻和漫画创作,用画笔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他的作品多以抗日救亡、民族独立以及“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等为主题,充满了时代的呐喊和对正义的追求。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9年上海解放,为顾炳鑫的艺术生涯带来了重大转折。他看到报纸上发表的解放区新连环画,深受启发,于是自编自画了第一本连环画《小经理》,投稿后被大众美术出版社出版。从此,他踏入了新连环画创作的领域,开启了一段辉煌的艺术之旅。
夫人陈锦绣像 顾炳鑫绘〔1975年〕
女儿顾萌芽像 顾炳鑫绘(1976年)
开拓创新的连环画艺术
解放后,连环画迎来了黄金时期,也是顾炳鑫艺术的黄金时期。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连环画作品,如《渡江侦察记》《红岩》《列宁在十月》《向阳院的故事》等,在业界拥有“南顾北刘”的声誉。顾炳鑫的连环画作品之所以备受赞誉,不仅在于其精湛的绘画技巧,更在于他对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把握。
《渡江侦察记》 铅笔画 顾炳鑫绘
向阳院的故事 顾炳鑫绘
在绘画技巧方面,顾炳鑫勇于尝试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先后在单线、黑白、钢笔画、铅笔画、中国水墨画等领域进行探索,开辟了连环画创作多样化的广阔道路。他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和主题,选择最合适的绘画技法,使每一部作品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1954年,顾炳鑫用铅笔素描形式创作的《渡江侦察记》连环画出版,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为了将这部作品画得生动逼真,他两次前往安徽省芜湖市境内的白马山和当年渡江登陆点三山沿江一带实地写生,体验生活,还长期下连队与侦察兵生活在一起。该作品讲述了1949年春天解放大军渡江作战前夕,侦察兵巧渡长江深入侦查的故事,歌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机智勇敢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绘画手法上,顾炳鑫采用铅笔素描,并在素描中加强了线的作用,按照明暗关系把画面处理成不同的黑白灰层次,使画面效果明晰,艺术形象突出。《渡江侦察记》不仅是顾炳鑫的成名之作,也是中国连环画史上最著名的素描作品之一,1963年荣获首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二等奖。
渡江侦察记 顾炳鑫绘
以上数幅画均为顾炳鑫所绘《渡江侦察记》
除了素描连环画,顾炳鑫在白描、彩墨等技法的运用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白描连环画《红岩》,是其倾注大量心血的代表作之一。为创作这部作品,顾炳鑫亲自带领创作小组多次深入生活,在创作中充分调动并发挥了各个创作者的个人长处。《红岩》运用表现性的单线白描,线条刚劲有力,富有节奏感,生动地刻画了江姐、许云峰等革命先烈的英雄形象,展现了他们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品质。这部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更成为了激励无数人的红色经典。
江姐 顾炳鑫绘
双枪老太婆 顾炳鑫绘
红岩 许云峰和成岗 顾炳鑫绘
在创作《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等外国题材的连环画时,顾炳鑫大胆创新,采用中国传统的白描手法来勾勒人物的神韵、塑造人物性格。一般来说,画这些外国题材多采用素描,但他却另辟蹊径,以严谨的中锋白描(铁线描和高古游丝描),成功地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外国题材相结合,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这两部作品也成为了白描连环画的经典之作 。
列宁在十月
列宁在十月
列宁在十月
彩墨连环画《英雄小八路》则反映出顾炳鑫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作品以其人物造型严谨、画面设色清雅而令人赏心悦目。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生动地展现了小八路们的英勇形象和爱国情怀,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英雄小八路
英雄小八路
英雄小八路
英雄小八路
英雄小八路
英雄小八路
英雄小八路 顾炳鑫绘
顾炳鑫认为,连环画的创作中贯穿着两条重要的“线”:一条是故事的情节线;另一条则是人物性格、心理及精神的成长线。画家需要通过对画面细节的精心营造,使每个人物的情绪、反应和动作都顺理成章,塑造出足以让读者信服的形象,而非空泛的符号。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充分体现了这一创作理念,无论是紧张刺激的战争场面,还是细腻入微的人物情感,都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影响深远的艺术贡献
顾炳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还是新中国连环画发展的引领者和传播者。他对中国连环画事业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上,还体现在他对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视上。
1957年,顾炳鑫撰写了《怎样画连环画》一书,将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分享给读者。书中从素材搜集、画面构思、细节营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连环画创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影响了中国连环画坛半个多世纪。许多人通过学习这本书,走上了连环画创作的道路,成为了优秀的连环画家。
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担任连环画创作室副主任期间,顾炳鑫以伯乐的眼光关心人才,引导创作。他组织创作出版了一大批优秀连环画作品,帮助培养了一大批连环画家。贺友直创作连环画《山乡巨变》时四易其稿,过程中顾炳鑫多次组织观摩讨论,并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帮助,使其最终成为经典之作。汪观清创作连环画《红日》时,顾炳鑫也非常关怀,安排他下生活,给他出点子,建议他学木刻,用刀法使画线厚重有力,让汪观清受益一生 。
山乡巨变 贺友直绘
山乡巨变 贺友直
山乡巨变 贺友直
山乡巨变 贺友直
红日 汪观清绘
红日 汪观清
红日 汪观清
顾炳鑫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曾在上海美协“连环画研究班”任课,讲 授连环画创作,国画家陆俨少、应野平、来楚生等都曾是他的学员。他的教学风格严谨认真,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和创新能力,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后来进入教育界后,他又创作了大量的中国人物画及白描人物绣像,其作品得到了师生的高度评价,真正做到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除了连环画,顾炳鑫在中国画、版画等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他的中国画作品如《黄河之水天上来 》《双眠图》等,善于用富有变化的墨线抓住人物的瞬间情态,精准表达其内心世界,将一个个历史人物或英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版画作品《药》《阿Q正传》等,则以别具巧思的构图和生动的造型将鲁迅笔下的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感动了无数观者
。阿Q正传 顾炳鑫
艺术精神永流传
2001年,顾炳鑫走完了他辉煌的艺术人生,但他留下的艺术作品和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中国美术史上。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时代的见证,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奋斗历程。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对人才培养的无私奉献,都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如今,虽然连环画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但顾炳鑫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和艺术爱好者。他们的艺术成就和精神,激励着新一代的创作者不断探索创新,为中国连环画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顾炳鑫用他的一生,诠释了艺术的力量和价值,他的名字将永远闪耀在中国艺术的天空,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
来源:楚之奇纵谈文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