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积极响应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与帮扶号召,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2025 年 3 月,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成功举办了 “言传心意,手作微光” 星愿计划爱心帮扶活动。此次活动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主要指导老师陈胜发牵头,学生负责人张
为积极响应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与帮扶号召,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2025 年 3 月,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成功举办了 “言传心意,手作微光” 星愿计划爱心帮扶活动。此次活动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主要指导老师陈胜发牵头,学生负责人张家乐、高健强、袁欣欣、王雨晴、孟令佳共同组织策划,众多学生志愿者踊跃参与,为需要帮助的人群送去了温暖与希望。
活动前期,学生负责人与志愿者团队为吸引更多师生关注并参与,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工作。在校园内,他们精心设计并张贴了色彩鲜艳、内容详实的宣传海报,海报上不仅有帮扶对象的基本信息,还附上了部分令人动容的心愿内容,如 “希望拥有一套完整的画笔,画出心中的世界”,以此激发师生的同情心与参与热情。同时,志愿者们在教学楼、食堂、宿舍等人流量大的区域设置宣传点,向过往师生发放传单,详细介绍活动的背景、意义以及参与方式。此外,线上宣传同样如火如荼。志愿者们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QQ 群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推文与短视频。推文中,以生动的文字讲述帮扶对象的故事,并配以相关照片,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到帮扶对象的生活状况。短视频则记录了志愿者们前期筹备的过程,进一步扩大活动影响力。通过这些宣传方式,活动在校园内迅速引起广泛关注,许多师生纷纷表示愿意为活动贡献力量。
活动过程中,在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下,物资筹集工作进展顺利。经过多日努力,志愿者们共筹集物资 566 份,其中包括各类书籍 200 余本、文具 150 余套、生活用品 100 余件,还有一些根据帮扶对象特殊心愿准备的个性化礼物。这些物资承载着师生们满满的爱心,被仔细分类整理、打包。
考虑到偏远山区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志愿者们决定将这批物资送往山区。他们提前与当地学校和村委会取得联系,规划好运输路线。装载着物资的车辆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前行,历经数小时,终于抵达目的地 —— 罗田县义水小学大岐校区。志愿者们顾不上长途跋涉的疲惫,迅速与当地工作人员对接,将物资搬运下车。在学校操场上,志愿者们举行了简单而温馨的物资发放仪式。留守儿童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眼中满是期待。志愿者们亲手将书籍、文具递到孩子们手中,耐心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的孩子收到心仪已久的故事书,迫不及待地翻开阅读;有的孩子拿到崭新的画笔,兴奋地比划着要画出心中的美景。除了发放物资,志愿者们还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课外知识讲座,拓宽他们的视野,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追逐梦想。在互动游戏环节,志愿者与孩子们一同欢笑、一同玩耍,整个校园充满了温暖与欢乐。
罗田县义水小学大岐校区程校长在现场激动地表示:“衷心感谢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师生的慷慨捐赠!这些物资极大地改善了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条件。志愿者们的陪伴与关怀,更是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欢乐与鼓舞。相信这份爱心会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激励他们不断奋进。”
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团委负责人陈胜发在谈及此次活动时,感慨颇多。他表示:“这次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物质的传递,更在于精神的交流。今天,我们通过捐赠物资的方式,为有需求的孩子送去一份温暖,但这远远不够。真正的关爱,是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支持与鼓励,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勇敢追逐梦想。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小小的善举,让孩子们知道,他们并不孤单,社会始终在关注他们、支持他们。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培养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爱心去温暖他人,同时提高综合素质,争当新时代合格青年。”
此次 “言传心意,手作微光” 星愿计划爱心帮扶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给帮扶对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更在学院内营造了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学生志愿者们在活动中深刻体会到奉献的快乐,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学院也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爱心帮扶活动,不断拓展帮扶范围,丰富帮扶形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来自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的温暖与关怀,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章系转自其他媒体,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平台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本文来自【宝乐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