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笔贷款就像春天的第一场雨,来得真及时。有了贷款,我们备足了种子化肥,今年的收成有盼头了!”甘肃某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徐成有站在田间,望着绿油油的秧苗,言语中难掩激动。
“这笔贷款就像春天的第一场雨,来得真及时。有了贷款,我们备足了种子化肥,今年的收成有盼头了!”甘肃某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徐成有站在田间,望着绿油油的秧苗,言语中难掩激动。
而在50公里外的金昌市某农牧有限公司厂房内,总经理鲁天鹏正带着团队调试新引进的玉米种子分选机。“多亏了甘肃银行的300万元贷款,我们才能抢在播种季前备足种子和生物农药。现在设备升级了,生产效率翻倍,农户们的订单也能按时交付了!”。
“等米下锅”的焦虑 “量体裁衣”地破局
甘肃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永昌县清河镇老牌农业企业,承包着周边2万多亩农田,主要从事高原冷凉蔬菜的种植和销售。去年,该公司扩大销售线,入驻沿海十多家农贸市场。然而,扩大种植规模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种子要钱,化肥要钱,连田埂上的物联网传感器都着急用钱。”徐成有说,“农民最怕误农时,可当时账上资金只够维持日常周转。”
同样陷入困境的还有金昌市某农牧公司。这家专注牛羊良种繁育和农产品种植的企业,手握20余项国家专利,但由于今年年初市场牛肉价格波动,企业既要囤积小种牛,又要升级分选生产线,面临资金短缺、流转困难等问题。“每天接几十个催货电话,仓库却空空荡荡,急得整夜睡不着。”鲁天鹏回忆。
甘肃银行金昌支行支行客户经理在“客户大走访活动”中了解到两家企业的实际困难后,立即启动“科创贷”绿色通道,从提交材料到放款,全程不到10天。
金昌某农牧公司利用300万元贷款打了一场“闪电战”——紧急购买优质小种牛,购置玉米种子,支付农资地租。“现在存栏的肉牛达到了500多头,产量增长了一倍。”站在养殖棚前,鲁天鹏底气十足,“今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没问题!”
“沃土计划”背后的金融创新
据介绍,金昌支行针对农业企业“轻资产、重技术”的特点,与市科技局、金控担保公司创新合作模式,推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省级以上认证的企业优先准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名单”。
“我们像种地一样经营客户关系。”该支行相关部门负责人打了个比方,“春天撒下‘及时雨’,夏天做好‘防虫害’(风险监测),秋天共同‘庆丰收’。”为此,金昌支行专门成立“科创贷”党员突击队,联合市科技局、金控担保公司打造多个“田间金融驿站”,客户经理每月带着移动终端下乡办公,把信贷窗口搬到了田间地头。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07亿元,其中800万元的新产品科创贷精准滴灌至农业农村领域。未来,该行将把“科创贷”服务延伸至农产品深加工、智慧农业等多个领域,让更多“金种子”在乡间沃野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朱烨娟)
来源:金台资讯